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儒傑:現在靜升人的文化生活

原刊發于鉤沉文化傳媒

靈石縣靜升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既然是文化名鎮, 就會有文化名鎮的特點。 過去的文化生活在很多人的文章中都已經說得很詳細了, 就不再重複了。 人們常說:“重複三句淡如水”, 也是這個意思。

現在靜升人的文化生活, 經我長期觀察發現有這麼幾個特點:能分兩大塊, 一大塊是年輕人隨著潮流走。 看電視, 耍電腦, 聽流行歌曲, 上年紀的人對聽不懂的歌曲喚不上名來的舞不感興趣。 反正是上了年紀的人不適合, 不習慣, 所以也不硬追求。 雞不尿尿各自有便, 各自想了他們的辦法。

重點說說上年紀人的現代文化生活, 這也就是另一大塊。 這大塊又分了兩小塊, 一小塊就是退休職工, 這部分人原來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忙於做好各自的本職工作, 有些人還大小當過領導, 一大部分就是普通的職員。 退下來做了一些自己想幹的事。

這批人, 多少還有些文化知識再加上興趣和特長, 還多少做出了點成績。 不求經濟效益, 只求樂在其中。 我給他們起了一個名字, 叫“閒不住編輯部”。 這些人近幾年把靜升的歷史翻了一個底朝天。 把傳說的、有碑文記載的、還有文字資料的東西統統收集起來, 再分門別類整理成物質的和非物質的文字資料, 給各報刊投稿, 甚至寫成書, 積極的宣傳歷史文化名鎮, 無形中擴大了文化名鎮的知名度。 來過靜升村和王家大院的各方人士, 異口同聲地說:“古鎮靜升確實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以這一班人為主題成立了一個“靜升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把當地還屬文化範疇的有特長的, 沒有經濟壓力的人, 組織起來。 一是自願,

二是愛好。 這是姜太公釣魚, 願者上鉤。

上級部門來檢查, 專家來考察, 只要找到這班人 ,就會用電影“汾水長流”插曲裡的一句:“誰不說家鄉好, 得呀, 伊兒吆”。 准讓他們滿載而歸。 這些人還要大包大攬給村裡寫村志, 現在初稿基本完成, 還缺一把火。

先說了畫的, 寫的, 再說一下演唱的, 他們叫“票友會”沒有一個專職的, 都是兼職的, 頭頭不叫領導, 稱呼經管人。 不但沒架子可擺, 比一般人做的還多, 票友還不到場, 他已經把家整理乾淨, 喝的水準備好。 沒辦法, 因為愛好。

票友會以清唱為主, 也叫文戲。 如:《捨飯》、《算糧》、《打金枝》、《鞭打蘆花》、《牧羊圈》、《走雪山》、《空城計》、《三娘教子》、《八件衣》等。

生旦淨末醜, 隨便挑, 想唱、敢唱就行。 不要求嗓門亮不亮, 檯面怎麼樣。 打擊、彈撥、吹奏自帶傢俱不付工資。 除了平時自唱自樂外, 到節假日村上還給他們安排專場, 上臺露一手。

確實不是吹牛, 縣上調演文藝節目, 唯有靜升村自編、自導、自演, 甚至舞臺設計, 樂器配備都是靜升人, 並且品質也不差, 代表靈石縣到省、市演出也不是一次、兩次,

而是多次。 獎狀老是靜升村的。

縣城每年一次正月十五的民間文藝匯演靜升都參與, 有一年縣領導想給演員們管頓飯, 問靜升村有多少人參加, 村領導說:不多算上一千人吧。 嚇得縣領導改變了主意, 補錢不管飯, 因為做不下。 可想靜升人對文化生活的熱情。 還有一個自發的“說了編輯部”, 說“了”就“了”。 編輯部設在靜升村文廟跟前的魁星樓下面的走廊裡, 還有郵局門前是遊客到王家大院的必經之路, 它的好處是冬季背風向陽, 夏天可以息涼。 更圖了個眼寬面廣。 從遊客那裡可以聽到一些外界的消息、新聞, 加上個人的看法就能做到現買現賣。

活動時間, 冬春是在每天早飯後, 午飯前, 夏秋天熱改到午飯後熄燈前。 沒有天氣耽擱,這個時間比較準確,不存在雙休日,天天有活動。

編輯部成立和王家大院對外開放是同步的。組織形式比較隨意,不請不喚,完全出於自願,遲到不批評,早退也不用打招呼。不辦退休,不貼廣告招人,不用定合同,人員不固定,可以長期,也可以短期。不用寫申請,寫下也沒人批。政治審查也不嚴,條件寬鬆,主要成員是退休職工和本村上了年紀的男性農民。基本官兵一致,沒有上下級之分,和洗澡堂差不多,看不出你的身份。

“說了編輯部”會員的文化程度不限,有口頭表達能力就行,年齡最好在五十五歲以上,家庭沒有負擔,年輕人參與也不阻攔。如果能長期堅持,再根據你發揮能量,經大家評議還能適當給了榮譽稱號,如:“吹風機”、“三班吹”、“神塌天”“不著邊”等等。說了不算數,就送個“靠不住”、“沒人信”或者“一九”什麼的。“一九”的解釋是十句有九句假話,就剩一句還帶考慮。能抬杠,不服氣就能得到“誰也不尿”、“怕㞗誰”、“他們哪兩下”的稱號。

這些人是編輯部的骨幹,但也不固定,因為這個組織沒有列到編制之內,財政不負擔,不給發工資,大家也沒有這個要求,生活靠自理。編輯部從來就沒有報導題綱,資料也不存檔案,基本是說了,說完就了。內容也不好分類,小說、散文、詩歌不沾邊,傾向於新聞報導,評論員文章和報刊博覽。新聞類由國際、國內新聞再加地方新聞三部分組成。經過七嘴八舌的評論,好壞分的清。頌揚真、善、美,揭露偽、惡、醜。是衡量社會的一桿秤。他們能有時間來參加活動,充分反映了社會的穩定,人們解決了溫飽問題,口袋裡還有零花錢。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他們就是義務宣傳員。

沒有天氣耽擱,這個時間比較準確,不存在雙休日,天天有活動。

編輯部成立和王家大院對外開放是同步的。組織形式比較隨意,不請不喚,完全出於自願,遲到不批評,早退也不用打招呼。不辦退休,不貼廣告招人,不用定合同,人員不固定,可以長期,也可以短期。不用寫申請,寫下也沒人批。政治審查也不嚴,條件寬鬆,主要成員是退休職工和本村上了年紀的男性農民。基本官兵一致,沒有上下級之分,和洗澡堂差不多,看不出你的身份。

“說了編輯部”會員的文化程度不限,有口頭表達能力就行,年齡最好在五十五歲以上,家庭沒有負擔,年輕人參與也不阻攔。如果能長期堅持,再根據你發揮能量,經大家評議還能適當給了榮譽稱號,如:“吹風機”、“三班吹”、“神塌天”“不著邊”等等。說了不算數,就送個“靠不住”、“沒人信”或者“一九”什麼的。“一九”的解釋是十句有九句假話,就剩一句還帶考慮。能抬杠,不服氣就能得到“誰也不尿”、“怕㞗誰”、“他們哪兩下”的稱號。

這些人是編輯部的骨幹,但也不固定,因為這個組織沒有列到編制之內,財政不負擔,不給發工資,大家也沒有這個要求,生活靠自理。編輯部從來就沒有報導題綱,資料也不存檔案,基本是說了,說完就了。內容也不好分類,小說、散文、詩歌不沾邊,傾向於新聞報導,評論員文章和報刊博覽。新聞類由國際、國內新聞再加地方新聞三部分組成。經過七嘴八舌的評論,好壞分的清。頌揚真、善、美,揭露偽、惡、醜。是衡量社會的一桿秤。他們能有時間來參加活動,充分反映了社會的穩定,人們解決了溫飽問題,口袋裡還有零花錢。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他們就是義務宣傳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