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蓮花金冠晉升“國寶” 城牆藏著極品“玉磚”

明代鑲紅寶石金冠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版

明代沐斌墓出土“金飾三件套”

明代“袁州府宜春縣”高嶺土城磚

歷時3年多的摸底調查, 我市可移動文物普查又發現了2.48萬件/套“新寶貝”。 這些“金陵藏寶庫”中的新發現, 既有近年來地下考古發現的出土文物, 也有文博系統外的國有收藏單位徵集來的藏品, 其中不少文物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下面, 就來曬曬這次文物普查的新發現, 看看哪些“新寶貝”最吸睛。

明代“蓮花金冠”

獲評國家一級文物

藏寶地 江甯區博物館

作為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的江蘇省試點單位,

江甯區博物館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完成普查工作, 共認定文物7810件/套, 先後榮獲國家和省級“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先進集體”稱號。 在該館認定的數千件文物中,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一件明代鑲紅寶石金冠。

這件金冠出土于江甯區將軍山, 寬12釐米、高10釐米, 重173.1克。 金冠由重疊的三層花瓣構成, 宛如一朵盛開的蓮花, 冠頂處直立一柄如意形金釵, 中間還鑲嵌一顆紅寶石, 造型設計堪稱精美絕倫。

值得一提的是, 這件明代“蓮花金冠”已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為南京再添一件國寶級文物, 去年底還代表南京參加了《江蘇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 成為現場吸睛度最高的人氣展品之一。

沐斌墓金飾三件套

演繹“大明潮品”

藏寶地 南京市博物館

2008年, 江甯將軍山沐斌墓出土的“金飾三件套”曾經驚豔一時。 這套金首飾包括兩枚鑲嵌寶石的金戒指和一件金鐲, 精湛的工藝和華美的造型, 讓人們得以一窺明代貴族首飾的時尚與奢華。

兩枚金戒指大小相近, 分別鑲嵌有紅藍寶石。 其中一枚在金托內嵌入一顆碩大的藍寶石, 並在周圍裝飾葵瓣紋, 戒面兩側環上鏨刻了龍首紋。 另一枚戒面呈葫蘆形, 上下各鑲嵌了一枚紅寶石, 戒面兩端各飾有一條龍, 形成雙龍張口承托戒面的設計, 十分精美。

另一件圓形金鐲飾有雙獅首紋, 獅首兩口相接, 卷髮、豎耳、鼻口刻畫得精緻入微。 金鐲上還設有插銷裝置, 可以自由開合, 人性化設計很方便取帶。

江西高嶺土

燒出“白玉城磚”

藏寶地 南京市城牆保護管理中心

說到城牆磚, 南京人都不會陌生, 但這次被認定為文物的一塊明城磚, 卻不是像城牆上絕大多數城磚一樣呈青灰色, 而是潔白如玉的白色城磚。

這塊白色城磚產自明代的“袁州府宜春縣”(今江西宜春市), 磚體長40釐米、寬11釐米、高20釐米, 重15公斤, 銘文上以清秀工整的楷書刻有“袁州府提調官通判隋贇”“司吏任俊”等造磚信息。

這塊城磚之所以呈白色而不是青灰色, 是因其使用了當地的高嶺土燒造而成, 由於數量稀少, 這種“玉磚”也被視為明城磚中的極品。 經專家查證, 這類“玉磚”的銘文中大都有“袁州府提調官通判隋贇”的名字。 據文獻記載, 洪武十二年,

隋贇因燒制城磚有功, 從六品府通判榮升正三品按察使, 連升三級, 可謂“玉磚”鋪就青雲路。

7038塊“百歲經版”

躲過戰爭劫難

藏寶地 金陵刻經處

金陵刻經處收藏的這套《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共600卷, 其經版多達7038塊, 是此次文物普查認定的單件套文物中體量最大的一個。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經典, 由宣說諸法皆空的眾多般若部類經典彙編而成。 這套經版為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師翻譯, 同治十三年(1874)由揚州江北刻經處妙空法師主持刊刻, 光緒八年(1882年)刻成。

經版原藏於揚州磚橋法藏寺江北刻經處, 抗日戰爭期間, 寺廟被日寇燒毀, 所幸經版被轉移至揚州郊外, 直至1953年才被運到金陵刻經處整理保管, 至今仍是金陵刻經處所藏經版中部帙最巨的一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