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辛棄疾這首詩,給你一個喝酒的最佳理由

【本文原創獨家。 點擊右上角“關注”, 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徐讀詩詞系列(三)

文/江徐

在古代, 但凡舞文弄墨的人, 總會跟酒沾邊。

陶淵明“把酒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詩仙李白更是無酒不歡, “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 ”……

對於古代詩人來說, 喝酒不僅可以消愁, 也可提興, 還可以激發創作靈感。

總而言之, 喝酒, 是古代文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作為南宋時期的愛國詩人, 同時也是宋詞的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棄疾同樣愛酒, 並且寫下不少關於酒的詩詞。 比如, “身世酒杯中, 萬事皆空。 ”又比如, “午醉醒時, 松窗竹戶, 萬千瀟灑。 ”

很多時候, 一杯酒下肚, 天大的事情, 也都拋在了腦後。 家事國事天下事, 風聲雨聲讀書聲, 事事在意, 憂國憂民。 雖然沒有買房買車的壓力, 古時候的有志之士也活得很焦慮啊!

辛棄疾一輩子主張抗金複國, 可惜南宋統治者都很慫, 不敢作為, 總是以求和態度對待南宋與北方金人之間的關係。 這讓辛棄疾等一批愛國人士感到很鬱悶, 有心護國, 報國無門。

因此, 辛棄疾很憂傷。 怎麼辦呢?

曹操說了,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喝酒能夠解愁, 這是辛棄疾嗜酒的很大原因。

他寫了這樣一首詞:

一個去學仙, 一個去學佛。

仙飲千杯醉似泥, 皮骨如金石。

不飲便康強, 佛壽須千百。

八十餘年入涅槃, 且進杯中物。

辛棄疾認為啊, 喝酒的人可以學仙, 不喝酒的人可以學佛。 喝酒之後, 看起來雖然爛醉如泥, 實際上, 皮骨就像金石一般硬朗著呢。

他還認為, 一個人, 如果不喝酒就能健健康康活到九十九, 那麼, 不喝酒的釋迦摩尼佛不就應該活到千百歲嗎?可事實上, 釋迦摩尼19歲出家修行, 80歲就涅槃。 這說明什麼呢?

這說明:喝酒, 未必減壽;戒酒, 未必長壽。 既然如此, 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吧!

當然, 這只詩人報國無門的鬱悶之說, 借酒聊以自慰, 很有強盜邏輯的意味。

江徐說:

古人有言,

酒能亂性, 亦能養性。

美酒當前,

適可而止, 方為好物。

【作者簡介:江徐, 80後老少女, 自由寫作者。 煮字療饑, 借筆劃心。 原創獨家, 嚴禁轉載。 圖片來源於網路, 點擊右上角“關注”, 收看更多相關內容。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