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禍不單行!英利遭遇供應商巨額索款和債權人起訴事件

【電纜網訊】時間進入2018年, 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利”)走過了債務重組的整整兩年。 兩年期間, 英利已經吸引到多家有意投資的投資人, 但仍遲遲未公佈戰投以及重組方案, 反而遭到了供應商赫姆洛克的巨額索款和債權人華泰證券的起訴。

2017年9月, 在美上市的英利發佈公告稱, 公司被一家持有中期票據本金為6570萬元的債權人發起訴訟, 要求兌付相關款項。 2018年1月7日, 英利投資者關係部人士確認, 發起起訴的債權人為華泰證券, 該起訴訟也是債券違約事件發生以來首次有債權人發起訴訟。

據中國貨幣網2017年11月的公告, 英利子公司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威英利”)201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債券簡稱:11威利MTN1, 債券代碼:1182159)發行總額為人民幣14億元, 債券利率為6.15%, 債券期限為5年, 到期兌付日2016年5月12日。

由於天威英利連續虧損, 11威利MTN1構成實質性違約,

此前, 應於2015年10月到期兌付的“10英利MTN1”也未能足額兌付。 根據公告, 目前該公司處於重組階段, 未有實質性進展, 償還上述違約債券本息及違約金顯得遙遙無期。

根據天威英利近期發佈2017年三季報顯示, 2017年6月至9月天威英利淨虧損23.44億元。 該公司三季度的經營虧損為22.7億元, 其中包括物業、廠房及設備的非現金減值虧損為19億元, 專案資產虧損為1.4億元。

天威英利違約事發後, 主承銷商交通銀行召集持有人多次召開持有人會議, 債權人要求發行人在三個月內儘快兌付全部本息, 並支援違約金議案, 然而這一訴求被一再拖延。 英利方面表示公司處於重組階段, 希望持有人能夠給予公司充分合理的時間籌措資金。

天威英利方面向媒體確認, 2017年9月華泰證券向其發起訴訟, 這也是天威英利債券違約事發後出現的首起債權人發起的訴訟。 就此, 華泰證券方面最新回應稱, 將依法切實維護自身權益。

1月7日, 英利方面稱, 關於華泰證券訴訟一事, 公司將針對案件審理法院下發的管轄異議裁定提出上訴, 上訴結果尚未下發。 目前, 公司正在積極與債權人和戰投等各方面積極溝通, 爭取儘早找到能夠妥善處置各方利益的方案, 推動債務重組, 給公司未來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此外, 英利還遭遇了一起近9億美元的“索賠”事件。

根據英利2017年三季度報, 由於未按原始條款全面履行長期多晶矽供應合同, 旗下子公司收到了一家供應商發出的立即終止合作信函,

要求英利根據合同支付8.98億美元的應付款。 有媒體稱, 多晶矽長單違約, 英利或面臨近9億美元“索賠”。 英利並未透露該多晶矽供應商的名稱。

但有消息人士稱, 英利在公告中披露過幾次長單合作, 這次公告中所提及“索賠”的供應商就是Hemlock(赫姆洛克), “這個長單之所以沒按約定履行, 與中美之間關於多晶矽雙反的貿易摩擦也有關係。 ”

至於遭到追討的9億美元應付款的具體構成、雙方該筆長單合同的具體內容, 目前暫時未能獲悉。 1月5日, 英利回復稱, 相關事項正在溝通中, 暫時不方便對外透露。

面對供應商巨額索款和債權人起訴事件, 1月10日, 英利集團現任董事長王亦逾回應稱, 對華泰證券還款計畫是伴隨著整個債務重組的安排而統一進行的,

公司定期會就經營情況與中票持有人進行溝通, 希望給債委會更多時間, 對大家最有利;同時與供應商赫姆洛克也一直在保持著順暢的溝通。

英利債務重組大事記

2015年10月, 英利子公司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一筆超10億元的債務未能按期足額兌付, 步入債務違約。

2016年年初, 多家媒體報導了一份銀監會關於印發《英利集團資產債務重組工作座談會會議紀要》的通知, 其中指出, 英利是全球最大光伏製造企業之一, 掌握多項核心技術, 社會影響大, 銀監會和國家能源局支持對英利資產債務重組。

2016年4月, 關於英利的債權人委員會正式成立, 其中最大債權行為國家開發銀行, 該債委會也是由國開行總行牽頭, 由國內主要大銀行等方面成員組成。

2016年5月,天威英利發行總額14億元的債券也宣告違約。

2016年7月,苗連生辭去英利集團董事長一職,引發外界關注和猜測。

截至2016年9月末,公司短期債務高達62.64億元,資產負債率已達99.48%。

2017年4月,中誠信國際公告稱,將英利中國的主體信用評級從B下調至CCC。

2017年4月18日,由主承銷商交通銀行召集債權人201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持有人會議,要求天威英利制定還款計畫,明確具體還款措施。

2017年9月,在美上市的英利發佈公告稱,公司被一家持有中期票據本金為6570萬元的債權人發起訴訟,要求兌付應付金額。

2018年1月7日,英利確認,發起訴訟的債權人為華泰證券,這也是債券違約事件發生以來首次有債權人發起訴訟。

由國內主要大銀行等方面成員組成。

2016年5月,天威英利發行總額14億元的債券也宣告違約。

2016年7月,苗連生辭去英利集團董事長一職,引發外界關注和猜測。

截至2016年9月末,公司短期債務高達62.64億元,資產負債率已達99.48%。

2017年4月,中誠信國際公告稱,將英利中國的主體信用評級從B下調至CCC。

2017年4月18日,由主承銷商交通銀行召集債權人201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持有人會議,要求天威英利制定還款計畫,明確具體還款措施。

2017年9月,在美上市的英利發佈公告稱,公司被一家持有中期票據本金為6570萬元的債權人發起訴訟,要求兌付應付金額。

2018年1月7日,英利確認,發起訴訟的債權人為華泰證券,這也是債券違約事件發生以來首次有債權人發起訴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