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梁鳳儀張燕生:南海是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明星

佛山日報訊 佛山傳媒集團全媒體時政融合報導部記者劉海鳴報導:3月13日晚, 全國人大代表、昭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鳳儀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做客人民網兩會訪談欄目, 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背景下佛山南海的實踐與探索進行交流。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昭信集團董事長梁鳳儀(中),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左一)接受人民網專訪, 暢談南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驗。 (南海區委宣傳部供圖)

“佛山南海企業的眼光非常開放, 超乎想像。 ”張燕生表示, 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 佛山南海一直不懈努力, 在去產能、淘汰僵屍企業、去杠杆和去庫存的問題上, 比其他地方先行一步, 很多問題已經有了很大緩解。

張燕生認為, 南海民營經濟轉型其實是很困難的, 缺技術、缺人才、缺品牌、缺資金等問題都制約著南海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但南海企業家非常善於學習, 向周邊的地方學習, 向國外學習, 對標德國、對標歐洲、對標以色列, 把草根經濟做優做大做強做好, 在這個過程中, 南海企業也逐步補齊企業缺人才、缺工匠、缺中高級管理人才等方面的短板。

梁鳳儀則表示, 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進入關鍵時刻, 南海企業在改革發輾轉型升級的過程中, 主要抓住了兩個方面, 一是抓住工匠精神, 二是抓住創新精神。 南海大多數製造業企業通過精密製造、精益管理, 讓員工能夠每天改善一點, 每天進步一點, 把產品工藝做到一絲不苟, 做到精緻極致。

“企業要把這種精神一直向員工進行灌輸, 然後通過努力, 從技術經驗的積累逐步邁上自我創新的臺階,

推動傳統製造向現代製造轉變, 我認為這是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所要堅持的事情。 ”梁鳳儀認為。

訪談過程中, 梁鳳儀和張燕生還圍繞企業減稅、簡政放權、智慧製造、融資平臺建設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南海是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明星

在全國兩會的輿論場, 佛山的全國人大代表一直是中央到地方各級媒體關注的“明星”。 繼市委書記魯毅3月12日接受人民網專訪後,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昭信集團董事長梁鳳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又一同做客人民網, 暢談南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經驗和做法, 盛讚“南海是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明星”。

人民網專訪結束後, 梁鳳儀和張燕生再次接受佛山日報記者專訪, 從南海本地民營企業和高端智庫兩個不同的層面, 進一步闡述對南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看法。

談“三去一降一補”:發力降稅減費為企業降成本

3月5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 新一年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 著力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補短板。 在降成本方面, 不僅要為企業減少稅費5500億元, 還把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

南海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先行區, 較早實現了為企業減“包袱”。 作為紮根南海多年的企業家, 梁鳳儀表示, 以前收費收稅的源頭不多, 政府想做一件事就攤派, 但南海經濟實力雄厚,

從未要求過企業攤派, 為企業營造了很好的營商環境。

在廣東昭信半導體裝備公司, 技術人員正在對生產型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設備進行操作。 /佛山日報記者甘建華攝

梁鳳儀介紹, 為幫助企業減稅降費, 佛山市政府出臺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促進創業創新的“40條”, 在“40條”的基礎上,南海扶持政策“加碼”,快速出臺扶持民企發展的21條,“這些都是南海沖著‘降成本’來的,在國家還沒做的時候,南海先做了,這讓企業很暖心!”梁鳳儀說。

張燕生則認為,南海推動“三去一降一補”的步伐從2009年就開始了,至今已有8個年頭,相比較其他地區,南海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過了中場。“南海人的產能問題、僵屍企業問題、高杠杆和高庫存的問題,比其他地區都有所緩解。”張燕生說,正是得益於此,南海的財政收入、進出口、貨運量、本地用電量、信貸餘額等方面增長很快。

對企業而言,提供服務的地方政府也是重要的供給側,因此政府轉型和深化服務同樣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張燕生曾對南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過長期的跟蹤調研,在他看來,南海給全國其他地區的另一大啟示就是——簡政放權。

“政府簡政放權,把權給企業、基層和社會,就會形成有效的市場,有為的社會和有責的政府,它們之間的合力會促進草根經濟、民營經濟和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張燕生認為,南海的這一經驗完全可以複製並推廣到其他地方。

談金融改革:深耕金融創新助企業補短板

南海擁有大量中小企業,由於資訊不對稱,銀行機構、證券、融資保險機構對中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知之不詳,以至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長期存在。2016年以來,南海積極探索金融發展新路徑,推動融資模式由“抵押為主”向“信用為本”轉變。

政銀企征信雲平臺就是“信用貸款”的重要探索成果。具體而言,平臺的負責方在政府和公共企事業單位掌握更多公共信用基礎上,將銀行、保險、融資擔保、小額貸款、融資租賃、股權交易中心和企業等信用資料彙集,建立區企業信用資料檔案,形成企業貸款成功與否的依據。截至目前,該平臺已向企業投出了近10億的授信,惠及七八家企業。

“哪個企業有誠信,哪個企業沒有誠信,都有資訊的記錄,只要你有信用,你所需要的資金銀行都會大力支持你。”張燕生對這種“信用為本”的融資模式表示讚賞,他認為這種方式將使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

梁鳳儀曾在全國兩會分組討論上大力呼籲設立企業融資風險補償金。在佛山市針對科技型企業設立了總額為2至3億元的市級風險補償金的基礎上,南海再設立了中小企業融資風險補償專項子基金,“政府拿出3億元,撬動銀行40多億資金,幫助600多家企業渡過生存和發展的難關。”梁鳳儀感慨,這是南海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奇招,“我跟一些企業家聊天的時候,大家都感覺政府真正為我們做了很好的實事,讓很多企業渡過了生死難關,真的要感恩南海為企業降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本這塊做出了及時的舉措。”

大力創新金融服務是南海發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企業融資“降成本”,彌補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舉措。截至目前,南海已設立了資金規模為6億元的支持企業融資專項資金,該資金的管理平臺還與23家銀行機構達成合作協定,累計扶持企業超過240家,發放資金額達75.79億元。今年2月,南海還進一步出臺了《南海區促進融資租賃行業發展扶持辦法》,除了對融資租賃企業給予扶持外,還對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取得生產設備的南海區企業給予資金補貼。

談企業家精神:創新理念引領弘揚工匠精神

當不少地區經濟脫實向虛時,南海企業家三十多年來堅守實業不動搖,弘揚工匠精神提高供給品質;當經濟動能轉換時,企業家敢為人先,將自主創新提到產品研發前端。海納百川、堅忍不拔、腳踏實地的南海企業家精神,獲人民網主持人和張燕生的一致點贊。

以昭信集團為例,梁鳳儀介紹,從2008年開始,昭信集團就開始了技術自主創新的“革命”,把過去沉澱下來的技術不斷通過自主創新開展發明創造,8年間每年投入幾千萬用於創新研發。可以看出,正是將創新走在產品研發前面,將創新思維貫穿于企業發展全過程,昭信集團才完成了從傳統制鞋到高端製造的轉型,還成為張燕生口中“全球最偉大的製造企業”美國通用全球60個優秀供應商之一。

和國際一流企業的合作,倒逼昭信集團的產品生產標準有較高起點。“我們和日本企業打交道,就按照日本的精密製造那一套嚴格標準來打磨產品。”梁鳳儀說,昭信有今天的成就,南海製造業發展積澱下來的工匠精神發揮了較大作用。

佛山以實體經濟立市,南海亦然,而且製造業立區的特徵十分明顯。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黃志豪曾表示,珠三角是世界製造業的中心,但品質和效益還有待提升。追求精益求精、嚴謹專注的工匠精神,是南海下一步提高供給品質的重要一步。

雖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但在張燕生看來,南海現在只是萬里長征走了第一步。“目前南海企業的創新鏈只是最末端環節,下一步應該研究怎樣有更好的應用研究、更好的基礎研究,讓整個企業的產品都是世界最好的。”張燕生說,南海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堅持、努力,再過八年或者十年,南海會收穫一批創新型的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

文/佛山日報記者丘媚、李靜

在“40條”的基礎上,南海扶持政策“加碼”,快速出臺扶持民企發展的21條,“這些都是南海沖著‘降成本’來的,在國家還沒做的時候,南海先做了,這讓企業很暖心!”梁鳳儀說。

張燕生則認為,南海推動“三去一降一補”的步伐從2009年就開始了,至今已有8個年頭,相比較其他地區,南海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過了中場。“南海人的產能問題、僵屍企業問題、高杠杆和高庫存的問題,比其他地區都有所緩解。”張燕生說,正是得益於此,南海的財政收入、進出口、貨運量、本地用電量、信貸餘額等方面增長很快。

對企業而言,提供服務的地方政府也是重要的供給側,因此政府轉型和深化服務同樣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張燕生曾對南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過長期的跟蹤調研,在他看來,南海給全國其他地區的另一大啟示就是——簡政放權。

“政府簡政放權,把權給企業、基層和社會,就會形成有效的市場,有為的社會和有責的政府,它們之間的合力會促進草根經濟、民營經濟和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張燕生認為,南海的這一經驗完全可以複製並推廣到其他地方。

談金融改革:深耕金融創新助企業補短板

南海擁有大量中小企業,由於資訊不對稱,銀行機構、證券、融資保險機構對中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知之不詳,以至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長期存在。2016年以來,南海積極探索金融發展新路徑,推動融資模式由“抵押為主”向“信用為本”轉變。

政銀企征信雲平臺就是“信用貸款”的重要探索成果。具體而言,平臺的負責方在政府和公共企事業單位掌握更多公共信用基礎上,將銀行、保險、融資擔保、小額貸款、融資租賃、股權交易中心和企業等信用資料彙集,建立區企業信用資料檔案,形成企業貸款成功與否的依據。截至目前,該平臺已向企業投出了近10億的授信,惠及七八家企業。

“哪個企業有誠信,哪個企業沒有誠信,都有資訊的記錄,只要你有信用,你所需要的資金銀行都會大力支持你。”張燕生對這種“信用為本”的融資模式表示讚賞,他認為這種方式將使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

梁鳳儀曾在全國兩會分組討論上大力呼籲設立企業融資風險補償金。在佛山市針對科技型企業設立了總額為2至3億元的市級風險補償金的基礎上,南海再設立了中小企業融資風險補償專項子基金,“政府拿出3億元,撬動銀行40多億資金,幫助600多家企業渡過生存和發展的難關。”梁鳳儀感慨,這是南海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奇招,“我跟一些企業家聊天的時候,大家都感覺政府真正為我們做了很好的實事,讓很多企業渡過了生死難關,真的要感恩南海為企業降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本這塊做出了及時的舉措。”

大力創新金融服務是南海發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企業融資“降成本”,彌補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舉措。截至目前,南海已設立了資金規模為6億元的支持企業融資專項資金,該資金的管理平臺還與23家銀行機構達成合作協定,累計扶持企業超過240家,發放資金額達75.79億元。今年2月,南海還進一步出臺了《南海區促進融資租賃行業發展扶持辦法》,除了對融資租賃企業給予扶持外,還對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取得生產設備的南海區企業給予資金補貼。

談企業家精神:創新理念引領弘揚工匠精神

當不少地區經濟脫實向虛時,南海企業家三十多年來堅守實業不動搖,弘揚工匠精神提高供給品質;當經濟動能轉換時,企業家敢為人先,將自主創新提到產品研發前端。海納百川、堅忍不拔、腳踏實地的南海企業家精神,獲人民網主持人和張燕生的一致點贊。

以昭信集團為例,梁鳳儀介紹,從2008年開始,昭信集團就開始了技術自主創新的“革命”,把過去沉澱下來的技術不斷通過自主創新開展發明創造,8年間每年投入幾千萬用於創新研發。可以看出,正是將創新走在產品研發前面,將創新思維貫穿于企業發展全過程,昭信集團才完成了從傳統制鞋到高端製造的轉型,還成為張燕生口中“全球最偉大的製造企業”美國通用全球60個優秀供應商之一。

和國際一流企業的合作,倒逼昭信集團的產品生產標準有較高起點。“我們和日本企業打交道,就按照日本的精密製造那一套嚴格標準來打磨產品。”梁鳳儀說,昭信有今天的成就,南海製造業發展積澱下來的工匠精神發揮了較大作用。

佛山以實體經濟立市,南海亦然,而且製造業立區的特徵十分明顯。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黃志豪曾表示,珠三角是世界製造業的中心,但品質和效益還有待提升。追求精益求精、嚴謹專注的工匠精神,是南海下一步提高供給品質的重要一步。

雖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但在張燕生看來,南海現在只是萬里長征走了第一步。“目前南海企業的創新鏈只是最末端環節,下一步應該研究怎樣有更好的應用研究、更好的基礎研究,讓整個企業的產品都是世界最好的。”張燕生說,南海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堅持、努力,再過八年或者十年,南海會收穫一批創新型的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

文/佛山日報記者丘媚、李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