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聊齋志異》:被狐仙誤認為正人君子的秀才卻無比貪婪

從前濱州有一個人發奮讀書, 考中了秀才, 為了博取更大的功名, 他便每日更加勤苦的讀書。 一天, 他正在專心讀書的時候, 聽到有人敲門, 打開門後, 發現是一位鶴髮童顏的老翁, 此人給人感覺的非常古雅而且不入俗流, 一向以雅士、文采自詡的他便很熱情的把這位老者請到了屋內。

彼此寒暄之後, 相互通了姓氏, 老者告訴他說, 自己姓胡, 名養真, 其實是一個狐仙。 老者還對他說:“我觀察你已經很久了, 非常仰慕您的才學和高雅之性情, 很想和您一起朝夕共處, 共同談文論道, 增益于道德學業。 ”

老者

雖然這事看起來很離奇, 但這位秀才因為生性曠達, 倒也不以為怪, 反而很高興, 便馬上與老者天上地下的高談闊論起來。 通過談論, 他發現這位老者雖然是位狐仙, 但對古今歷史非常熟悉, 對各類典籍的經義更是理解的異常透徹, 而且其言談高雅、文辭非常優美,

這一下讓秀才非常的驚訝而且嘆服, 於是百般懇切的把老者留宿了下來。 兩人共同相處很長時間, 並且相處甚歡。

這這一長段時間的相處中, 秀才發現老者雖然不用出去做工, 身上卻隨時會有很多錢, 而且有一次他驚訝的發現, 老者只要一揮手, 手上本來沒有任何東西的, 卻立刻可以變出任意數額的錢來。 於是在這一天, 秀才非常神秘的把老翁拉到一邊, 壓低聲音說道:“我和您相處這麼久了, 您對我是非常愛護、照顧的, 平日生活所須, 都是您在幫助著我。 可是您看, 即便這樣, 我直到現在, 依然還只是個窮書生啊!家徒四壁的, 我什麼都沒有, 因為沒錢, 別人也看不起, 所以您看, 您是不是能可憐我一下?雖然我知道您是狐仙,

而且這段時間我也發現了, 您用錢向來都是隨手就能變出來的, 雖然我知道那很可能是您從別人處那裡拿來的, 可是, 那有什麼關係呢?所以您是不是也能用這個法子給我多變一些, 就當是稍微周濟一下我?”老者聽了這番話, 馬上沉默了, 但半晌之後, 他又笑著說道:“這有何難?但是, 我要先有十餘枚銅錢做母錢, 然後才能生出錢來。 ”秀才聽罷, 趕緊從衣服內拿出了十餘枚銅錢來, 交到了老者的手上, 老者於是和他一起步入了密室。

錢財

在密室之中, 只見老者腳踏禹步、口中咒語念念有詞, 只一會, 就看見有上百萬枚的銅錢呼啦一下從房梁上鏗鏘而落!那勢頭就像暴雨一般, 一眨眼功夫就已經沒到膝蓋了, 並且是將整個房間全部都鋪滿!這時候, 老者回頭對秀才說道:“您看, 這些可還能滿足您剛才的願望嗎?”秀才連忙驚喜連連地說道:“足矣!足矣!夠了!夠了!”於是老翁又一揮手, 那些金錢雨立刻就停下來了, 他便和書生一起走出了密室。

書生這時心裡是異常狂喜的,

因為自己這就已經發達富貴了!他對待老者從此也就更加殷勤客氣了。

可過了幾天, 有一次他有事要去密室之中拿錢來取用, 但一推門, 卻發現之前所有的錢財都已經化為烏有了, 只有之前給老者用來做母錢的那十餘枚銅板還在。 秀才立刻愣住了, 過了好一會, 才反應過來, 是老者耍的手段, 他在戲耍自己!於是失望之餘, 他不禁大怒!立刻跑出密室去找到老翁, 並對他橫加指責、破口大駡, 說他不守信諾, 欺騙朋友。

文弱書生

老翁這時聽聞這番話也不禁大怒,說道:“我當初和你願意交往,那是因為我看重您的文采和雅量,是想要和你一起增進于道德學業的,可沒想到,你現在卻要我和你一起做賊!如果您真的是想要靠獲取這種不義之財來發家致富的話,那麼,你只適合去和那些樑上君子這一類人去交往、交遊,而不是我!要我和你一起做賊,恕老夫不能從命了!”言罷,立刻拂袖而去。

故事中的秀才是一位讀書人,可讀書人讀聖賢書,讀的究竟是個什麼呢?不僅心中貪婪之念絲毫沒有比世俗之人少,甚至還要主動拉著狐仙老者去幫他盜取巨額錢財,得到之後,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老者為警醒書生,把錢變走,本想著是能讓他借此反思一下自己的過錯,可他竟然不僅不思悔過,反而還要橫加指責于老者,說老者不夠朋友,此,竟然就是所謂的讀書之人嗎?簡直是把讀書人的臉面都給丟盡了,甚至於連一個修行千年的“老狐狸”的品性都比不上。也難怪之前明代的曹學佺先生就曾憤而寫下“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千古名句啊!實在是至理名言。

讀書人讀此,應當深思。

文弱書生

老翁這時聽聞這番話也不禁大怒,說道:“我當初和你願意交往,那是因為我看重您的文采和雅量,是想要和你一起增進于道德學業的,可沒想到,你現在卻要我和你一起做賊!如果您真的是想要靠獲取這種不義之財來發家致富的話,那麼,你只適合去和那些樑上君子這一類人去交往、交遊,而不是我!要我和你一起做賊,恕老夫不能從命了!”言罷,立刻拂袖而去。

故事中的秀才是一位讀書人,可讀書人讀聖賢書,讀的究竟是個什麼呢?不僅心中貪婪之念絲毫沒有比世俗之人少,甚至還要主動拉著狐仙老者去幫他盜取巨額錢財,得到之後,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老者為警醒書生,把錢變走,本想著是能讓他借此反思一下自己的過錯,可他竟然不僅不思悔過,反而還要橫加指責于老者,說老者不夠朋友,此,竟然就是所謂的讀書之人嗎?簡直是把讀書人的臉面都給丟盡了,甚至於連一個修行千年的“老狐狸”的品性都比不上。也難怪之前明代的曹學佺先生就曾憤而寫下“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千古名句啊!實在是至理名言。

讀書人讀此,應當深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