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委員聲音|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委員們有哪些高招?

在北京劇場相對較少的地區建設新劇場、應重視農村藝術教育和師資隊伍建設、打造首都核心演藝區、挖掘文化底蘊講好中國故事……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已進入第五天, 幾天來, 多位委員圍繞“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建言獻策。

任鳴:

在劇場相對較少的地區建設新劇場

讓優秀的藝術團體多來巡演

“針對北京目前劇場分佈不平衡、較為分散的問題, 可以在劇場相對較少的地區建設新劇場, 讓優秀的藝術團體多來巡演。 我們的最高任務, 就是努力用優秀的、經典的藝術作品, 為廣大觀眾服務。 可以圍繞一些重點商業區, 比如王府井、三裡屯、藍色港灣等, 打造一批彙聚文藝表演、閱讀分享、觀影體驗、創意視頻等消費業態的文化地標, 體現北京的城市品位和城市風貌。 我們正在探索京津冀協同聯動, 建立文化消費的城際聯盟, 甚至要和國際各個友城來推動文化消費。

趙磊:

出臺“1+N+X”政策體系 給文化產業持續輸血

“下一步將出臺‘1+N+X’政策體系。 ‘1’是全市的文化高精尖政策, 回答北京到底發展什麼樣的文化產業、怎樣發展文化產業。 ‘N’是指專門的產業政策, 比如針對實體書店建設、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園區認定等,

有針對性地出臺配套政策。 ‘X’是各區促進各區文創產業的相關政策。 未來要設立文化創意發展基金, 並按照母子基金的方式設定若干個子基金來支持不同的文創產業發展。 ”

小香玉:

重視農村藝術教育 建設師資隊伍

“希望更多的藝術家走到農村學校去,

走到農村孩子們最需要的地方, 因為那兒的孩子真的需要高端、正規的藝術。 建設好教師隊伍是關鍵, 拜名師, 出國交流, 給老師提升空間, 讓好老師心甘情願在偏遠山區教學, 孩子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

韓戰明:

京津冀共建“博物館聯盟”

“聚焦‘三個文化帶’建設, 深入挖掘‘三個文化帶’的概念範疇、文化內涵和發展脈絡, 同時編制‘三個文化帶’建設保護整體實施方案。 北京將建立完善國有可移動文物的登錄管理平臺;新建副中心博物館等一批重點博物館, 並推進一批重點博物館的改建擴建, 向社會開放。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博物館將簽署協同發展的合作協定, 整合三地文物資源, 逐步改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狀態。 ”

馮遠征:

“講好中國故事關鍵是我們怎麼去挖掘具有文化底蘊的東西,文化自信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有千年的底蘊,這是自信的地方。”

安朝暉:

“希望將來天橋演藝區打造成首都核心演藝區,以演藝產業為特色,以名城保護為基礎,使歷史文化和世界文化相互交融,形成北京歷史文化特色和演藝文化特色共融共生的區域。”

何冰:

“戲劇藝術是享受,吃飯看戲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應加強首都劇場周邊配套設施的建設,比如,咖啡館、飯館、書店等,既可以供聚會或者談方案,同時生活上也更加方便舒適。”

曲仲:

“建議扶植實體書店,讓首都文化中心建設更亮麗。”

龔裕:

“中國戲曲學院可以與園博園聯手打造活態的戲曲博物館,不僅展陳京劇裡的非物質遺產、盔頭、刺繡等,還能夠看到京劇200多年的承傳流變、融合發展和包容創新。”

安雲霽:

“打造特色藝術文化小鎮,首先要講到藝術,應該用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充分謳歌社會主義新時代,這才是一個文藝工作者應該做的。”

耿曉冬:

“老城保護與復興應按照不同建築性質進行區別管理。希望嚴格審核文物使用或租賃單位資質,盡最大可能保護院落內的文物。”

馮遠征:

“講好中國故事關鍵是我們怎麼去挖掘具有文化底蘊的東西,文化自信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有千年的底蘊,這是自信的地方。”

安朝暉:

“希望將來天橋演藝區打造成首都核心演藝區,以演藝產業為特色,以名城保護為基礎,使歷史文化和世界文化相互交融,形成北京歷史文化特色和演藝文化特色共融共生的區域。”

何冰:

“戲劇藝術是享受,吃飯看戲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應加強首都劇場周邊配套設施的建設,比如,咖啡館、飯館、書店等,既可以供聚會或者談方案,同時生活上也更加方便舒適。”

曲仲:

“建議扶植實體書店,讓首都文化中心建設更亮麗。”

龔裕:

“中國戲曲學院可以與園博園聯手打造活態的戲曲博物館,不僅展陳京劇裡的非物質遺產、盔頭、刺繡等,還能夠看到京劇200多年的承傳流變、融合發展和包容創新。”

安雲霽:

“打造特色藝術文化小鎮,首先要講到藝術,應該用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充分謳歌社會主義新時代,這才是一個文藝工作者應該做的。”

耿曉冬:

“老城保護與復興應按照不同建築性質進行區別管理。希望嚴格審核文物使用或租賃單位資質,盡最大可能保護院落內的文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