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慶齡孫中山十年完美婚姻最大的遺憾不是無子,而是宋父的悲傷

1925年初, 孫中山積勞成疾, 在他病情最嚴重的日子裡, 宋慶齡常常幾天幾夜守在旁邊, 寸步不離。 生命垂危的時刻汪精衛起草了遺囑, 中山先生準備要簽字的時候, 宋慶齡在門口就哭起來了, 中山先生聽見外邊宋慶齡在哭, 就說我還一時半會不會死, 我先暫時不簽了, 他覺得她太悲傷了, 他就沒有簽這個字。

3月11號, 廖仲愷夫人何香凝被先生喚到身旁, 囑託何香凝要善視宋慶齡。 宋慶齡淚如雨下, 她托著丈夫的手在遺囑檔上簽字, 孫中山已經呼吸艱難, 他用斷續的氣力反復在說, 和平、奮鬥、救中國。 當時中國最大的報紙上海《申報》評論說:“中國數十年來為主義而奮鬥者, 中山先生一人而已。 中國政界中之人格, 不屈不變, 始終如一者, 中山先生一人而已。 ”

毫無疑問, 宋慶齡完全接受了孫中山那種天下為公的思想, 他們將革命與愛情融為一體, 1925年59歲的孫中山走完了他竭力奮鬥的一生,

這是他和宋慶齡結婚的第十年, 宋慶齡稱她和孫先生在一起的十年是她一生最幸福的十年, 他是最優秀的男人, 是完美的丈夫。 她覺得很有成就感, 很驕傲。

回首往事, 宋慶齡是不顧父母親的強烈反對, 奔赴日本嫁給了大她27歲的“革命之父”,

她的父母無限悲傷。

宋慶齡父親宋嘉樹是著名實業家和富商, 長期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 是與孫中山相交20多年的最早朋友和同志之一, 我想再開明的父親也和宋嘉樹一樣, 異常堅決地反對兩人的結合。 1915年, 孫中山和宋慶齡結婚的時候已經49歲, 已婚還有兒女, 而宋慶齡22歲, 風華正茂, 她甚至比孫中山兒子孫科還要小2歲。 被父親軟禁的宋慶齡逃出家門, 毅然在日本和孫中山舉行了簡單且註定沒有家人祝福的婚禮。 父親追到日本時還是晚了一步, 宋嘉樹憤怒地在孫中山寓所門外大喊“我要見搶走我女兒的總理”, 隨後大病一場, 宣佈與孫中山割袍斷義, 宋靄齡和孔祥熙也宣佈與妹妹斷絕關係。

1918年, 宋嘉樹去世, 至死都沒有原諒孫中山。

4年後, 孫中山也深切體會了一把宋嘉樹的心情, 當時二女兒孫婉去美國留學, 孫中山想到長女孫娫青春早逝, 次女孫婉在美讀書, 乏人照顧, 就囑時在哈佛大學學習的王伯秋多加關心, 但沒多久兩人成婚, 王伯秋比孫婉大13歲,

而且早在國內就已成親, 孫中山大怒不已, 最終拆散了兩人。 孫婉直到去世都對父親的行為耿耿於懷, 她對女兒談到當年被迫離開王伯秋時說:“我對你外祖父有意見。 ”或許是受母親的影響, 戴成功終身未嫁。

宋慶齡去世後沒有與孫中山合葬中山陵, 而葬在宋氏家族墓, 也許就是對父母的一種內疚和彌補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