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是蜀漢後期名將,曾出使東吳折服孫權,最終卻被一隻猿猴玩死

熟讀漢末三國史, 我們不得不承認, 那是一個真正的亂世。 在那個時代, 群雄並起, 諸侯爭霸, 大多數武將, 都早已做好了馬革裹屍的心理準備。 然而如果細究歷史, 我們就會發現, 於當時的武將而言, 這只是一個奢望——彼時, 有人被主公斬殺, 例如麴義;有人死於內鬥, 例如魏延;有人鬱鬱而終, 例如馬超;有人死於自然災害, 例如董襲;有人死於宵小之手, 例如張飛、孫策。 雖然這些死因, 對於一代英雄而言, 比較憋屈, 世人難以接受。 但是蜀漢後期的一位名將, 死因比他們更讓人難以接受。 因為他是被一隻猿猴玩死的。

這個人是誰呢?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此人名叫鄧芝, 字伯苗, 是蜀漢的重臣。 他在晚年的時候, 率軍出征, 到涪陵平叛。 當他途經緣山的時候, 發現山上有很多猿猴, 於是彎弓搭箭, 打算射殺其中一隻。 作為一名將領, 他的箭法還是相當不錯的, 可是被他射中的猿猴,

並沒有應手而倒, 反而淡定的拔出了箭矢, 並用樹皮、樹葉塞住了傷口。 看到這一情境, 鄧芝沒有驚奇, 反而感歎自己此舉, 違背了物種的天性, 一定時日無多了。 果然過了沒多久, 他便離世了。 另一種說法, 則是說, 鄧芝見到一隻母猿抱著小猿猴坐在樹上, 他一箭射中了母猿, 結果小猿猴, 立即替母親拔出了箭矢, 並用樹葉堵住了創口, 使鄧芝發出了違物之性的感慨。

《三國志·鄧芝傳》注引《華陽國志》曰:“芝征涪陵, 見玄猿緣山。 芝性好弩, 手自射猿, 中之。 猿拔其箭, 卷木葉塞其創。 芝曰:“嘻, 吾違物之性, 其將死矣!”一曰:芝見猿抱子在樹上, 引弩射之, 中猿母, 其子為拔箭, 以木葉塞創。 芝乃歎息, 投弩水中, 自知當死。 ”

能夠統領大軍平叛, 說明芝足以獨當一面, 這樣一位將才, 因一隻猿猴而死, 是不是聽起來有些滑稽呢?如果我們瞭解了他一生的成就, 便不會這樣認為了。 鄧芝在劉備入川之後, 於郫城擔任了一個小官, 後來劉備路過此地, 與他交談, 被他的才華所折服, 開始提拔他, 最終他得以入朝為尚書。 眾所周知, 劉備頗能知人善任, 魏延和王平就是被他一手提拔的。 事實證明, 這一次, 他也沒有看錯人。 因為鄧芝文武雙全, 不但是一個名將, 還是一個優秀的外交家。

一、外交方面:出使東吳, 折服孫權

西元223年, 劉備去世之後, 諸葛亮擔心吳蜀關係會出現惡化, 先後派丁厷和陰化, 出使東吳, 但是這兩個人, 一個言語浮誇, 一個不夠誠實, 都未能得到東吳的認可。 鄧芝接下重任之後, 孫權已經對蜀漢的使者不抱希望了。 得不到孫權接見的鄧芝並沒有放棄, 他直言自己此行, 不但為了蜀漢, 更是為了吳國。此言引起了孫權的興趣,他終於得以面見孫權,開始陳述吳蜀聯合抗魏的好處。此時孫權故意說道,如果得以滅掉曹魏,我們便可以平分天下了。這個時候,鄧芝沒有粉飾太平,而是直言國無二主,彼時兩國依然要反目。他的誠實徹底折服了孫權,於是東吳斷絕了與曹魏的關係,重新與蜀漢結為盟友。

二、軍事方面:先隨趙雲箕穀誘敵,後獨立平叛

除了卓越的外交才能之外,他還是一代名將。當初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趙雲率疑兵守箕谷,吸引魏軍的主力。這一戰中,馬謖失街亭後,疑兵暴露,雖然被魏軍擊潰,最後卻幾乎沒有任何損失。這其中有趙雲的大部分功勞,但是作為中監軍的鄧芝,從中發揮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在蜀漢的頂樑柱紛紛去世之後,鄧芝則逐漸擔當起了重任,升任為車騎將軍,西元249年,早已年過七旬的他,親率大軍,前往涪陵平叛,不但斬殺了叛亂的頭領,還較好的安撫了,當地的百姓,使其安居樂業。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鄧芝是一個難得的大才,他不但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還有出眾的外交才能,能夠為國家謀取利益。另外,他因猿猴而死一事,雖然聽起來有些滑稽,但此事卻體現了,他遵循物種的天性,守君子之風。如此人物,也難怪他在去世之後,得以成為入武侯祠的,十四位文臣之一了。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更是為了吳國。此言引起了孫權的興趣,他終於得以面見孫權,開始陳述吳蜀聯合抗魏的好處。此時孫權故意說道,如果得以滅掉曹魏,我們便可以平分天下了。這個時候,鄧芝沒有粉飾太平,而是直言國無二主,彼時兩國依然要反目。他的誠實徹底折服了孫權,於是東吳斷絕了與曹魏的關係,重新與蜀漢結為盟友。

二、軍事方面:先隨趙雲箕穀誘敵,後獨立平叛

除了卓越的外交才能之外,他還是一代名將。當初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趙雲率疑兵守箕谷,吸引魏軍的主力。這一戰中,馬謖失街亭後,疑兵暴露,雖然被魏軍擊潰,最後卻幾乎沒有任何損失。這其中有趙雲的大部分功勞,但是作為中監軍的鄧芝,從中發揮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在蜀漢的頂樑柱紛紛去世之後,鄧芝則逐漸擔當起了重任,升任為車騎將軍,西元249年,早已年過七旬的他,親率大軍,前往涪陵平叛,不但斬殺了叛亂的頭領,還較好的安撫了,當地的百姓,使其安居樂業。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鄧芝是一個難得的大才,他不但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還有出眾的外交才能,能夠為國家謀取利益。另外,他因猿猴而死一事,雖然聽起來有些滑稽,但此事卻體現了,他遵循物種的天性,守君子之風。如此人物,也難怪他在去世之後,得以成為入武侯祠的,十四位文臣之一了。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