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來福諧波|頭條」一月曝9份重大訂單累計銷售7700台!伯朗特“賣瘋了”的背後……

摘要

2018年1月24日, 伯朗特發佈公告稱, 公司與廣州伯朗特智慧裝備有限公司簽署了《買賣合同書》, 合同約定公司向廣州伯朗特銷售六軸工業機器人共計2000台, 所有產品預計於2019年12月25日前分批完成發貨, 合同總價款為7445萬元。

根據伯朗特已披露的公告, 其1月份已累計六軸機器人訂單7700台, 實現2.914億訂單額。

此前, 伯朗特于1月22日與東莞創利達智慧裝備有限公司簽署了《買賣合同書》, 約定向創利達銷售六軸工業機器人共計600台, 所有產品預計於2019年12月25日前分批完成發貨, 合同總價款為2090萬元。

1月18日, 伯朗特與上海珂珩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買賣合同書》,

約定向其銷售六軸工業機器人600台, 合同總價款為2040萬元。

1月17日公告, 伯朗特于1月16日與無錫新伯朗特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買賣合同書》, 約定向其銷售六軸工業機器人共計600台, 合同總價款為2455萬元, 本合同的簽訂涉及關聯交易。

同日, 公司與寧波朗傑智慧裝備有限公司簽署了《買賣合同書》, 合同約定公司向朗傑銷售六軸工業機器人共計500台, 合同總價款為1775萬元, 本合同的簽訂涉及關聯交易。

另外, 伯朗特近日還與蘇州全才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銷售六軸工業機器人共計600台, 合同總價款為2570萬元, 不涉及關聯交易。

伯朗特1月15日公告, 1月13日, 公司與江蘇比一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買賣合同書》,

合同約定公司向比一比銷售六軸工業機器人共計1200台, 合同總價款為人民幣4730萬元。

同日, 公司與重慶宏高塑膠機械有限公司簽署了《買賣合同書》, 合同約定公司向宏高銷售六軸工業機器人共計600台, 合同總價款為人民幣2155萬元。

伯朗特1月2日公告, 公司與河北眾朗特神宇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買賣合同書》, 合同約定公司向眾朗特銷售六軸工業機器人共計1000台, 合同總價款為3880萬元。

公告稱, 以上產品預計於2018年12月20日前分批完成發貨。

從業績來看, 伯朗特近幾年呈連續增長態勢。 2014年至2016年, 伯朗特分別實現營收8384.84萬、1.31億、2.08億;對應淨利為588.05萬、1350.65萬元、2980.91萬。

1月10日, 伯朗特披露2017年業績預告。 報告期內, 伯朗特預計實現營收3.55億元-3.65億元, 同比增長70.71%-75.52%;預計實現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900萬元-5100萬元,

同比增長64.38%-71.09%。 2017年度機器人銷售量達351台, 同比增長134%。

對於業績預增原因, 伯朗特表示是因為公司產品品質穩定、性價比高, 品牌的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 同時應用商授信及返點制度優勢吸引了更多的應用商銷售公司的產品。

此外公司於2016年9月收購了深圳市華成工業控制有限公司51%的股權, 2017年11月再收購了華成工控24%的股權, 本年度公司合併了其部分營收及淨利。

短短兩年內, 伯朗特還收購了東莞市暢利萊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60%的股權、寧波力匠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5%的股權、廣東造裕智慧裝備機器人有限公司5%的出資份額。

2015年, 伯朗特因百億定增而名聲大噪。 今日, 這個曾經引起業界譁然的工業機器人廠商又因頻曝大額訂單再次吸引了行業熱議。

解讀“應用商模式”

從伯朗特對其2017年業績預增原因的闡釋中, 可以發現一個關鍵字——應用商。 何謂“應用商模式”?

在伯朗特的理念中, 買得起的核心是“大道至簡”, 而用得起的核心是伯朗特首創的“應用商模式”, 其定位是天下智慧製造領域草根屌絲的創業天堂、創業平臺。 截至2018年1月24日, 伯朗特的應用商數量達到了159家, 目標數量為1000家。

2015年, 伯朗特開始大力推進發展應用商, 2016年11月18日開始面向應用商啟動授信及返點制度, 並於2016年12月2日召開了首屆應用商大會。

2017年12月23日僅針對伯朗特合格應用商推出機器人優惠銷售政策, 以及2018月度出貨與年度出貨機器人獎勵制度,

季度最高可獲得600萬元的免息授信, 而且三軸以上最高返點20%返利和出貨最高獎勵機器人168台。 28500元的六軸機器人裸機價, 這一價格只針對伯朗特應用商且起定量為100台, 不面對終端使用者, 對於業界來說, 無異於一枚“重磅炸彈”。

可見, 伯朗特不僅資本運作“玩得溜”, 銷售模式的開拓也不在話下。

“伯朗特現象”是噱頭還是低價機器人的勝利預兆?

囿於2015年市值僅7.25億元的伯朗特, 其105億元定增方案宣告流產, 以及2017年年初, 伯朗特訂立的2017年度經營目標為實現銷售機器人600台, 而2017年度機器人實際銷售量為351台, 銷量“打五折”這些“前車之鑒”, 人們不禁要問, 這些頻繁曝出的訂單是不是噱頭?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向廣州伯朗特和創利達銷售的訂單, 眼尖的人士會發現這批產品於2019年12月25日前分批完成發貨,則相當於將兩年的訂單額合在一起發佈,吸引資本方注意的意圖較明顯。

也有人指出,這一銷售模式有點像“左手倒右手”,面對如此大批量的訂單:“三萬多一台機器人能做好自然是好事,但三萬多一台的機器人能否真的做好就不得而知了。”

廣州某公司周總也表示:“伯朗特如果真的能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把成本控制得這麼好,那我本來就應該幫他們宣傳,因為這說明人家確實在管理上比我強;如果他們所謂的便宜是犧牲了品質的話,將來退貨或者賠償則會更多。”

因此,不可避免的,更多業內人士將關注焦點放在機器人的成本和價格上,紛紛熱議:“這些機器人拿什麼做的?製造成本也不止這個售價了吧?為什麼別人做不到?”

“在中國,便宜就是王道。”這句話在機器人行業也不假。業內人士普遍反映,國內客戶在採購國產機器人時,價格永遠是商業談判的首要因素。機器人廠商打造低價機器人為了迎合一部分企業的心理,讓更多的中小企業能夠用得起機器人,這對於國產機器人的普及具有積極的意義。

伯朗特董事長尹榮造曾表示,中國機器人產業出路就“成本”兩個字,只要讓上千萬家中小企業買得起、用得起機器人就一定會引爆中國機器人產業每年上千萬台的需求量,成為下一個汽車產業。

然而關於國產低價機器人產品性能和品質的問題,也一直為業內人士所“詬病”。

配天機器人副總經理索利洋對此直言不諱,對於國產機器人來說,首先一定要有價格優勢,這是與進口品牌競爭最根本的一點;其次,在有價格優勢的前提下,國產機器人要尋求發展就必須把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以及性能做到上乘,配天要做的正是機器人“精品”。

事實上,不同價位的產品,滿足不同客戶需求,這僅僅是選擇的問題,有人做了個比喻:“製造商選擇做什麼產品,買家選擇用什麼產品,就像市面上,便宜的地溝油蓋澆飯在十年前遍佈中國的中小城市大街小巷,有人做,也有人吃。只是,隨著中國更加富強,人民生活品質進一步提高,地溝油蓋澆飯也就無法成為主流了。”

此外,產品價格回歸市場的呼聲趨於熱烈,鎂伽機器人CMO喬志新認為價格高低不是最主要的,能不能滿足客戶需求,切實解決客戶需求才是關鍵,以產品或者技術為導向的自娛自樂,不應該是主旋律。

同川科技總經理沈曉龍也表示,企業定價應以市場需求、自身成本和品牌定位為原則,客戶具有層次化需求,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推出價格差異的產品,這是市場的需求。

沈曉龍也強調價格優勢是建立在行業成本上的,比如企業確實能比同行用更低的成本做出產品,為了爭取市場,價格放低一些,這也是情理之中。但如果有一些企業只是為了博取資本市場的收益,或者借助政府的補助來進行價格戰,那麼就會有失市場的公允性,在一定程度上擾亂市場了。

可以預見,國產機器人的崛起需要具備三個條件,即具備對核心零部件的定價權、擁有強大的本體製造能力和龐大的集成商隊伍。

製造企業在專注於生產和經營的基礎上,把公司的產品做好、管道經營好、“護城河”搭建好,這是多數企業應該遵循的原則。花香蝶自來,企業只有練好內功,在面對市場時才能更有底氣。

正如伯朗特自嘲的一般“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是噱頭還是實幹?咱們2018年年底見分曉!

想瞭解更多?

那就趕緊來關注來福諧波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精彩回顧

眼尖的人士會發現這批產品於2019年12月25日前分批完成發貨,則相當於將兩年的訂單額合在一起發佈,吸引資本方注意的意圖較明顯。

也有人指出,這一銷售模式有點像“左手倒右手”,面對如此大批量的訂單:“三萬多一台機器人能做好自然是好事,但三萬多一台的機器人能否真的做好就不得而知了。”

廣州某公司周總也表示:“伯朗特如果真的能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把成本控制得這麼好,那我本來就應該幫他們宣傳,因為這說明人家確實在管理上比我強;如果他們所謂的便宜是犧牲了品質的話,將來退貨或者賠償則會更多。”

因此,不可避免的,更多業內人士將關注焦點放在機器人的成本和價格上,紛紛熱議:“這些機器人拿什麼做的?製造成本也不止這個售價了吧?為什麼別人做不到?”

“在中國,便宜就是王道。”這句話在機器人行業也不假。業內人士普遍反映,國內客戶在採購國產機器人時,價格永遠是商業談判的首要因素。機器人廠商打造低價機器人為了迎合一部分企業的心理,讓更多的中小企業能夠用得起機器人,這對於國產機器人的普及具有積極的意義。

伯朗特董事長尹榮造曾表示,中國機器人產業出路就“成本”兩個字,只要讓上千萬家中小企業買得起、用得起機器人就一定會引爆中國機器人產業每年上千萬台的需求量,成為下一個汽車產業。

然而關於國產低價機器人產品性能和品質的問題,也一直為業內人士所“詬病”。

配天機器人副總經理索利洋對此直言不諱,對於國產機器人來說,首先一定要有價格優勢,這是與進口品牌競爭最根本的一點;其次,在有價格優勢的前提下,國產機器人要尋求發展就必須把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以及性能做到上乘,配天要做的正是機器人“精品”。

事實上,不同價位的產品,滿足不同客戶需求,這僅僅是選擇的問題,有人做了個比喻:“製造商選擇做什麼產品,買家選擇用什麼產品,就像市面上,便宜的地溝油蓋澆飯在十年前遍佈中國的中小城市大街小巷,有人做,也有人吃。只是,隨著中國更加富強,人民生活品質進一步提高,地溝油蓋澆飯也就無法成為主流了。”

此外,產品價格回歸市場的呼聲趨於熱烈,鎂伽機器人CMO喬志新認為價格高低不是最主要的,能不能滿足客戶需求,切實解決客戶需求才是關鍵,以產品或者技術為導向的自娛自樂,不應該是主旋律。

同川科技總經理沈曉龍也表示,企業定價應以市場需求、自身成本和品牌定位為原則,客戶具有層次化需求,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推出價格差異的產品,這是市場的需求。

沈曉龍也強調價格優勢是建立在行業成本上的,比如企業確實能比同行用更低的成本做出產品,為了爭取市場,價格放低一些,這也是情理之中。但如果有一些企業只是為了博取資本市場的收益,或者借助政府的補助來進行價格戰,那麼就會有失市場的公允性,在一定程度上擾亂市場了。

可以預見,國產機器人的崛起需要具備三個條件,即具備對核心零部件的定價權、擁有強大的本體製造能力和龐大的集成商隊伍。

製造企業在專注於生產和經營的基礎上,把公司的產品做好、管道經營好、“護城河”搭建好,這是多數企業應該遵循的原則。花香蝶自來,企業只有練好內功,在面對市場時才能更有底氣。

正如伯朗特自嘲的一般“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是噱頭還是實幹?咱們2018年年底見分曉!

想瞭解更多?

那就趕緊來關注來福諧波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精彩回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