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太監娶妻,有什麼目的?既讓人憐憫又讓人所不齒

在我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歷史中, 誕生過不少特有的名詞, 例如太監, 雖然這一產物在別的國家也曾出現過, 但大部分都是受到中國薰陶的結果。 據史料記載, 太監最早出現時, 是不需要淨身閹割的, 稱之為宦官。 但隨著時間推移, 由於皇宮之內後宮嬪妃眾多, 而皇帝卻不能做到雨露均沾, 造成一些妃子為滿足自己的生理需要, 常常跟太監勾搭在一起, 所以後來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發生, 就採取了“閹割”。 使得一個正常的男人變得不完整, 也剝奪了他們為人夫為人父的功能。

但在我國的有載歷史中, 卻有不少的太監有妻有子, 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雖然太監因為自身原因, 不能夠行使作為丈夫的行為, 但並不代表他們不想像大部分人那樣有一個完整的家庭的願望, 再說古代傳統禮教薰陶下的思想, “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 也正戳中他們的痛點, 於是在太監離開皇宮之後, 儘量娶一個名義上的妻子, 然後再領養一個孩子, 能夠使自己血脈得到傳承, 也能在自己晚年時的生活有所照料。

另外常在皇上和後宮妃嬪的身邊, 如果侍候的讓他們心滿意足, 或許某一天他們心血來潮也會給他們賞賜, 而賞賜中並不僅僅只是錢財, 有時也把賜婚作為一種獎勵。 還有的情形是太監常在宮中行走, 與裡面的宮女接觸時間長了, 難免日久生情, 如果兩人看對眼了, 等到告老還鄉時也會湊在一起過日子, 畢竟還省去了另外搭夥的麻煩。

現在看來, 太監娶妻或許是一件很荒唐的事, 但這卻是古代封建歷史下真實寫照。 也反映在那個階級社會下一個正常人的人權被剝奪的無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