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人生有限,忠於好奇心

文/不二

當越來越多的人焦慮中年危機, 害怕日漸老去的年紀和怎麼運動也無法收緊鬆弛的肚皮。 有人卻告訴我們, 其實年輕,

從來不是身份證上的數位, 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和心態。

這種狀態, 不介意打破自己, 對世界充滿好奇, 不斷吸收新知識, 不斷重塑自己, 保持鮮活。 這就是好奇心。

好奇心, 一種對陌生東西有探索解刨欲望的秉性。

不惑之後, 我發現自己對生命的好奇心在下降, 對生活的興趣也在消亡。

當然, 和同年齡乃至比我小的人相比, 我對生活的激情依然要強過他們很多。 但是和10年前的自己相比, 毫無疑問我已經變了。 我已經不再每天忙於追尋新鮮事物, 倒寧可花足夠多的時間在同一件事情上。 比如寫作。

今天淩晨沒有按時更新, 並非自己沒有寫, 而是刻意放棄了, 除了自己身在異鄉之外, 更多的是對自己身體和靈魂的放空。 學會放下執念,

去接納新的人和事。

每次在路上的時候, 我都在想, 去陌生的城市會遇到什麼樣的人, 遭遇什麼樣的事情, 對我又是什麼樣的一種人生體驗。 這種期待看似虛無, 實則都是命運的安排。

忠於好奇心。 這或許是人生成長的動力。

好奇心, 一種對陌生東西有探索解刨欲望的秉性。

這種秉性有些時候是先天的, 有些時候是後天的。

天生的表現既可能是使勁的讀書搞清楚各種顏如玉, 也可能是趁著爹媽不在家就拆了收音機拆了手錶的那種。

後天的, 應該是遇到知音遇到貴人從人家身上學到的解刨和探索欲望, 但一上手運用就要成熟的多。

不管先天的還是後天的, 我發現好奇心重的人幾乎都是好玩的人, 因為探索、解刨這件事情讓他們熟知過程的重要性, 以至於整個人生都不會太強求結果, 不懼怕失敗, 唯有享受當下。

至於沒有好奇心的人, 通常就表現為乖巧, 冷漠, 或者隨遇而安。 這種人多半不夠好玩。

著名企業家王石60歲時, 仍然保持著旺盛的活力, 事業成功之余, 登山、做公益。

他曾在《開講啦》節目裡傳達自己的人生態度:人生當中一定要保持一種自我的不滿足, 保持著一種好奇心, 和對未來的期盼。 這正是他們最讓人佩服的地方——永不自滿, 永遠想著突破自己, 打破人生的邊界。

是的, 一輩子很短, 活到一百歲的沒有幾個,

在這幾十年的人生裡, 風風雨雨總有時, 渾渾噩噩也有時, 偏偏我們渴望愛, 而愛, 就是我們那份最棒的美好。

我們都是凡人, 不是什麼神仙, 我們都吃五穀雜糧, 不能修煉得道, 既是凡人, 總有七情六欲, 也有世俗雜念。 既有愛欲, 就別否定, 既有愛人, 就懂珍惜。

這世界很煩, 還好, 你很可愛。 洗洗睡吧。

好奇 | 故事 | 電影 | 生活

—————END—————

晚安

世界與你

好奇 | 故事 | 電影 | 生活

—————END—————

晚安

世界與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