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南陽市博物館高靜:雪意·臥龍

潔白無瑕的雪花,銀銀的潑灑了一地,一時之間, 仿佛是文化的淨化器, 仿佛是文化的荷爾蒙, 在這雪白的靜氣之中, 臥龍崗因為雪花的浸潤,顯得更加靈秀而莊嚴。

對於諸葛亮來說, 南陽, 是他的第二故鄉, 是他成才的搖籃;對於世人來說, 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謀略的代言人。 諸葛亮, 字孔明, 號“臥龍先生”。 他在南陽的十年間, 刻苦學習, 淡泊自修。

站在歷史的邊緣, 仔細聆聽、品味、沉思……穿行在祠內碑文石刻間, 一段散發著三國的歷史氣息呈現在我們面前:臥龍崗, 千古人龍躬耕之地。 西元197年, 只有十七歲的諸葛亮來到南陽, 在臥龍崗上一邊躬耕隴畝, 一邊博覽群書, 後經徐庶的推薦, 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兩員大將, 于西元207年, 頂風冒雪三次來到南陽臥龍崗,

敬請諸葛亮出山, “大夢誰先覺,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 窗外日遲遲”的吟誦聲縈繞茅廬。 劉備與諸葛亮, 一拍即合, 如魚得水。 “世亂英雄百戰餘, 孔明方此樂耕鋤, 蜀王不自垂三顧, 爭得先生出舊廬。 ”

定三分, 燒博望, 出祁山, 大名不朽;

氣周瑜, 屏司馬, 擒孟獲, 古今流傳。

收兩川, 擺八陣, 七擒六出, 五丈原設四十九盞明燈, 一心只為恩三顧;

取西蜀, 征南蠻, 東和北拒, 中原帳按金木土爻之卦, 水面偏能用火攻。

冬雪紛飛, 覆蓋庭庭深院。 人生天地間, 時光匆匆若白駒過隙, 敬畏虔拜武侯遺容, 回歸淡泊和寧靜, 仿佛此刻這漫天飛舞的雪花。

天地飄雪舊模樣, 一步一步, 也許, 只有這曾曆古人又曆今人的石板路, 才真正閱盡了人間滄桑。 我像是一個守在聖人面前的小書童, 享歷史般孤單, 與歲月長談。 大拜殿前風雪定, 祠廟一座, 雪落香爐, 這裡有最聖潔的信仰, 拂過歲月的雲煙, 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無言也勝千言萬語, 足以帶給我多少次的滄海桑田。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站在草廬對前,沉浸了鵝毛扇裡所有的智慧。

抖一抖身上的落雪,留下一句,一場薄雪,不成敬意。

漣漪涓涓,百川泱泱,臥龍潭畔,曾憶春風吹柳浪,仿佛一場大雪,讓我回到了舊時的池邊,獨愛李白寫的:“走馬紅陽城,呼鷹白河灣,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

在這片竹林傾聽歷史的回音,飛雪沾衣,清爽,貞靜,沒有誰能說的清此時的心情,只有竹葉聲聲,落雪成白在這裡散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驟然明白,諸葛精神,民族的共用記憶,也因那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讓南陽兒女引以為豪。它包含著我們民族最初的美、感動和信仰,穿越千年萬年,令時光駐足,千秋萬代永世流傳。(南陽市博物館 高靜 文/圖)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站在草廬對前,沉浸了鵝毛扇裡所有的智慧。

抖一抖身上的落雪,留下一句,一場薄雪,不成敬意。

漣漪涓涓,百川泱泱,臥龍潭畔,曾憶春風吹柳浪,仿佛一場大雪,讓我回到了舊時的池邊,獨愛李白寫的:“走馬紅陽城,呼鷹白河灣,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

在這片竹林傾聽歷史的回音,飛雪沾衣,清爽,貞靜,沒有誰能說的清此時的心情,只有竹葉聲聲,落雪成白在這裡散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驟然明白,諸葛精神,民族的共用記憶,也因那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讓南陽兒女引以為豪。它包含著我們民族最初的美、感動和信仰,穿越千年萬年,令時光駐足,千秋萬代永世流傳。(南陽市博物館 高靜 文/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