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是蜀漢的大將軍,魏滅蜀時,劉禪讓其帶兵救援,卻神秘消失了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 我們都知道劉備創建的蜀漢政權, 是漢末三國時期實力最弱的, 尤其是在司馬昭執掌曹魏軍政之後, 於西元263年, 派遣鐘會、鄧艾、諸葛緒等分東、中、西三路進攻漢中, 意圖滅蜀。 當時蜀漢則以薑維為首組成抵抗軍, 據劍閣天險與魏軍相持, 除此之外, 劉禪還打算召回另外一位大將軍, 希望其帶兵救援成都, 卻沒有想到, 他神秘消失了。

這位大將軍到底是誰?很多人肯定就奇怪了, 當時蜀漢的大將軍不是姜維嘛, 怎麼還有一位大將軍呢?這還得從當時蜀漢政局說起, 當時薑維數次北伐, 但是敗多勝少, 曾在段穀、漢、侯和, 被鄧艾所擊敗, 百姓埋怨姜維, 朝廷也有人反對姜維, 薑維退駐遝中。

景耀元年(258年), 尚書令陳祗病逝之後, 宦官黃皓就開始把持朝政, 玩弄權術。 尤其是黃皓和薑維互相看對方不順眼, 薑維請求將黃皓斬殺, 但劉禪不肯, 不敢回成都, 只好在遝中種麥。 而黃皓也想廢掉薑維, 收回薑維的兵權, 所以在這個時候, 就培植與自己關係非常好的右將軍閻宇, 讓其晉升右大將軍, 意圖取代薑維。

《三國志·卷四十四·蜀書十四·蔣費薑傳第十四》:五年, 維率眾出漢、侯和, 為鄧艾所破, 還住遝中。 維本羈旅托國, 累年攻戰, 功績不立, 而宦官黃皓等弄權於內, 右大將軍閻宇與皓協比, 而皓陰欲廢維樹宇。 維亦疑之。 故自危懼, 不復還成都。

那麼這個閻宇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物呢?常璩所著《華陽國志》記載:閻宇, 字文平, 南郡人也。 《三國志·卷四十三·蜀書十三·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宿有功幹, 於事精勤。 由此可見, 閻宇是荊州系的, 而且還非常有才幹, 做事應該不含糊, 有一定的能力。

通過閻宇的履歷, 我們會發現, 延熙末年, 閻宇接替張表成為蜀漢第六任庲降都督, 出鎮南中。 雖然在威望和業績上比不上庲降都督馬忠, 但是閻宇為人勤勉, 處事精細, 在庲降都督任上也沒有犯下很大的錯誤, 甚至也沒有引起大的叛亂。

閻宇有坐鎮一方的經驗,而且在景耀元年(258年),閻宇替代了永安都督宗預,鎮守蜀漢與孫吳交界的戍衛重鎮巴東郡。這個時候,閻宇儘管與黃皓有著一些交易關係,但是也不是不明是非的人,比如對當時非常有能力的羅憲,就非常看重,羅憲不肯依附黃皓被貶為巴東郡太守,閻宇不僅沒有輕視他,反而任命其為領軍,作為自己的副手,坐鎮永安。由此可見,閻宇還是非常有知人之明的本領。

景耀六年(263年),曹魏大軍壓境,姜維與張翼、董厥會合,退保劍閣,牽制著鐘會。鐘會久攻不下,於是商議,準備撤還。在這個期間,劉禪還發出命令,讓右大將軍閻宇率兵西向救援成都。閻宇接到命令,當然不會遲疑,命令羅憲統帥二千兵力鎮守永安城,以防東吳,自己親率余眾西向救援成都。

《襄陽耆舊記·卷二·羅憲》:魏之伐蜀,召宇西還,憲守永安城。

只是,很可惜,由於鄧艾卻在由景谷道偷渡陰平,進兵至綿竹,擊破諸葛瞻,兵臨城下,劉禪開城投降,蜀漢滅亡。而在救援途中的閻宇卻仿佛什麼消失了一般,不在歷史上有著詳細記載,成了一個未解之謎。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襄陽耆舊記》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閻宇有坐鎮一方的經驗,而且在景耀元年(258年),閻宇替代了永安都督宗預,鎮守蜀漢與孫吳交界的戍衛重鎮巴東郡。這個時候,閻宇儘管與黃皓有著一些交易關係,但是也不是不明是非的人,比如對當時非常有能力的羅憲,就非常看重,羅憲不肯依附黃皓被貶為巴東郡太守,閻宇不僅沒有輕視他,反而任命其為領軍,作為自己的副手,坐鎮永安。由此可見,閻宇還是非常有知人之明的本領。

景耀六年(263年),曹魏大軍壓境,姜維與張翼、董厥會合,退保劍閣,牽制著鐘會。鐘會久攻不下,於是商議,準備撤還。在這個期間,劉禪還發出命令,讓右大將軍閻宇率兵西向救援成都。閻宇接到命令,當然不會遲疑,命令羅憲統帥二千兵力鎮守永安城,以防東吳,自己親率余眾西向救援成都。

《襄陽耆舊記·卷二·羅憲》:魏之伐蜀,召宇西還,憲守永安城。

只是,很可惜,由於鄧艾卻在由景谷道偷渡陰平,進兵至綿竹,擊破諸葛瞻,兵臨城下,劉禪開城投降,蜀漢滅亡。而在救援途中的閻宇卻仿佛什麼消失了一般,不在歷史上有著詳細記載,成了一個未解之謎。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襄陽耆舊記》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