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國父孫中山背後的五個女人

國父孫中山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視革命如生命, 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 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俗話說每一位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位偉大女人, 孫中山貴為“國父”, 取得不朽功績, 背後一個女性是遠遠不夠的, 孫中山一生有五個女人, 其中三位中國女性都功不可沒。

賢妻良母盧慕貞

盧慕貞(1867年-1952年), 孫中山原配夫人, 育有孫科等三個兒女, 是中國式賢妻良母的典範, 孫中山長期在外讀書及奔走革命, 盧慕貞默默獨自養育兒女, 素以孝敬長輩而聞名, 孫父病重至逝世的日子裡,

盧慕貞寸步不離, 親奉湯藥, 還為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擔風險, 使孫中山減少了家庭的後顧之憂, 把精神集中到革命事業上。

盧慕貞與孫中山的結合無關愛情, 屬於父母之命, 她並不介意丈夫納妾, 但孫中山堅決要離婚。 1915年, 盧慕貞應孫中山之請從澳門抵日本東京商談離婚事宜, 當時同盟會元老紛紛反對孫中山先生與盧夫人離婚, 而盧慕貞自覺不能在事業上幫助孫中山而同意離婚, 她當著大家的面慨然表示:"孫先生為革命奔走海外, 到處流浪, 身心為之交瘁, 既然現有人願意照料他的生活, 我願意成全其美, 與先生離婚。 "可見盧慕貞心地善良、純樸, 十分理解孫中山先生, 並表示可與宋慶齡以姐妹相稱, 她還告誡比宋慶齡年齡長的兒子孫科要尊重宋慶齡。

與孫中山先生離異後, 盧慕貞一直蟄居于澳門, 盧夫人一生, 與丈夫及子女皆聚少離多, 她為了成全丈夫與其女秘書宋氏的戀情, 引身而退。 正是這種低調且看似平凡的性格, 使得她不平凡的丈夫能毫無後顧之憂, 為革命事業勇往直前。

革命伴侶陳粹芬

陳粹芬(1873年-1960年), 排行第四, 人稱"四姑", 又名香菱, 祖籍中國福建省廈門, 孫中山的側室, 1892年左右出於對孫中山的崇拜, 開始陪伴照顧孫中山的起居飲食, 身兼護士與衛士, 無怨無悔地與孫中山共同生活了10多年, 過著流離轉徙的生活, 並曾參與歷次起義的組織準備工作。 中華民國成立後, 她功成而退, 入住澳門孫家, 與孫中山原配盧慕貞夫人情同姐妹, 尤為難得。 九一八事變後, 應孫科之請回香港定居, 後又遷住廣州。 抗戰爆發, 她參加廣州的抗日救亡宣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陳移居香港, 1960年病逝。 1980年墳墓遷移到翠亨村孫家祖墳地。 陳粹芬終身無所出, 收一養女, 孫氏族人對她視如家人,

並載入孫姓族譜, 稱為"孫文之妾"。

陳粹芬是一位頗具"英雄氣概"的革命女性, 不屑名分, 毅然決然地追隨中山先生, 加入革命的行列, 前後有14年餘, 這位奇女子的性格剛毅、英勇果敢, 當之無愧的女中丈夫, 被稱為"被人遺忘的革命女性"。

異國情緣之淺田春

淺田春 (?-1902年), 淺田春是孫中山流亡日本時的情人, 日本靜岡縣人, 懂中文及英文, 相貌甜美可愛。

孫中山1897年居住在橫濱華僑溫炳臣先生家中, 十五歲的淺田春擔任孫的女傭, 大概同時以妾的身份照顧孫中山。

1902年, 孫中山與另一位日本女子大月薰結婚, 孫中山與淺田春的戀情結束, 于同年過世。 因其早逝, 並不為國人周知。

異國情緣之大月薰

大月薰(1888年-1970年),出生於日本橫濱,孫中山的日籍夫人,1901年孫中山向大月薰提親,當時孫中山36歲,大月薰年方14,大月薰父親以女兒年幼而拒絕,後來孫中山直接向該女求婚,一年後兩人結婚,大月薰當時還是橫濱高等女子學校三年級學生。

1906年大月薰生一女,名為冨美子,日語富美的發音也可寫成漢字的文,表示紀念父親孫中山(孫文)。孫中山在女兒出生前就因事離開日本,從此再也沒有回來。宮川富美子的母親後來改嫁兩次,但仍保持與孫中山書信往來,於1970年去世,享年82歲,宮川富美子於出生後不久,由另一個家庭收養撫育。

國母宋慶齡

宋慶齡(1893年-1981年),被正式稱為孫中山的第二任妻子。尊稱孫中山先生為國父,根據傳統習慣,宋慶齡女士亦被尊稱為“國母”,1981年宋慶齡在其北京寓所病逝,享年88歲。

宋慶齡曾擔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1915年,時年22歲宋慶齡宋慶齡不顧父母的極力反對,毅然決定出走日本與時年49歲的孫中山結婚,以堅定的步伐一生追隨和維護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矢志不渝。陳炯明叛變事件中,宋慶齡堅持讓孫中山先走,稱“中國可以沒有我,但不能沒有你。”為了掩護丈夫撤退,宋慶齡九死一生,並因勞累流產,後終身未再有孕。

日本首相兼好友犬養毅曾孫中山,最喜歡的事情是什麼?孫答曰革命,又問革命之後第二喜歡的是什麼,孫毫不猶豫的答曰女人,孫中山坦白如此,可見其真性情也。

撰文孫中山先生背後的幾位女性其人其事,並非揭發別人的隱私,我們也不必為尊者諱,國父中山畢竟也是人,不是神,世界上再了不起的偉人,也屬血肉之軀,孰能毫無情欲?人性不變,亙古已然,明白這個道理,則不致輕率地崇拜某人,自然也不會奢求苛責於人了。我們無須刻意回避或消隱一些客觀史實,歷史偉人的力量在於歷史的真實,既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偉人的尊重。

那句俗語也可以有所延伸,每一個成功的女人背後都有一個男人,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群女人,也是很正常,因為是人。

異國情緣之大月薰

大月薰(1888年-1970年),出生於日本橫濱,孫中山的日籍夫人,1901年孫中山向大月薰提親,當時孫中山36歲,大月薰年方14,大月薰父親以女兒年幼而拒絕,後來孫中山直接向該女求婚,一年後兩人結婚,大月薰當時還是橫濱高等女子學校三年級學生。

1906年大月薰生一女,名為冨美子,日語富美的發音也可寫成漢字的文,表示紀念父親孫中山(孫文)。孫中山在女兒出生前就因事離開日本,從此再也沒有回來。宮川富美子的母親後來改嫁兩次,但仍保持與孫中山書信往來,於1970年去世,享年82歲,宮川富美子於出生後不久,由另一個家庭收養撫育。

國母宋慶齡

宋慶齡(1893年-1981年),被正式稱為孫中山的第二任妻子。尊稱孫中山先生為國父,根據傳統習慣,宋慶齡女士亦被尊稱為“國母”,1981年宋慶齡在其北京寓所病逝,享年88歲。

宋慶齡曾擔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1915年,時年22歲宋慶齡宋慶齡不顧父母的極力反對,毅然決定出走日本與時年49歲的孫中山結婚,以堅定的步伐一生追隨和維護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矢志不渝。陳炯明叛變事件中,宋慶齡堅持讓孫中山先走,稱“中國可以沒有我,但不能沒有你。”為了掩護丈夫撤退,宋慶齡九死一生,並因勞累流產,後終身未再有孕。

日本首相兼好友犬養毅曾孫中山,最喜歡的事情是什麼?孫答曰革命,又問革命之後第二喜歡的是什麼,孫毫不猶豫的答曰女人,孫中山坦白如此,可見其真性情也。

撰文孫中山先生背後的幾位女性其人其事,並非揭發別人的隱私,我們也不必為尊者諱,國父中山畢竟也是人,不是神,世界上再了不起的偉人,也屬血肉之軀,孰能毫無情欲?人性不變,亙古已然,明白這個道理,則不致輕率地崇拜某人,自然也不會奢求苛責於人了。我們無須刻意回避或消隱一些客觀史實,歷史偉人的力量在於歷史的真實,既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偉人的尊重。

那句俗語也可以有所延伸,每一個成功的女人背後都有一個男人,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群女人,也是很正常,因為是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