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80後創業明星人物自殺,僅34歲!現在創業有哪些風險?

在微信朋友圈的個性簽名中, 茅侃侃寫了八個字短語:善良, 無畏、謙卑、純粹

你看中的風口往往是人造風口, 是一個虛的。 或者當時是風口, 等到你進入可能變成了讓你血本無歸的“血口”

創業者都是脆弱的, 創業也往往九死一生。

2017年, WePhone開發者蘇享茂疑因被前妻所逼, 遭索要1000萬元和房產賠償, 後自殺身亡。 此事一時轟動輿論。

同樣是去年, 在父親支持下, 只有20歲出頭的丁偉在南京創立了町町單車, 加入了共用單車創業者的大軍。 然而, 好景不長, 隨著父親企業資金鏈斷裂, 丁偉自己也牽連其中, 在看守所呆了幾十天,

町町單車也宣告創業失敗, 血本無歸。

近日, 80後創業標杆人物茅侃侃在家中開煤氣自殺, 家人發現時已去世, 未留下遺書。

茅侃侃的性格:一身闖勁, 一身衝勁

他被行業界被稱為“混世魔娃”

十年前, 茅侃侃與李想、戴志康、高燃20歲出頭便坐擁自己的公司,

央視《對話》欄目讓他們一夜之間聲名大噪, 合稱“京城IT四少”, 成了80後年輕人的創業偶像。

而就在前些年, 茅侃侃等四人似乎依然狀態蠻好, 在鳳凰衛視《魯豫有約》很火的時候, 他們四人又再次上節目。

至於茅侃侃的性格, 從他接受媒體訪問中就知道:一身闖勁, 一身衝勁。

“我年紀小, 還難以做到通盤的權衡利弊, 所以只要一根機會來了, 別管好壞, 就沖上去通通拿住。 換一種環境, 過一種體驗, 這不就是年輕人該幹的事嗎?”茅侃侃曾在接受《中國企業家》的採訪時表露心聲。 此時, 他被行業界被稱為“混世魔娃”。

茅侃侃的朋友圈

在微信朋友圈的個性簽名中, 茅侃侃只寫了八個字短語:善良, 無畏、謙卑、純粹。

電競項目:抵押發工資, 融資卻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萬家電競融資失敗示意圖

茅侃侃是個負責任的創業者, 只是有些事情已經超過了他的承受能力, 在最危機的時候, 融資的動作也是竹籃子打水, 最後融資失敗。

2013年, 茅侃侃加入GTV, 踏入電競圈。

2015年9月30日, 茅侃侃與上市公司萬家文化成立合資公司萬家電競, 並出任CEO。

但沒多久, 2017年10月31日, 包括60位萬家電競的員工, 已經到北京市朝陽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萬家電競的經營問題徹底浮出水面。

茅侃侃的結局令人惋惜唏噓

據知情人士稱, 自2016年11月份以來, 萬家電競的運營費用均出自茅侃侃團隊。 “大概出了2000多萬元, 大部分是個人借款, 他的住房、車都抵押了。 ”

按照茅侃侃預想, 本來計畫引入融資後, 公司照常發展, 2018年上線新產品。 但在融資方面真是禍不單行, 由於萬家電競的“輸血”資本方和相關方捲入一系列事件, 轟動一時,這讓萬家電競失去了外部援軍的機會,從現在看來也是最後翻身的機會。

現在創業看似機會多,其實風險更多

現代創業者就如單人走鋼絲,危險而孤獨

工業化中後期,全民言商高潮後,以及互聯網時代的寡頭化,金融領域的脫實向虛……一系列的問題和環境,對現在創業來說,看似機會多,其實風險更多。

以前創業,只要膽子大,步子快,很勤快,就可能成功。上世紀70和80年代,廣東佛山、浙江溫州等地的創業者,許多紮進工業製造業,這在當時全國或區域市場存在大部分產品和品牌空白下,基本可以完成積累和成功。如美的等一批製造業企業就是這樣。

到了2000年-2010年,互聯網、房地產和移動互聯網興起。

房地產當時好貸款,不少開發商借錢銀行進行房地產項目的開發,有點像空手套白狼,用別人的錢為自己掙錢。這在現在看來是天方夜譚。

而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基本遵從:“只認第一第二,其餘都喝剩湯”的規律,先發者步步快,成為全國或區域或行業寡頭。後進來者往往要投入幾倍幾十倍的成本,但市場效果又欠佳。此外,一些商業騙局也存在於一些互聯網金融或所謂的新商業盈利模式中,風險更高。

連鎖加盟、開小店鋪、直銷、淘寶、微商……當普通人都能參與的商業都消耗殆盡,都相互盯著各自的錢包,微利不掙錢,生意難做就成了普遍情況。

你做老闆創業,有專案沒資本,有資本沒好的管理技術人才,有人才了別的競爭者也起來了……的確挺難。

現社會變化快,你看中的風口,往往是人造風口,是一個虛的,或者當時是風口,等到你進入卻變成了讓你血本無歸的“血口”。

轟動一時,這讓萬家電競失去了外部援軍的機會,從現在看來也是最後翻身的機會。

現在創業看似機會多,其實風險更多

現代創業者就如單人走鋼絲,危險而孤獨

工業化中後期,全民言商高潮後,以及互聯網時代的寡頭化,金融領域的脫實向虛……一系列的問題和環境,對現在創業來說,看似機會多,其實風險更多。

以前創業,只要膽子大,步子快,很勤快,就可能成功。上世紀70和80年代,廣東佛山、浙江溫州等地的創業者,許多紮進工業製造業,這在當時全國或區域市場存在大部分產品和品牌空白下,基本可以完成積累和成功。如美的等一批製造業企業就是這樣。

到了2000年-2010年,互聯網、房地產和移動互聯網興起。

房地產當時好貸款,不少開發商借錢銀行進行房地產項目的開發,有點像空手套白狼,用別人的錢為自己掙錢。這在現在看來是天方夜譚。

而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基本遵從:“只認第一第二,其餘都喝剩湯”的規律,先發者步步快,成為全國或區域或行業寡頭。後進來者往往要投入幾倍幾十倍的成本,但市場效果又欠佳。此外,一些商業騙局也存在於一些互聯網金融或所謂的新商業盈利模式中,風險更高。

連鎖加盟、開小店鋪、直銷、淘寶、微商……當普通人都能參與的商業都消耗殆盡,都相互盯著各自的錢包,微利不掙錢,生意難做就成了普遍情況。

你做老闆創業,有專案沒資本,有資本沒好的管理技術人才,有人才了別的競爭者也起來了……的確挺難。

現社會變化快,你看中的風口,往往是人造風口,是一個虛的,或者當時是風口,等到你進入卻變成了讓你血本無歸的“血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