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否認“騰訊30億入股” 網宿科技昨複牌跌1.5%

每經記者 蔣佩芳 每經編輯 宋思艱

近段時間, 在閱文集團、易鑫集團、希瑪眼科等“騰訊系”公司IPO的火爆態勢下, “騰訊概念股”更受關注。

1月26日午間, 有網站刊發了題為關於騰訊入股網宿科技服務、互聯網資料中心(IDC)服務及雲服務整體解決方案。 2009年10月, 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成為A股唯一從事互聯網加速的公司。

在業界看來, 很多坊間裡傳出的各種消息最終成為實錘, 或使“騰訊入股網宿科技”這一傳聞仍有一定的可信度, 而網宿科技的急於澄清又該如何理解?

“傳聞這個事, 有一定的促成作用, 很多傳聞就是在製造成真的機會。

”馬繼華對此表示。

互聯網經濟雜誌主編向坤認為, 在他個人看來, 網宿科技公告顯示出有些細節還沒有談好, 但雙方應該都是有意願的。 他說, “騰訊資金充足, 網宿科技單獨發展有困難, 而阿裡雲的優勢不小。 ”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 網宿科技所處的行業環境此前已發生劇變, 一切源于阿裡雲、騰訊雲、金山雲、UCloud等一批新興CDN服務商的相繼入局。 不可否認的是, 在刺激用戶的選擇上, 價格往往占盡優勢, 而價格戰也被認為能對網宿科技等傳統雲服務商的市場地位乃至利潤水準產生重大影響。 以2017年11月阿裡雲的最近一次調價為例, 阿裡雲當時宣佈CDN服務降價25%, 再創國內新低。

不過, 馬繼華告訴記者,

CDN決定不了雲計算市場, 只是一個短期風口, 幾輪降價之後, 單純的CDN公司越來越沒有生存機會。 “騰訊即便投資了網宿科技, 也對阿裡雲造不成任何壓力, 所以這樣的投資不會受騰訊重視。 ”在他看來, 騰訊要麼就是收購網宿科技, 然而收購流程很麻煩, 也會對騰訊業績造成負面影響, 所以, 在與阿裡拼業績的關鍵時刻, 騰訊不能出手, 但業務合作是必要的。

業內:公司海外佈局並非易事

根據網宿科技歷年發佈的財報顯示, 其業績增速已逐年放緩:2013年公司淨利潤為2.37億元, 同比增長128.55%;2014年公司淨利潤為4.84億元, 同比增長104%;2015年公司淨利潤為8.31億元, 同比增長降至72.10%;2016年, 公司淨利潤12.50億元, 增幅進一步下降為50.41%。

值得注意的是, 網宿科技於1月17日晚間發佈了公司2017年業績預告,

預計公司2017年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5億元~8.5億元。 公告稱, 面對國內CDN市場激烈的競爭, 公司積極調整市場策略, 延展產品鏈, 優化產品結構, 推進增值服務發展。 2017年第四季度, 公司業務量及營業收入環比第三季度實現增長, 毛利率環比穩定提升。

公告還稱, 從2017年全年來看, 受流媒體分發等大流量業務市場價格降低的影響, 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同時, 因公司加強海外CDN、託管雲等項目建設,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以及因韓國CDNetworks Co.,Ltd.納入合併報表範圍, 公司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同比增長。 受上述因素影響, 預計公司2017年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

不難看出, 面對國內CDN行業的激烈競爭, 網宿科技近年來一直在發力海外CDN市場和雲計算業務,

力圖重新樹立自己的技術和市場地位。

但向坤向記者坦言, 海外CDN並不是那麼好做。 “一方面中國企業品牌有限;另外一方面, 中國廠商在海外CDN上缺乏技術優勢。 海外的網路環境和中國存在一定區別, 而在海外進行基礎設施設置存在一定障礙。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