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眉微顰|生何必如初見,但求相看兩不厭

詩有雲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鳥兒飛遠, 浮雲飄散, 好一派閒散景致。

與敬亭山相對而坐, 久久凝視著敬亭山, 敬亭山也好像在含情脈脈地望著我。 山無言, 心亦靜。

動靜、虛實、色空、統統都合為一體, 就在這片刻的直觀中, 詩人感受到了運動著的時空景象, 似乎只是為了呈現那不朽者——凝凍著的永恆。 詩人就在這種與自然雙向的對話中,

尋求著一種瞬刻的感受, 這種感受就是六朝以來為中國傳統文人所追求的一種人生境界、美學境界——禪。

詩人由群鳥的不見蹤跡, 孤雲的悠閒自在, 在動的現象中領悟那種永恆不動的靜的本體。 從而進入佛我同一、物己雙忘、宇宙與心靈合一的異常奇妙、美麗愉快、神秘的精神境界, 即所謂的“禪意”。

感複念

有人“相看兩不厭, 唯有敬亭山”, 就有人“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心懷山水的人看過去, 青山多情看不足;而幽怨者的眼裡, 無情無思的山也是可恨的。 這世上哪裡有不平?原是心地不平。 用不平的心去看一切, 山不是那座山, 雲不是那浮雲, 怨恨的是心, 執著的是心。 人生怎麼活?境由心作, 用一顆平心觀天下, 用一雙慧眼來看大千, 活一回榮辱不驚的煙火人間。

人海匆匆, 總有人抱怨出路的擁擠, 要知道, 不是人太多, 而是心太窄。 為生活奔走的世人, 舒展的心向寬處行, 路才能越走越開闊。 俗話說的好, 心寬一寸, 路寬一丈;心放寬, 條條大路通天涯。 誰擠了誰的窄?是自己的小小的心放大了所有的芝麻綠豆針鼻眼兒。

沒有走不通的人生路, 只有狹隘梗塞的心胸。 也不要埋怨生活偏愛了他, 冷淡了你, 寸心寬似海, 時時處處春暖花開。

常常聽人感慨, 生活的風會吹皺一池春水, 妄念的漣漪一圈圈浮在日子裡, 不平靜的心映著煩惱的倒影;這時候, 我們要學會觀照內心深處的渾濁, 不去對立, 不去抗拒, 不採取任何行動,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也接受生活的種種遺憾, 聽任煩惱來亦來, 去亦去, 讓時間沉澱出生命的清澈, 讓心回歸止水。 生活教會我們, 時時安住當下一念, 清醒地守住這顆心。

塵世喧囂, 人事多變, 縱然是弄潮逐浪的時代健兒, 也有徘徊迷茫時, 如何做個快樂的人?我生本無鄉, 心安是歸處。

看破了, 想開了, 不懷疑人間的美好, 不累心行走的艱難, 幸福快樂原本很簡單。 打點出美麗的心情上路,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和事, 且行且珍惜。

人生活什麼?留幾分心田細耕作, 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李種淡泊。

無心恰恰用, 用心恰恰無。

顰兒說

心靜了,日子才能過得波瀾不驚,才能於平淡生活中發現美好。

擁有平和的心態,便無懼風雨,學會包容,就會發現世界其實可以更美好。

與其浮躁計較,不如放平心態,靜下心來過好自己的人生。

人生何必如初見

但求相看兩不厭

如果這一刻沒有選擇改變

那麼就要接受接下來更漫長的不快樂

我願意為自己的生活打一個高昂的賭

畢竟我還要和我的生活相處一輩子

我想和它相看兩不厭。

心靜了,日子才能過得波瀾不驚,才能於平淡生活中發現美好。

擁有平和的心態,便無懼風雨,學會包容,就會發現世界其實可以更美好。

與其浮躁計較,不如放平心態,靜下心來過好自己的人生。

人生何必如初見

但求相看兩不厭

如果這一刻沒有選擇改變

那麼就要接受接下來更漫長的不快樂

我願意為自己的生活打一個高昂的賭

畢竟我還要和我的生活相處一輩子

我想和它相看兩不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