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延續城市文脈留住重慶記憶,怎麼幹?案例和建議拿去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要加強巴渝文化研究, 推進十八梯、豐盛等傳統風貌街區保護修繕, 實施地名文化保護工程, 延續城市文脈, 留住重慶記憶。 上游新聞記者就此探訪了豐盛鎮, 採訪了部分代表委員, 請他們談談應該怎樣延續城市文脈, 留住重慶記憶……

案例

五個留下, 讓豐盛千年古鎮傳承歷史文脈

1月27日, 在巴南豐盛鎮的老街上, 一則好消息正在流傳, “在今年兩會上, 豐盛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 ”豐盛鎮副鎮長韋開華和群眾一樣, 為此感到興奮。

留住古鎮名字

考證名稱由來挖掘背後傳奇

韋開華說, 豐盛古鎮是重慶確定的五個傳統風貌街區之一, 保護修繕工作做得靠前, 已具備整體開街條件。 其獨特的巴渝古商業文化氣息充蘊于古街古巷之間, 結合歷史上“九龜尋母”自然山水格局的城鎮建設, 體現了典型的巴渝傳統人居環境營建思想。

韋開華介紹, 豐盛古鎮始於宋朝, 興於明清, 已有上千年歷史。

古鎮進行保護性修繕時, 對其名稱由來進行了考證。 以前這裡又名“豐盛場”, 世間傳說種種, 都有其出處、由來, 但盛傳而有據可考的是“封門場”、“峰門場”, 其音“封門”, 場鎮唯一出口在兩山之間,

山峰陡險, 稱峰門。 豐盛一名從清朝確名至今。

留住獨有文化

修舊如舊重點挖掘“防禦文化”

韋開華介紹說, 豐盛周圍山高林密, 以前曾經土匪盛行, 當地鄉紳廣修碉樓禦匪, 由此也為後代留下了一筆財富——防禦文化。 至今鎮裡仍留有六座完整的碉樓,

以一條縱貫線的方式排列, 獨秀于古鎮民房之上。

“一座小鎮集中修建並保留下六座大型碉樓, 是其他地方絕無僅有的。 ”韋開華說, 在豐盛對古街道進行保護修繕過程中, 碉樓都被一一保護下來, “如今很多遊人來豐盛遊玩, 必去看看或爬爬這些碉樓。 ”

留住老人記憶

復原他們腦海中的古鎮神韻

古鎮要開發, 更要傳承, 如何挖掘並留下古鎮歷史文脈?

“這裡空氣好, 鎮裡長壽老人多, 他們也是鎮裡一寶。 ”韋開華道出了豐盛鎮在開發過程中, 保存歷史文脈的金點子:拜訪老人, 屈膝長談, 將老人印像中的古鎮神韻“掏”出來, 傳承下去。

十全堂、仁壽茶館、客來有菜……一個個已在古鎮湮滅的標誌性建築, 他們都尋其原址, 照其神韻, 修舊如舊。 修好後, 老人們立于堂前, 說了一句“就是這個樣子, 沒是錯!”

除尋找老人記憶,搜集珍貴文獻、老照片,也是一項重要工作。

以仁壽茶館為例,曾經的清代袍哥仁字型大小堂口,一些老物件早已在歲月中消失殆盡。為恢復豐盛鎮,他們派出工作人員四處搜集,各種老物件又重匯於此。

上游新聞記者在茶館內看到,館內陳列了多種與袍哥文化相關的物件,其中還有一本清代奇書《江湖海底》,記錄了晚清民國時期袍哥組織各種江湖口號、暗號堂語等。

留住原住民

留住千萬古鎮的煙火味

與古鎮老人一樣,原住民是古鎮活著的“寶貝”。

“留住古鎮原住民就是留住了古鎮的煙火味,這是對古鎮深厚人文歷史重要的傳承。”韋開華介紹,豐盛鎮在對傳統風貌街區的打造過程中,對於私宅,絕不遷走一人,而是按一定比例,政府與私人共同出資對老宅進行修繕保護,完工後,原住民遷入,繼續在老宅安居樂業。

原住民對古鎮有深厚的感情,他們打心底熱愛古鎮,比誰都渴望古鎮得到保護和傳承。他舉例說,現在古鎮裡的原住民保護意識較強,見不得有人在鎮裡亂搭亂建,如果有人要修建一個與古鎮氛圍格格不入的建築,大家都會制止,並及時向鎮裡報告。“絕不允許改變古鎮風貌,破壞古鎮一脈相傳的韻味。”

另外,“打造傳統風貌街區也是一項民心工程,要讓居民們享受成果,得到實惠,增加收入。”韋開華說。

留住老地名

讓它照亮遊子回鄉之路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說:地名是人類歷史的一塊“活化石”,是一種看得見的鄉愁。

對於地名的文化保護,豐盛也將這一工作融入到了傳統風貌街區的保護修繕工作中。鎮裡的地名,他一一道來,街道有十字街、福壽街、半邊街、江西街……古寨有天平寨、共山寨、老鴉寨……古村落有劉家老院子、油房村、兩路口……

這些經歷數百年歲月的名字,依然沿用至今,在古鎮保護修繕與開發過程上,絕不能改一個字。每一個老地名背後都一段傳奇,一個故事,留住老地名,也就留住了城市記憶!

老地名也牽引著每一個離家的遊子,勾起他們內心的鄉愁,正如一位作家所說:“你們經濟發展得很好,建設也很好,但是地名不要改,地名是我們回家的路。”

隨著豐盛古鎮傳統風貌街區保護修繕工作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外出遊子,選擇了回鄉創業,古鎮裡一家名叫窖裡香的釀酒坊,老闆本在北京打工,後來回鄉創業,將門店開在了十字街,因為這裡是他兒時玩耍成長的地方,這裡有他的鄉愁。

代表說

讓重慶的歷史文化走進鄉土教材

△市人大代表、市文物局副局長林必忠

“就是要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重慶厚重的歷史文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巴渝文化研究,長期從事文化研究的市人大代表、市文物局副局長林必忠對此非常關注。

“重慶的歷史文化保護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還需要繼續加強。”林必忠說,巴渝文化是重慶歷史文化中的一部分,有三峽文化、抗戰文化、民俗文化等。“歷史文化的保護是前提,傳承和研究是必須條件,文化遺產的最好保護就是利用。”

“在加強歷史文化保護的過程中,應該重視鄉土教育。”林必忠說,這些年他一直在為這方面的工作而努力,鄉土教材應該加入近20年來重慶歷史文化研究的新成果,最著名的就是三峽文化遺產的成果,要讓老百姓享受到文化遺產保護的成果,這樣才能更好的留住鄉愁,留下我們重慶珍貴的美好的歷史記憶。

忠州博物館即將開館 讓文化遺產更好傳承

△市人大代表、忠縣文物局副局長曾豔

“不久後,你來我們忠縣,在現有的白公祠旁,可以參觀我們新建的忠州博物館,去那裡瞭解我們三峽庫區的歷史文化。”市人大代表、忠縣文物局副局長曾豔說。

前三峽文物搶救性發掘,在三峽庫區發掘出土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即將開館的忠州博物館,為這些“寶貝”們找到了家。忠州博物館占地面積36畝,總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以忠義之魂、大地史書為主題,分人文忠州、忠義忠州、多彩忠州三大部分展示。

“忠州博物館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將免費向社會開放,不僅可以吸引本地的觀眾參觀瞭解歷史文化,也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到忠縣。”曾豔說,忠縣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基層的文化保護工作者一直都在努力保護和傳承忠州文化。

置縣史長達2300多年的忠縣境內,有被譽為“一部地下二十四史”的中壩鹽文化遺存,有巧奪天工的石寶寨,以及蘇軾、白居易、陸贄等歷史文化名人留居遺跡。“我們建成了忠州博物館,面上文物保護工作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起色,但忠縣近300處有著上百年歷史的文物古建築,還未得到及時修繕保護,已有不同程度的損毀。”曾豔說,不僅是在忠縣,很多地方都存在這個問題,因此,對各地重點文物古建築全面修繕工作迫在眉睫。

委員說

十八梯等保護修繕 應做好這道題

△市政協委員、市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市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譚小兵

“聽了這次政府工作報告,感覺重慶文化建設越來越可期待。” 市政協委員、市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市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譚小兵建議,在諸如十八梯等傳統風貌街區保護修繕問題上, 應注意把握好三個“1/3”的關係。

“現在很多傳統風貌街區,包括旅遊小鎮、文化古鎮等,形態和業態都做得不錯,但僅僅解決這些問題,仍給人以千篇一律的感覺。”譚小兵認為,延續城市文脈,留住重慶記憶,都離不開對文化的傳承,而傳承的關鍵還在人。他建議,應通過政府引導、市場決定的方式,積極營造出大眾參與的文化傳承氛圍,加強對下一代人的傳統文化傳播和教育,從文化認識到文化認同,再到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北京的傳統文化都在胡同裡,我們的十八梯,就好比北京的胡同。”譚小兵認為,在對十八梯進行保護修繕時,應尤其注重將本地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落地生根。他還建議遵循建築形態占1/3、文化業態占1/3、原住民占1/3的原則,對十八梯進行保護修繕。之所以強調原住民,在譚小兵看來,原住民所呈現出的生活氣息可以避免這些傳統風貌街區的同質化,而更具特色和個性。

△市政協委員、銅梁區龍繡文化發展中心負責人陳潔

一條銅梁龍 帶著龍繡“一起飛舞”

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梁龍舞不僅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國慶60周年等重大活動中閃亮登場,2018新年夜,銅梁龍舞還在紐約時報廣場大放異彩。1月27日,市政協委員、銅梁區龍繡文化發展中心負責人陳潔告訴上游新聞記者,正是這樣一條銅梁龍,將一度低迷的龍繡帶向復蘇。

銅梁龍繡是在巴渝大地上繁衍傳承的本土刺繡技藝。早在明清時期,銅梁民間家家戶戶都有繡枕頭、鞋墊和門簾的習俗。

“但就在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精妙絕倫的銅梁龍繡曾一度陷入低迷。”陳潔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由於不少習得龍繡技藝的當地人,紛紛外出務工,導致這一傳統技藝黯然失色。最近十幾年,隨著銅梁龍舞走向世界,一度低迷的銅梁龍繡也再次得以復蘇。

陳潔介紹稱,目前當地重拾龍繡技藝的工匠有100多人,雖然其中多數為農村婦女,但僅憑龍繡技藝這一項,每月就可增收2000元左右。就龍繡的價值而言,陳潔告訴上游新聞記者,曾有一幅近10米長的《富春山居圖》龍繡,開出了18萬元的價格。

“今年,我們還計畫線上上對龍繡產品進行推廣。”

上游新聞記者 楊野 羅永攀 劉瀚書

除尋找老人記憶,搜集珍貴文獻、老照片,也是一項重要工作。

以仁壽茶館為例,曾經的清代袍哥仁字型大小堂口,一些老物件早已在歲月中消失殆盡。為恢復豐盛鎮,他們派出工作人員四處搜集,各種老物件又重匯於此。

上游新聞記者在茶館內看到,館內陳列了多種與袍哥文化相關的物件,其中還有一本清代奇書《江湖海底》,記錄了晚清民國時期袍哥組織各種江湖口號、暗號堂語等。

留住原住民

留住千萬古鎮的煙火味

與古鎮老人一樣,原住民是古鎮活著的“寶貝”。

“留住古鎮原住民就是留住了古鎮的煙火味,這是對古鎮深厚人文歷史重要的傳承。”韋開華介紹,豐盛鎮在對傳統風貌街區的打造過程中,對於私宅,絕不遷走一人,而是按一定比例,政府與私人共同出資對老宅進行修繕保護,完工後,原住民遷入,繼續在老宅安居樂業。

原住民對古鎮有深厚的感情,他們打心底熱愛古鎮,比誰都渴望古鎮得到保護和傳承。他舉例說,現在古鎮裡的原住民保護意識較強,見不得有人在鎮裡亂搭亂建,如果有人要修建一個與古鎮氛圍格格不入的建築,大家都會制止,並及時向鎮裡報告。“絕不允許改變古鎮風貌,破壞古鎮一脈相傳的韻味。”

另外,“打造傳統風貌街區也是一項民心工程,要讓居民們享受成果,得到實惠,增加收入。”韋開華說。

留住老地名

讓它照亮遊子回鄉之路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說:地名是人類歷史的一塊“活化石”,是一種看得見的鄉愁。

對於地名的文化保護,豐盛也將這一工作融入到了傳統風貌街區的保護修繕工作中。鎮裡的地名,他一一道來,街道有十字街、福壽街、半邊街、江西街……古寨有天平寨、共山寨、老鴉寨……古村落有劉家老院子、油房村、兩路口……

這些經歷數百年歲月的名字,依然沿用至今,在古鎮保護修繕與開發過程上,絕不能改一個字。每一個老地名背後都一段傳奇,一個故事,留住老地名,也就留住了城市記憶!

老地名也牽引著每一個離家的遊子,勾起他們內心的鄉愁,正如一位作家所說:“你們經濟發展得很好,建設也很好,但是地名不要改,地名是我們回家的路。”

隨著豐盛古鎮傳統風貌街區保護修繕工作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外出遊子,選擇了回鄉創業,古鎮裡一家名叫窖裡香的釀酒坊,老闆本在北京打工,後來回鄉創業,將門店開在了十字街,因為這裡是他兒時玩耍成長的地方,這裡有他的鄉愁。

代表說

讓重慶的歷史文化走進鄉土教材

△市人大代表、市文物局副局長林必忠

“就是要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重慶厚重的歷史文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巴渝文化研究,長期從事文化研究的市人大代表、市文物局副局長林必忠對此非常關注。

“重慶的歷史文化保護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還需要繼續加強。”林必忠說,巴渝文化是重慶歷史文化中的一部分,有三峽文化、抗戰文化、民俗文化等。“歷史文化的保護是前提,傳承和研究是必須條件,文化遺產的最好保護就是利用。”

“在加強歷史文化保護的過程中,應該重視鄉土教育。”林必忠說,這些年他一直在為這方面的工作而努力,鄉土教材應該加入近20年來重慶歷史文化研究的新成果,最著名的就是三峽文化遺產的成果,要讓老百姓享受到文化遺產保護的成果,這樣才能更好的留住鄉愁,留下我們重慶珍貴的美好的歷史記憶。

忠州博物館即將開館 讓文化遺產更好傳承

△市人大代表、忠縣文物局副局長曾豔

“不久後,你來我們忠縣,在現有的白公祠旁,可以參觀我們新建的忠州博物館,去那裡瞭解我們三峽庫區的歷史文化。”市人大代表、忠縣文物局副局長曾豔說。

前三峽文物搶救性發掘,在三峽庫區發掘出土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即將開館的忠州博物館,為這些“寶貝”們找到了家。忠州博物館占地面積36畝,總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以忠義之魂、大地史書為主題,分人文忠州、忠義忠州、多彩忠州三大部分展示。

“忠州博物館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將免費向社會開放,不僅可以吸引本地的觀眾參觀瞭解歷史文化,也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到忠縣。”曾豔說,忠縣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基層的文化保護工作者一直都在努力保護和傳承忠州文化。

置縣史長達2300多年的忠縣境內,有被譽為“一部地下二十四史”的中壩鹽文化遺存,有巧奪天工的石寶寨,以及蘇軾、白居易、陸贄等歷史文化名人留居遺跡。“我們建成了忠州博物館,面上文物保護工作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起色,但忠縣近300處有著上百年歷史的文物古建築,還未得到及時修繕保護,已有不同程度的損毀。”曾豔說,不僅是在忠縣,很多地方都存在這個問題,因此,對各地重點文物古建築全面修繕工作迫在眉睫。

委員說

十八梯等保護修繕 應做好這道題

△市政協委員、市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市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譚小兵

“聽了這次政府工作報告,感覺重慶文化建設越來越可期待。” 市政協委員、市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市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譚小兵建議,在諸如十八梯等傳統風貌街區保護修繕問題上, 應注意把握好三個“1/3”的關係。

“現在很多傳統風貌街區,包括旅遊小鎮、文化古鎮等,形態和業態都做得不錯,但僅僅解決這些問題,仍給人以千篇一律的感覺。”譚小兵認為,延續城市文脈,留住重慶記憶,都離不開對文化的傳承,而傳承的關鍵還在人。他建議,應通過政府引導、市場決定的方式,積極營造出大眾參與的文化傳承氛圍,加強對下一代人的傳統文化傳播和教育,從文化認識到文化認同,再到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北京的傳統文化都在胡同裡,我們的十八梯,就好比北京的胡同。”譚小兵認為,在對十八梯進行保護修繕時,應尤其注重將本地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落地生根。他還建議遵循建築形態占1/3、文化業態占1/3、原住民占1/3的原則,對十八梯進行保護修繕。之所以強調原住民,在譚小兵看來,原住民所呈現出的生活氣息可以避免這些傳統風貌街區的同質化,而更具特色和個性。

△市政協委員、銅梁區龍繡文化發展中心負責人陳潔

一條銅梁龍 帶著龍繡“一起飛舞”

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梁龍舞不僅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國慶60周年等重大活動中閃亮登場,2018新年夜,銅梁龍舞還在紐約時報廣場大放異彩。1月27日,市政協委員、銅梁區龍繡文化發展中心負責人陳潔告訴上游新聞記者,正是這樣一條銅梁龍,將一度低迷的龍繡帶向復蘇。

銅梁龍繡是在巴渝大地上繁衍傳承的本土刺繡技藝。早在明清時期,銅梁民間家家戶戶都有繡枕頭、鞋墊和門簾的習俗。

“但就在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精妙絕倫的銅梁龍繡曾一度陷入低迷。”陳潔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由於不少習得龍繡技藝的當地人,紛紛外出務工,導致這一傳統技藝黯然失色。最近十幾年,隨著銅梁龍舞走向世界,一度低迷的銅梁龍繡也再次得以復蘇。

陳潔介紹稱,目前當地重拾龍繡技藝的工匠有100多人,雖然其中多數為農村婦女,但僅憑龍繡技藝這一項,每月就可增收2000元左右。就龍繡的價值而言,陳潔告訴上游新聞記者,曾有一幅近10米長的《富春山居圖》龍繡,開出了18萬元的價格。

“今年,我們還計畫線上上對龍繡產品進行推廣。”

上游新聞記者 楊野 羅永攀 劉瀚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