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思想有什麼不同?

開篇:

中華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 世人有這樣的評說:儒家治世、道家治身、儒家關切社會的治理, 道家關懷生命自然狀態的保持, 儒家關心天下興亡、宣導不計個人得失, 道家不刻意為人為、追求自然完美。

儒家

大約2500多年前, 大聖人孔子開創了一個學派, 叫儒家, 也稱儒教。 儒教一直以來, 居於主流思想體系地位, 作為官方意識形態存在。 不但在國內影響巨大, 在東亞和亞洲其它地區影響也非常深遠, 朝鮮半島、日本、中亞、以及東南亞廣大地區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 儒家思想是人類重要的精神財富。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董仲舒、韓愈、王明陽、張載等人。

儒家認為人一經一經生下來, 就已經是後天的人, 要清楚自己是社會中的一份子, 要有一種參與社會發展的責任感, 要積極面對現實, 遵循既定的社會規則, 在現實社會中發揮和貢獻自己的力量,

才能實現個人價值。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入世”。

儒家思想內容極為豐富, 在制定儒家思想時, 可以說, 孔子是以家庭日常行為準則為基礎, 從而把道德規範和行為處事方式延伸到整個國家和民族。 儒家思想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九個字, 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仁指的是仁愛、仁慈、仁厚、仁賢等, 是孔子對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 不論大到國家, 還是小到個人, 處處都要以仁文本, 只有這樣, 才能和諧發展。

義有大小之分, 大的方面指的是深明大義, 就是說遇到關係到國家和民族利益時, 要有深明大義的情懷, 懂得舍小我, 成全大我。 小的方面指, 對任何人都要講義氣, 要有仗義之心。

禮就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標準,

規範人們要有修養, 對周邊的人或物要彬彬有禮, 要有禮貌, 識體統, 講禮儀。

智指智慧和知識, 就是說, 人在社會中要不斷學習, 不斷增長知識和智慧, 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信指誠信, 講信用, 是對人們基本的道德要求。

恕指寬恕、寬容, 要求人們活在世上, 要有一顆寬容之心。

忠指忠誠, 上到國家、民族, 下到親朋好友以及所有人, 都要忠誠對待。

孝指孝順, 敬孝, 對長輩一定要孝順, 尊老愛幼。 但也不能一味的愚孝, 長輩若有錯, 要明確指出來, 好言相勸, 以理說服長輩, 而不是惡言相加。

悌指兄弟之間, 要相親相愛, 某人有困難了, 要伸出援手積極幫助。

道家

道家是另一個大聖人——老子創建的學派, 大約形成於春秋時期。 老子被西方學者稱作東方三大聖人之一的“道聖”。 據史書記載, 連知識淵博的孔子也常常向老子請教。 代表人物有黃帝、老子、莊子、鬼穀子、薑子牙、諸葛亮、李白等人。

道家是老子集合古聖先賢的大智慧後的產物, 他把先賢思想精華歸類整理出來, 加以完善, 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統理論。

道家思想以“出世”為主。

道家學說把世間萬物看做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認為萬物相輔相成, 並非獨立存在。 以“道”為最高哲學思想, 認為“道”才是世界的最高真理, “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 “道”是宇宙萬物賴以生存的依據”, 如果“道”被破壞了, 那麼, 就是自取滅亡。

道家看清了事物規律的變化, 對道極為崇拜, 因此, 看得非常長遠, 落腳點站在歷史高度, 不局限于一個時間段內的價值和是非的判斷。

簡單地說, 道家可以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來概括出其思想精華。 認為自然是最神聖的物質。

以我的認識, 這句話應該這麼理解, 人在地球上吃穿住用行, 做著大量活動, 勢必會影響到地球正常的生息規律和生態環境。 既然地已經被影響了,那麼這種影響就會由地傳染到天。天被影響了,道肯定避免不了被影響。道被影響了,當然就影響了自然。因此說,世上一切的一切最後都是道生成的,任何事都能引起連鎖反應,做什麼事之前,一定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能按個人意志和欲望強行改變它。

道家還有一句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同樣是道家對世界本質及其生成、變化的貼切描述。

法家

法家被認為是從儒家學派裡分離出來的一個學派,同時又吸收道家,以及其它學派的思想。思想源頭可上溯于春秋時的管仲、子產。戰國時李悝、吳起、商鞅、韓非、李斯等人進行了大力發展,逐漸變成了一個成熟學派。

法家提倡法制,認為健全的法律法規才是治國的根本。法家核心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觀基礎上的誠信觀和義利觀。

人性觀就是法家對人性的看法。法家對人性有比較透徹的理解和剖析,在法家看來,人性中好利惡害,趨利避害是古往今來每個人固有的本性,這種本性是難以改變的。只有制定出相應法律法規,並嚴格執行,才能杜絕或減少人性中惡的一面。

誠信觀是指人和人之間要真心實意,開誠佈公,表現為誠實忠厚,不欺詐別人,也不隨便懷疑別人。這個誠信跟儒家學說裡“信”的涵義涵義基本一致。是教人做人的基本道理。

義利觀表現在,法家認為人的道德觀念和信仰不會一成不變,它們會隨著社會物質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如果用現在的思維來理解,就是窮則思變,為富不仁等。因此說,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約束人們的行為很有必要。

另外,富國強兵,也是法家主張的主要思想,商鞅變法便是對這種思想最好的實踐。

既然地已經被影響了,那麼這種影響就會由地傳染到天。天被影響了,道肯定避免不了被影響。道被影響了,當然就影響了自然。因此說,世上一切的一切最後都是道生成的,任何事都能引起連鎖反應,做什麼事之前,一定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能按個人意志和欲望強行改變它。

道家還有一句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同樣是道家對世界本質及其生成、變化的貼切描述。

法家

法家被認為是從儒家學派裡分離出來的一個學派,同時又吸收道家,以及其它學派的思想。思想源頭可上溯于春秋時的管仲、子產。戰國時李悝、吳起、商鞅、韓非、李斯等人進行了大力發展,逐漸變成了一個成熟學派。

法家提倡法制,認為健全的法律法規才是治國的根本。法家核心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觀基礎上的誠信觀和義利觀。

人性觀就是法家對人性的看法。法家對人性有比較透徹的理解和剖析,在法家看來,人性中好利惡害,趨利避害是古往今來每個人固有的本性,這種本性是難以改變的。只有制定出相應法律法規,並嚴格執行,才能杜絕或減少人性中惡的一面。

誠信觀是指人和人之間要真心實意,開誠佈公,表現為誠實忠厚,不欺詐別人,也不隨便懷疑別人。這個誠信跟儒家學說裡“信”的涵義涵義基本一致。是教人做人的基本道理。

義利觀表現在,法家認為人的道德觀念和信仰不會一成不變,它們會隨著社會物質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如果用現在的思維來理解,就是窮則思變,為富不仁等。因此說,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約束人們的行為很有必要。

另外,富國強兵,也是法家主張的主要思想,商鞅變法便是對這種思想最好的實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