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兩億四不敢花?買個碗抱著吃炸醬麵,不就能多活幾集了嗎!|畫事

畫事君說

說實話, 一開始在票圈裡刷這些帖子, 我是很抗拒的, 心想不就是用了新宣傳手段而已, 結果看了一篇文, 介紹第一集的劇情尺度, 貪官出逃、暴力拆遷、巨額贓款……驚訝得不行, 於是迅速入坑了。 讓我最深有體會的是, 網信辦請求公安局控制現場發帖數量, 因為他們刪不過來……

第一集單刀直入就是抓小官巨貪的趙德漢和出逃貪官丁義珍。 老戲骨侯勇的演技飆到巔峰,

趙德漢埋頭吃面, 家裡陳設艱苦樸素, 每個月只給父母三百塊錢。

他一直口口聲聲黨和人民, 沒想到竟然在一處別墅內搜出兩億四千多萬元贓款。 下車的時候, 腿都軟了, 面對巨額贓款, 坐住的力氣都沒有, 只能在豪華沙發邊蹲在地上窩著。

然而這些錢他一分錢都不敢花。

兩億四千萬這個數字在我概念裡其實不是特別天文, 畢竟剛剛蘇富比賣個碗就兩億。 但我第一次看到兩億四千萬的現金, 雖然是阿寶色的道具錢, 但還是非常瞠目結舌, 這些錢堆一起, 那真是能夠砸死人的呀!

然後侯亮平問趙德漢, 你說你這麼有錢, 咋不搞點古董藝術品?這段對話真是讓我笑噴了, 也是無比的寫實。

最後趙德漢在銀行叔叔們的花式點鈔過程中, 趴在他的錢上哭了, 提心吊膽, 徇私舞弊, 最後給國家當了個臨時金庫, 你說這擱誰誰能不哭。

趙德漢落馬,老戲骨侯勇碾壓陸毅的演技竟然剛開始就截止了。這就像狼人殺遊戲裡第一局就把最會玩的預言家給殺了似得,圍觀群眾心裡實在是不怎麼盡興的……

這時我實在忍不住想說,趙德漢你傻啊,你踏馬兩億四不敢花,買個碗抱著一直吃炸醬麵,不就能多吃幾集再落馬了嗎!

明宣德 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盌 尺寸 23cm

成交價 HKD 202,000,000

以上都是玩笑話,不過,說到官員收藏藝術品,畫事君忽然發現……

忽然發現,在中國一直以來,官員收藏,甚至包括貪官收藏,數量比例還真不小。比如南宋的賈似道,那真是,什麼好畫上都有他的印記。今天,借著人民的名義,我們來聊聊官員收藏這件事。

唐太宗:派檢察官當臥底,騙藏《蘭亭序》

說到歷代官員收藏,首先不得不提唐太宗。作為皇帝,天下都是他的,但為了收藏《蘭亭序》,他也得動用“臥底”巧取豪奪,可見搞收藏也需要鬥智鬥勇。

這件事還被“皇家大事記畫家”閻立本畫了下來,就是《蕭翼賺蘭亭序圖》,今天的遼博和臺北故宮都分別藏有摹本。

唐 閻立本 蕭翼賺蘭亭序圖 北宋摹本 遼寧省博物館藏

唐 閻立本 蕭翼賺蘭亭圖 卷 南宋摹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自王羲之死後,《蘭亭序》在琅琊王氏傳到了第七代孫智永和尚手裡。智永圓寂後,其弟子辨才和尚為了妥善保存《蘭亭序》,就在家裡房梁上挖了個暗格藏起來。

趙孟頫 臨蘭亭序

後來,李世民聽說《蘭亭序》在辨才手中,就讓他進宮交出《蘭亭序》。辨才打起太極,三言兩語就把李世民給糊弄過去,不交。

《蘭亭序》就像紮進李世民心中的一根刺,令他寢食難安。這位“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皇帝終於想出了一個缺德的辦法——派臥底。

這臥底的人選,正是蕭翼。此人是監察禦史,差不多就是唐代的最高檢察院檢察官。他化身普通人接近辨才和尚。

在日常的談詩論畫中,辨才慢慢對蕭翼放下了戒心,倆人熟到辨才願意拿出《蘭亭序》給蕭翼看。蕭翼卻故意說其中一個字可能不是真的,令辨才內心動搖,不再把《蘭亭序》當寶貝放在暗格中。後來,蕭翼趁辨才不在家中,尋了個理由去他家,偷走《蘭亭序》交給李世民。

再次面對辨才,蕭翼恢復了監察禦史的身份。辨才受到一萬點暴擊,心裡苦,又不能說。

整件事最大的贏家,當然是唐太宗了。傳說他因為太喜歡《蘭亭序》還放在墓裡給自己陪葬,導致至今《蘭亭序》下落成謎,我們也只能從後人的摹本中一睹當年書聖王羲之的風采了。

米芾:我為收藏狂,坑完朋友坑上司

到了北宋,因為最高領導人宋徽宗的愛好,舉國上下文化藝術氛圍濃厚。在朝官員也都愛好搞一搞藝術品收藏。其中,一顆奇葩最為耀眼,他就是書畫學博士米芾。

米芾

米芾作為“宋四家”之一,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但情商沒跟上,導致他時常抽風,就是對著石頭膜拜叫哥的那種,戲超多,所以人送外號“米癲”。

為了收藏一件心頭好,米芾可謂是“撒潑耍賴,無所不用其極”,經常是坑了朋友,又坑上司。

有一次,米芾跟朋友兼同事蔡攸在真州泛舟湖上,一邊欣賞山水,一邊談論書畫。蔡攸聊嗨了,拿出一幅王羲之的《王略帖》讓米芾圍觀。米芾一看,登時被書聖的筆墨氣韻所俘獲,央求蔡攸把《王略帖》讓給他,並說用自己的書畫交換。蔡攸左右推託,捨不得給。

王羲之《王略帖》亦稱《破羌帖》,草書,9行,81字。

此時,米芾充分發揮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師風範,跳上船舷說:“你不給我,我生無可戀,不如跳河死了算了!”蔡攸此時已無暇思考交友不慎的問題,為了不鬧出人命,只好將《王略帖》雙手奉上。

米芾行楷《王略帖贊》,又稱《破羌帖跋贊》

縱22.9釐米,橫48.2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然而坑完朋友還不算,米芾連頂頭上司宋徽宗都敢坑。

米芾喜歡收藏硯臺。有一次,宋徽宗召見米芾,想見識一下米芾的書法。米芾大筆一揮,唰唰唰寫完了,宋徽宗看過後,表示寫得確實不錯,提出表揚。

米芾《陳攬帖》(昨日帖) 紙本,行書

縱25.9釐米,橫20.8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米芾一看他這麼高興,趁機把宋徽宗最喜歡的硯臺揣到懷裡,墨汁撒得到處都是,還跟宋徽宗耍賴說,“這硯臺臣都用過了,陛下就不要用了,賜給臣吧。”

這舉動在國家領導面前簡直是大不敬。對方要是張鐵林版卡通乾隆可能就提頭來見了,可是宋徽宗十分欣賞米芾的才華,因而對他很是縱容,就這麼讓米芾把自己心愛的硯臺拿回去了。

收藏和官場一樣,水太深,像米芾這種裝瘋賣傻的style,可能更容易明哲保身吧。

蘇軾:官場、收藏皆倒楣

同樣是愛好收藏的官員,“宋四家”之一的蘇軾可就沒有好朋友米芾那麼幸運了。

蘇軾一生官運坎坷,因“烏台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東山再起,62歲又被貶到海南,人生軌跡堪比正弦函數,但這一切都不妨礙蘇軾收藏名墨的愛好。

蘇軾

在《書墨》中,蘇軾寫到,“餘蓄墨數百挺,暇日輒出品試之。”可見蘇軾藏墨有幾百挺之多,規模還是很大的。這其中,還有他還從學生黃庭堅手中“搜刮”過來的制墨大師李承晏制的半塊墨。

蘇軾不止藏墨,還讓人在家砌了一個墨灶,親自制墨。結果一天夜裡,墨灶竄出火苗,把蘇軾房子給燒了。救完火,蘇軾不心疼財物損失,反而搶著把墨灶中的殘墨都收集起來,做成墨塊。還信心滿滿地表示,等這些墨塊凝固了,肯定不比五代制墨名家李廷珪制出來的墨差。

當倒楣的蘇軾終於被赦免,得以從海南回廉州,老天還要再歷練他一次——途中船沉了。他精心收藏了一輩子的兩小筐名墨全部沉入水中。

好在蘇軾也倒楣慣了,後來從學生那兒又 “搜刮”了三塊好墨,一直賞玩到去世。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於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更多精彩內容

這樣的老太太世間不會再有——張大千傳奇女弟子方召麐

一本冊頁賣了兩億,齊白石嚇醒後發了個朋友圈

齊白石的魔性中分馬,中國畫也能那麼可愛!丨畫事

有個國寶幫收藏了孫悟空的金箍棒,說棒子不能

變大變小,是因為他不會咒語丨畫事

齊白石貼條警告印泥賊,李苦禪揣七節鞭拉洋車丨畫事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展從天安門排隊到王府井,我們九死一生做了展場實錄

為什麼人們自私、孤獨又渴望愛?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展告訴你答案 | 畫事

《鬼吹燈》雖然收視爆棚,但靳東忙活一通可能還是盜了假墓丨畫事

評論區留言,和畫事君聊天兒

▼▼▼

趙德漢落馬,老戲骨侯勇碾壓陸毅的演技竟然剛開始就截止了。這就像狼人殺遊戲裡第一局就把最會玩的預言家給殺了似得,圍觀群眾心裡實在是不怎麼盡興的……

這時我實在忍不住想說,趙德漢你傻啊,你踏馬兩億四不敢花,買個碗抱著一直吃炸醬麵,不就能多吃幾集再落馬了嗎!

明宣德 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盌 尺寸 23cm

成交價 HKD 202,000,000

以上都是玩笑話,不過,說到官員收藏藝術品,畫事君忽然發現……

忽然發現,在中國一直以來,官員收藏,甚至包括貪官收藏,數量比例還真不小。比如南宋的賈似道,那真是,什麼好畫上都有他的印記。今天,借著人民的名義,我們來聊聊官員收藏這件事。

唐太宗:派檢察官當臥底,騙藏《蘭亭序》

說到歷代官員收藏,首先不得不提唐太宗。作為皇帝,天下都是他的,但為了收藏《蘭亭序》,他也得動用“臥底”巧取豪奪,可見搞收藏也需要鬥智鬥勇。

這件事還被“皇家大事記畫家”閻立本畫了下來,就是《蕭翼賺蘭亭序圖》,今天的遼博和臺北故宮都分別藏有摹本。

唐 閻立本 蕭翼賺蘭亭序圖 北宋摹本 遼寧省博物館藏

唐 閻立本 蕭翼賺蘭亭圖 卷 南宋摹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自王羲之死後,《蘭亭序》在琅琊王氏傳到了第七代孫智永和尚手裡。智永圓寂後,其弟子辨才和尚為了妥善保存《蘭亭序》,就在家裡房梁上挖了個暗格藏起來。

趙孟頫 臨蘭亭序

後來,李世民聽說《蘭亭序》在辨才手中,就讓他進宮交出《蘭亭序》。辨才打起太極,三言兩語就把李世民給糊弄過去,不交。

《蘭亭序》就像紮進李世民心中的一根刺,令他寢食難安。這位“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皇帝終於想出了一個缺德的辦法——派臥底。

這臥底的人選,正是蕭翼。此人是監察禦史,差不多就是唐代的最高檢察院檢察官。他化身普通人接近辨才和尚。

在日常的談詩論畫中,辨才慢慢對蕭翼放下了戒心,倆人熟到辨才願意拿出《蘭亭序》給蕭翼看。蕭翼卻故意說其中一個字可能不是真的,令辨才內心動搖,不再把《蘭亭序》當寶貝放在暗格中。後來,蕭翼趁辨才不在家中,尋了個理由去他家,偷走《蘭亭序》交給李世民。

再次面對辨才,蕭翼恢復了監察禦史的身份。辨才受到一萬點暴擊,心裡苦,又不能說。

整件事最大的贏家,當然是唐太宗了。傳說他因為太喜歡《蘭亭序》還放在墓裡給自己陪葬,導致至今《蘭亭序》下落成謎,我們也只能從後人的摹本中一睹當年書聖王羲之的風采了。

米芾:我為收藏狂,坑完朋友坑上司

到了北宋,因為最高領導人宋徽宗的愛好,舉國上下文化藝術氛圍濃厚。在朝官員也都愛好搞一搞藝術品收藏。其中,一顆奇葩最為耀眼,他就是書畫學博士米芾。

米芾

米芾作為“宋四家”之一,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但情商沒跟上,導致他時常抽風,就是對著石頭膜拜叫哥的那種,戲超多,所以人送外號“米癲”。

為了收藏一件心頭好,米芾可謂是“撒潑耍賴,無所不用其極”,經常是坑了朋友,又坑上司。

有一次,米芾跟朋友兼同事蔡攸在真州泛舟湖上,一邊欣賞山水,一邊談論書畫。蔡攸聊嗨了,拿出一幅王羲之的《王略帖》讓米芾圍觀。米芾一看,登時被書聖的筆墨氣韻所俘獲,央求蔡攸把《王略帖》讓給他,並說用自己的書畫交換。蔡攸左右推託,捨不得給。

王羲之《王略帖》亦稱《破羌帖》,草書,9行,81字。

此時,米芾充分發揮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師風範,跳上船舷說:“你不給我,我生無可戀,不如跳河死了算了!”蔡攸此時已無暇思考交友不慎的問題,為了不鬧出人命,只好將《王略帖》雙手奉上。

米芾行楷《王略帖贊》,又稱《破羌帖跋贊》

縱22.9釐米,橫48.2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然而坑完朋友還不算,米芾連頂頭上司宋徽宗都敢坑。

米芾喜歡收藏硯臺。有一次,宋徽宗召見米芾,想見識一下米芾的書法。米芾大筆一揮,唰唰唰寫完了,宋徽宗看過後,表示寫得確實不錯,提出表揚。

米芾《陳攬帖》(昨日帖) 紙本,行書

縱25.9釐米,橫20.8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米芾一看他這麼高興,趁機把宋徽宗最喜歡的硯臺揣到懷裡,墨汁撒得到處都是,還跟宋徽宗耍賴說,“這硯臺臣都用過了,陛下就不要用了,賜給臣吧。”

這舉動在國家領導面前簡直是大不敬。對方要是張鐵林版卡通乾隆可能就提頭來見了,可是宋徽宗十分欣賞米芾的才華,因而對他很是縱容,就這麼讓米芾把自己心愛的硯臺拿回去了。

收藏和官場一樣,水太深,像米芾這種裝瘋賣傻的style,可能更容易明哲保身吧。

蘇軾:官場、收藏皆倒楣

同樣是愛好收藏的官員,“宋四家”之一的蘇軾可就沒有好朋友米芾那麼幸運了。

蘇軾一生官運坎坷,因“烏台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東山再起,62歲又被貶到海南,人生軌跡堪比正弦函數,但這一切都不妨礙蘇軾收藏名墨的愛好。

蘇軾

在《書墨》中,蘇軾寫到,“餘蓄墨數百挺,暇日輒出品試之。”可見蘇軾藏墨有幾百挺之多,規模還是很大的。這其中,還有他還從學生黃庭堅手中“搜刮”過來的制墨大師李承晏制的半塊墨。

蘇軾不止藏墨,還讓人在家砌了一個墨灶,親自制墨。結果一天夜裡,墨灶竄出火苗,把蘇軾房子給燒了。救完火,蘇軾不心疼財物損失,反而搶著把墨灶中的殘墨都收集起來,做成墨塊。還信心滿滿地表示,等這些墨塊凝固了,肯定不比五代制墨名家李廷珪制出來的墨差。

當倒楣的蘇軾終於被赦免,得以從海南回廉州,老天還要再歷練他一次——途中船沉了。他精心收藏了一輩子的兩小筐名墨全部沉入水中。

好在蘇軾也倒楣慣了,後來從學生那兒又 “搜刮”了三塊好墨,一直賞玩到去世。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於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更多精彩內容

這樣的老太太世間不會再有——張大千傳奇女弟子方召麐

一本冊頁賣了兩億,齊白石嚇醒後發了個朋友圈

齊白石的魔性中分馬,中國畫也能那麼可愛!丨畫事

有個國寶幫收藏了孫悟空的金箍棒,說棒子不能

變大變小,是因為他不會咒語丨畫事

齊白石貼條警告印泥賊,李苦禪揣七節鞭拉洋車丨畫事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展從天安門排隊到王府井,我們九死一生做了展場實錄

為什麼人們自私、孤獨又渴望愛?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展告訴你答案 | 畫事

《鬼吹燈》雖然收視爆棚,但靳東忙活一通可能還是盜了假墓丨畫事

評論區留言,和畫事君聊天兒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