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參投長租公寓品牌自如 融創中國買到了什麼?

1月16日, 鏈家旗下長租公寓品牌自如宣佈完成40億人民幣A輪融資, 融資金額是截至目前中國長租公寓行業最高單次融資額。 資料顯示,

截至2017年底自如已經進入到9座城市, 為超過20萬業主委託管理50萬間房源, 累計服務租客超過120萬, 管理資產總值超過6000億。

此次參投自如的投資機構包括華平投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騰訊、華興新經濟、融創中國、泛大西洋投資、源碼資本、海峽、新希望等。 根據各家的投資額和占比推算, 自如目前估值約200億元。

這已經不是融創與鏈家的第一次合作。

2017年1月, 融創房地產就曾通過增資以26億元的價格獲得鏈家6.25%的股權, 北京鏈家因而成為了融創的聯營公司。 融創當時在公告中表示, 此舉源於看好中國房地產存量交易市場的發展空間, 而北京鏈家在北京市場建立了絕對優勢。 如今事隔一年, 融創再次參投鏈家旗下自如, 孫宏斌說是因為繼續看好存量市場。

莫老爺認為需要注意以下六大點資訊:

一、房地產新房增量放緩。 持續多年高速增長的新房市場在突破10萬億的規模之後, 進入調整期。 只能拿到國家統計局截止2017年的資料:我國家庭戶均住宅套數約1.08套, 人均建築面積近50平米, 從其他國家的經驗來看, 戶均擁有1.1套住房以後, 住房市場即接近峰值。

二、開發商單純做住宅利潤逐年下降。 從房企公佈的財報中可以看出這一現象。 其實大部分開發商都願意簡單地做純住宅開發業務, 但這一業務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 尋找新的利潤點是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 關於利潤, 長沙最近還出了一個很搞笑的政策, 要求開發商的利潤必須控制在5-8%這個區間。

三、進一步的城市化將催生更大的租賃需求。 在北京、上海、深圳這樣的國際化都市, 人房比遠未達到平均水準。 據不完全統計, 僅在北京就有超過700萬人口選擇租房, 房租總量保守在1000億以上, 而隨著中國城市化的推進, 租賃市場空間仍在不斷被製造出來。

四、我國住房租賃市場的機構化率還很低。 目前, 我國租賃住房約有1億套, 其中超過90%為個人出租, 品牌公寓企業總佔有率低於2%, 開發商自持經營的居住用房不足1%。 相比美國、日本的租房市場機構化率分別能達到30%、80%, 我國住房租賃市場的機構化率還很低。 預計到2020年, 住房租賃市場規模可從現在的1.39萬億元增加至1.7萬億元, 發展空間巨大。

五、國家政策也傾向於宣導社會各界儘快建立租賃體系,

尤其是開發商, 去年一線城市出讓的地塊中, 已經能看到純租賃地塊。 有一句話挺有意思:“用新房限價壓住增量房價上漲(短期), 用擴大租賃用地和房產稅壓住存量房價上漲(中長期), 這就是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立。 ”

“國家隊”率先以身作則。 前兩天, 上海推出了首個國企租賃住房品牌, 首批確定的17幅租賃住房地塊, 總建築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 計畫投資約180億元, 全部新建完成可供應約2萬套租賃住房。

六、銀行支持。 各大銀行陸續發佈“租賃貸”。 繼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與中國銀行之後, 一周前中國農業銀行也在北京發佈了“法人租賃住房貸款”和“共有產權住房貸款”產品。 截至目前, 四大國有銀行已與大約30個省市簽署了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戰略合作協定,

合計提供的意向性授信支援金額超過萬億元。

顯然, 租賃市場前景遠大而美好, 開發商涉入該領域也是明智之舉。 那麼還有兩個問題, 融創參投自如, 實際買到了什麼?

在宣佈獲得40億融資的同時, 自如CEO熊林還發佈了自如下一步的戰略規劃:

第一, 在繼續深耕北京、上海、深圳三城的同時, 開拓新進入城市, 包括杭州、南京、廣州、武漢, 成都、天津;

第二, 加大線下產品研發與創新;

第三, 升級周邊生活服務及市場化推廣, 推進周邊生活服務的社會化, 讓社會大眾都能享受到更好的保潔、維修、搬家等服務;

第四, 在智慧家居、大資料、社區與社交應用等線上產品及科技創新上加大研發, 通過科技創新提升運營管理效率和客戶體驗;

第五,引入更多核心專業人才,建立自如管家的職業培訓認證體系。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融創與自如結合不僅僅是一樁投資上的生意,更多是兩個大平臺的對接,期望龐大的資源融合可產生1加1大於3的效果。

自如是中國最大的專業資產管理機構,融創則是中國銷售額T0p4的房企,且未來發展潛力可期。2017全年度在TOP10裡,同比業績增速最快的就是融創,12月單月融創還實現了約640億的銷售,也是房企單月業績冠軍。加上融創去年新增土地貨值14358.5億元,依然是行業第一,土地貨值反應的則是未來新增業績的空間大小。至少,TOP4不會是融創的終點。

這樣龐大的兩個平臺聯姻,能產生的奇跡太多。譬如自如說要加強房地產領域大資料的研發,而未來沒有大資料就幹不成大事業。房地產目前一二線已經飽和,開發商想在新房領域繼續擴大份額,就必須潛五六線城市,甚至是GDP強縣。這些地方,各種統計資料都是缺失的,你去拿一塊地,該地區常住人口成分、收入水準和競品樓盤的判斷,你一時半刻完全沒有資料。怎麼辦?

再譬如,所謂的“租售並舉”,政府的初衷是希望營造一個空置房的運營時代,把市場上的存量房源盤活,並不是去打造一個租賃房的建設時代,現在很多企業為了表“衷心”,純粹是為了做租賃而做租賃,未來能產生什麼樣的經濟效益和回報,完全是未知的。選擇參投租賃機構,至少可以降低這方面的風險。

最後,2018年就要來了,在網上看到一段話與莫老爺今天的這篇稿子思想很貼切,送給大家:“2018,地產將被重新定義!開發商不再只管開發,還要做上下游,修好了房子不再只是銷售,還要做租賃。”

做租賃不再只管空間,還要管內容,做內容不再只是招商,還要自己做產業。做產業不再只是做企業,還要做社群…

地產,已經變成一張巨大的生態網,圈住了與地產有關的100多個行業。地產的週期,不再是從開發到銷售的一二年,而是貫穿每個人生命始終的70年、100年。

珍惜善待每一個客戶吧,他們可能將和你成為知己,一起度過平凡或跌宕的一生。”

第五,引入更多核心專業人才,建立自如管家的職業培訓認證體系。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融創與自如結合不僅僅是一樁投資上的生意,更多是兩個大平臺的對接,期望龐大的資源融合可產生1加1大於3的效果。

自如是中國最大的專業資產管理機構,融創則是中國銷售額T0p4的房企,且未來發展潛力可期。2017全年度在TOP10裡,同比業績增速最快的就是融創,12月單月融創還實現了約640億的銷售,也是房企單月業績冠軍。加上融創去年新增土地貨值14358.5億元,依然是行業第一,土地貨值反應的則是未來新增業績的空間大小。至少,TOP4不會是融創的終點。

這樣龐大的兩個平臺聯姻,能產生的奇跡太多。譬如自如說要加強房地產領域大資料的研發,而未來沒有大資料就幹不成大事業。房地產目前一二線已經飽和,開發商想在新房領域繼續擴大份額,就必須潛五六線城市,甚至是GDP強縣。這些地方,各種統計資料都是缺失的,你去拿一塊地,該地區常住人口成分、收入水準和競品樓盤的判斷,你一時半刻完全沒有資料。怎麼辦?

再譬如,所謂的“租售並舉”,政府的初衷是希望營造一個空置房的運營時代,把市場上的存量房源盤活,並不是去打造一個租賃房的建設時代,現在很多企業為了表“衷心”,純粹是為了做租賃而做租賃,未來能產生什麼樣的經濟效益和回報,完全是未知的。選擇參投租賃機構,至少可以降低這方面的風險。

最後,2018年就要來了,在網上看到一段話與莫老爺今天的這篇稿子思想很貼切,送給大家:“2018,地產將被重新定義!開發商不再只管開發,還要做上下游,修好了房子不再只是銷售,還要做租賃。”

做租賃不再只管空間,還要管內容,做內容不再只是招商,還要自己做產業。做產業不再只是做企業,還要做社群…

地產,已經變成一張巨大的生態網,圈住了與地產有關的100多個行業。地產的週期,不再是從開發到銷售的一二年,而是貫穿每個人生命始終的70年、100年。

珍惜善待每一個客戶吧,他們可能將和你成為知己,一起度過平凡或跌宕的一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