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表現主義先驅——蒙克

文 | 威

很多人說孩子才是真正的藝術家, 因為他們可以不假思索就繪製出腦海中的斑斕世界, 成人卻不似孩童那般純粹。 繪畫世界中, 表達內心往往是非常艱難的事情, 畫家們時常為好看的畫面、色彩、構圖而讓步。 個人情感與觀眾審美之間常常造成矛盾, 關於這一現象, 當代前衛藝術大師草間彌生曾說:“藝術必須是自我的, 討好眾人的只是騙錢而已, 真正誠懇的, 卻時常被誤解。 ”而作為當時也常被誤解和批判的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 想必也在種種艱苦而苛刻的歷史環境下堅持純粹的自我。 倘若在看《呐喊》時, 你能感受到他內心那份沉悶、焦慮並且孤獨的情感, 那你終將會瞭解他的偉大之處。

△蒙克自拍照

△愛德華·蒙克

就像秋爺曾多次提到過的, 在觀賞藝術家的作品時, 瞭解藝術家的生平是十分必要的。 它能讓我們更清晰的瞭解藝術家們作品的表達內容。 蒙克的作品也正如他的人生, 就像古人說的“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一個沒經歷過人生苦難的畫家或許真的不足以充分表達內心最真摯的情感。 蒙克苦難的童年與家庭的悲劇正是令它走向純粹的催化劑, 令他的藝術作品飽含一生的思想情緒, 而不是無主題的唯美畫面。

△《日落下的黯然》,《呐喊》最早的雛形

1863年12月12日,蒙克在挪威勒滕的一個農場裡出生了。患有精神病的父親克利斯蒂安從小就對蒙克以及同樣遺傳了精神病的妹妹灌輸對地獄根深蒂固的恐懼,他一再表示在任何情況下,只要他們犯有罪孽,就會註定被投入地獄,沒有任何寬恕的機會。假如說從小這些陰鬱思想還不能讓蒙克倒下的話,那5歲時母親的病逝可能就是壓垮小蒙克的最後一根稻草。當時的蒙克甚至認為自己每時每刻都處在父親口中的那個“地獄”裡,就像他曾說的:“從我的誕生的那一刻起,焦躁、不安和死亡三位天使便站在了我的身邊。在我玩耍的時候他們自始至終跟著我,在春天的陽光下和燦爛的夏日裡一直尾隨我。當晚上我閉上眼睛,他們就站在我的旁邊,並且以死亡、地獄, 和永恆的詛咒來威逼我。我常常會在晚上驚醒,朝屋子裡四下張望:我是在地獄嗎?”

17 歲時,蒙克進挪威首都奧斯陸工藝美術學校學習繪畫,當時的蒙克正成長於印象派、新藝術運動崛起的時代下。受這些思潮影響,蒙克開始努力發掘人類心靈的各種狀況,包括生命、死亡、戀愛、恐怖、寂寞為題材的作品,運用強烈的線條、色塊以及簡介誇張的造型來表現自己的情緒和感受。1892年,他應邀參加柏林藝術家協會的展覽,他這類怪異而扭曲的作品在德國引起強烈的反響,但由於受到保守勢力的攻擊,畫展只開了不到一周的時間就關閉了,但他的這些作品卻對德國青年畫家很大的刺激。以利伯曼為首的藝術家甚至因不滿閉展而退出藝術家協會,成立了柏林分離派。這一事件也令蒙克深受鼓舞,從此在德國定居下來,直到1908年。

在德國的這16年時間是蒙克藝術之路的重要發展階段,也是個人風格逐漸成熟的時期。他開始大量嘗試創作銅版畫、石版畫以及木版畫來表現作品。他在憂鬱、驚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線型圖式展示他眼中的悲慘人生。他的繪畫,對於德國表現主義藝術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他也成了“橋派”畫家的精神領袖。

蒙克於1886年所創作的《病重的孩子》是奠定其表現主義風格的代表作,用蒙克自己的話說:“這可能是我最重要的一幅畫,我在其後的作品,都應該歸功於這幅畫的誕生。” 畫中描繪他那年僅15歲的姐姐索菲亞患病的情景。5歲時因母親的去世,姐姐索菲亞就在蒙克的心中替代了母親的地位。畫中女孩面無表情,幾乎看不到眼睛,但卻能感受到她注視窗外的心境。母親的悲傷痛苦到不能自已也與女孩的表情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蒙克失去姐姐的痛是刻骨銘心的。雖然此作相比蒙克之後的作品來看相當寫實,但在當時19世紀末期的歐洲,還以傳統繪畫流派為主流的時代背景下,繪畫界還沒準備好接受蒙克這種全新的繪畫方式。這幅畫在當時的德國無疑是個重磅炸彈,引起劇烈反響。

△《病中的孩子》1886年

《卡爾·約翰大街的傍晚》創作於1892年,描繪的是奧斯陸市繁華的卡爾·約翰大街與熙熙攘攘的人流。整幅畫面中,大街上雖然是熙熙攘攘,但是人們的表情卻模糊不清,千人一面,呆滯的目光,僵化的表情。當時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社會處於激烈的變革之中。被污染的環境,勞累的工作,緊張的節奏不但沒有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反而使人們的生存狀況變得更糟,所以這幅作品在當時就引起人們廣泛的共鳴。畫作裡每個人都被孤獨,憂鬱的氣質所籠罩,就像卡爾約翰大街上表面繁華,實際卻是孤獨絕望的社會一樣。

△《卡爾·約翰街的傍晚》1892年

最後不得不說的就是蒙克的《呐喊》了,值得一提的是,在1893年至1895年間,蒙克曾創作多個版本的《呐喊》,它幾乎成為了蒙克的標籤。這些《呐喊》畫面的構圖幾乎相同:一個形似骷髏的扭曲人形,雙手捂住臉的兩側,頭的形狀隨著身體一起變形。我們仿佛能透過作品聽到嘶聲力竭的尖叫。關於這幅作品,蒙克也有自己的解釋:“尼斯,1892年1月22日,我和兩位朋友正在大道上散步,太陽已經下山了,天空突然間變得像血一樣紅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種悲傷憂鬱的氣息。我止住腳步,輕輕倚在籬笆邊,極度的疲倦已經要使我窒息了。火焰般的雲彩像血,又像一把把利劍籠罩著藍黑色的挪威海灣和城鎮。我的朋友,他繼續走著,而我卻呆呆站在那兒,焦慮得不停發抖,我感到四周似乎被一聲巨大而持續不斷的尖叫聲震得搖搖晃晃。”可以說,那個前景中的人物就是蒙克自己,他憑知覺感受到現代社會即將給人帶來的疏離、孤獨、焦慮和迷惘。

△《呐喊》的不同版本

蒙克一生極其高產,他去世前還將自己的大量作品捐獻給奧斯陸市,包括約1200件繪畫、7500件速寫和水彩、18000件版畫和13件雕塑。作為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其作品在當時飽受傳統繪畫界的詬病,但蒙克及那一代的先驅者們卻能不畏時代的束縛而堅持創作,這應該也算作是他們藝術外的另一種偉大而純粹的精神了吧。

本文作者:秋爺公眾號。如需轉載,請聯繫秋爺微信公眾號(ID:秋爺),並注明出處。

△《日落下的黯然》,《呐喊》最早的雛形

1863年12月12日,蒙克在挪威勒滕的一個農場裡出生了。患有精神病的父親克利斯蒂安從小就對蒙克以及同樣遺傳了精神病的妹妹灌輸對地獄根深蒂固的恐懼,他一再表示在任何情況下,只要他們犯有罪孽,就會註定被投入地獄,沒有任何寬恕的機會。假如說從小這些陰鬱思想還不能讓蒙克倒下的話,那5歲時母親的病逝可能就是壓垮小蒙克的最後一根稻草。當時的蒙克甚至認為自己每時每刻都處在父親口中的那個“地獄”裡,就像他曾說的:“從我的誕生的那一刻起,焦躁、不安和死亡三位天使便站在了我的身邊。在我玩耍的時候他們自始至終跟著我,在春天的陽光下和燦爛的夏日裡一直尾隨我。當晚上我閉上眼睛,他們就站在我的旁邊,並且以死亡、地獄, 和永恆的詛咒來威逼我。我常常會在晚上驚醒,朝屋子裡四下張望:我是在地獄嗎?”

17 歲時,蒙克進挪威首都奧斯陸工藝美術學校學習繪畫,當時的蒙克正成長於印象派、新藝術運動崛起的時代下。受這些思潮影響,蒙克開始努力發掘人類心靈的各種狀況,包括生命、死亡、戀愛、恐怖、寂寞為題材的作品,運用強烈的線條、色塊以及簡介誇張的造型來表現自己的情緒和感受。1892年,他應邀參加柏林藝術家協會的展覽,他這類怪異而扭曲的作品在德國引起強烈的反響,但由於受到保守勢力的攻擊,畫展只開了不到一周的時間就關閉了,但他的這些作品卻對德國青年畫家很大的刺激。以利伯曼為首的藝術家甚至因不滿閉展而退出藝術家協會,成立了柏林分離派。這一事件也令蒙克深受鼓舞,從此在德國定居下來,直到1908年。

在德國的這16年時間是蒙克藝術之路的重要發展階段,也是個人風格逐漸成熟的時期。他開始大量嘗試創作銅版畫、石版畫以及木版畫來表現作品。他在憂鬱、驚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線型圖式展示他眼中的悲慘人生。他的繪畫,對於德國表現主義藝術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他也成了“橋派”畫家的精神領袖。

蒙克於1886年所創作的《病重的孩子》是奠定其表現主義風格的代表作,用蒙克自己的話說:“這可能是我最重要的一幅畫,我在其後的作品,都應該歸功於這幅畫的誕生。” 畫中描繪他那年僅15歲的姐姐索菲亞患病的情景。5歲時因母親的去世,姐姐索菲亞就在蒙克的心中替代了母親的地位。畫中女孩面無表情,幾乎看不到眼睛,但卻能感受到她注視窗外的心境。母親的悲傷痛苦到不能自已也與女孩的表情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蒙克失去姐姐的痛是刻骨銘心的。雖然此作相比蒙克之後的作品來看相當寫實,但在當時19世紀末期的歐洲,還以傳統繪畫流派為主流的時代背景下,繪畫界還沒準備好接受蒙克這種全新的繪畫方式。這幅畫在當時的德國無疑是個重磅炸彈,引起劇烈反響。

△《病中的孩子》1886年

《卡爾·約翰大街的傍晚》創作於1892年,描繪的是奧斯陸市繁華的卡爾·約翰大街與熙熙攘攘的人流。整幅畫面中,大街上雖然是熙熙攘攘,但是人們的表情卻模糊不清,千人一面,呆滯的目光,僵化的表情。當時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社會處於激烈的變革之中。被污染的環境,勞累的工作,緊張的節奏不但沒有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反而使人們的生存狀況變得更糟,所以這幅作品在當時就引起人們廣泛的共鳴。畫作裡每個人都被孤獨,憂鬱的氣質所籠罩,就像卡爾約翰大街上表面繁華,實際卻是孤獨絕望的社會一樣。

△《卡爾·約翰街的傍晚》1892年

最後不得不說的就是蒙克的《呐喊》了,值得一提的是,在1893年至1895年間,蒙克曾創作多個版本的《呐喊》,它幾乎成為了蒙克的標籤。這些《呐喊》畫面的構圖幾乎相同:一個形似骷髏的扭曲人形,雙手捂住臉的兩側,頭的形狀隨著身體一起變形。我們仿佛能透過作品聽到嘶聲力竭的尖叫。關於這幅作品,蒙克也有自己的解釋:“尼斯,1892年1月22日,我和兩位朋友正在大道上散步,太陽已經下山了,天空突然間變得像血一樣紅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種悲傷憂鬱的氣息。我止住腳步,輕輕倚在籬笆邊,極度的疲倦已經要使我窒息了。火焰般的雲彩像血,又像一把把利劍籠罩著藍黑色的挪威海灣和城鎮。我的朋友,他繼續走著,而我卻呆呆站在那兒,焦慮得不停發抖,我感到四周似乎被一聲巨大而持續不斷的尖叫聲震得搖搖晃晃。”可以說,那個前景中的人物就是蒙克自己,他憑知覺感受到現代社會即將給人帶來的疏離、孤獨、焦慮和迷惘。

△《呐喊》的不同版本

蒙克一生極其高產,他去世前還將自己的大量作品捐獻給奧斯陸市,包括約1200件繪畫、7500件速寫和水彩、18000件版畫和13件雕塑。作為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其作品在當時飽受傳統繪畫界的詬病,但蒙克及那一代的先驅者們卻能不畏時代的束縛而堅持創作,這應該也算作是他們藝術外的另一種偉大而純粹的精神了吧。

本文作者:秋爺公眾號。如需轉載,請聯繫秋爺微信公眾號(ID:秋爺),並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