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老年人都能拿格萊美獎,而你只會佛系

第60屆格萊美“最佳舞曲/電子專輯”提名的有:

《Migration》——Bonobo

《3-D The Catalogue》——Kraftwerk

《Mura Masa》——Mura Masa

《A Moment Apart》——Odesza

《What Now》——Sylvan Esso

提名即獲獎

格萊美又替我們發現了好音樂

慢慢聽

得獎的大家都知道了, 是發電站樂隊Kraftwerk的《3-D The Catalogue》。

在中國的電音粉中, 聽過他們的大概不多, 趕潮流、重節奏的你們更追捧的應該是xx、xxx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出現在各大電音節上的那些DJ們。

如果說棉花糖的音樂是包裹著糖衣的毒, 孤身自嘲, 溫暖熱切, 那麼Kraftwerk的音樂就是泡在福馬林裡的毒, 永葆新潮, 甚至能夠返老還童, 這就是迷幻電子的魅力。

Kraftwerk是1969年由Ralf Hutter和Florian Schneider成立的德國樂隊, 這兩人也一直是Kraftwerk的核心人物, 被譽為對應於“披頭士”的約翰·列儂和保羅·麥卡特尼。

1973年, Wolfgang Flür加入。 Bartos在1975年加入, 參與樂隊的《Autobahn》(他們1974年發佈的獲譽為“史上第一張電子流行樂唱片”的奠定性專輯)巡演, 讓“發電站”從此構成他們為外界所津津樂道的經典4人陣容。

最初的兩人是作為一個五人合奏樂團的團員之二共同表演的, 後來樂團解散, 他們兩人在參觀家鄉視覺藝術家的展覽時, 看到兩個男人穿著西裝打著領帶, 聲稱“要把藝術帶入日常生活”, 當時一下子受到了啟發, 然後組建了Kraftwerk。

前三張專輯Kraftwerk徘徊在自由形式的實驗搖滾之中, 沒有抓耳的pop元素, 也沒有更為嚴謹的後期製作。

從1973年開始Kraftwerk逐漸摸索到了像現在這樣的擁有自我意識的經典音色。 然後在1974年發佈了具有歷史意義的《Autobahn》這張專輯, 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於是從1975年開始現場表演, 同時構建了穩定維持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的“Hutter-Schneider-Bartos-Flür”四人隊形, 到現在也一直被認為是Kraftwerk的經典現場陣容。

在這個陣容裡, Hutter和Schneider演奏鍵盤合成器, Schneider用聲音合成器現場處理他的聲音, WolfgangFlür和Bartos在自製的電子打擊樂器上演出, Bartos還在使用了Deagan電顫琴。

在1975年的巡迴結束之後, 他們推出了後續專輯《Radio-Activity》, 這標誌著Kraftwerk正式離開了前衛的實驗, 走向了他們最為人所知的Electronic Pop。

那時的David Bowie也特別青睞Kraftwerk的專輯, 甚至在一次面對面的採訪中提出了合作的打算, 可惜到後來這個合作並沒有出現。

1978年,Kraftwerk推出《Man-Machine》這張專輯,值得一說的是,這個由黑色,白色和紅色製成的封面受俄羅斯藝術家El Lissitzky和Suprematism的啟發,不用說,看到這個封面你就一目了然,四人都穿著紅色襯衫和黑色領帶,這是Kraftwerk的標誌性形象。

1981年,《Computer World》發佈,可你知道嗎?Kraftwerk在錄製這張叫做《Computer World》的專輯時並沒有擁有一台電腦,但依然阻擋不了這張專輯被公認為是他們最具前瞻性與預言性、探討未來電腦科技世界的專輯。

從這張專輯的巡演開始,他們使用了更多的視覺效果,包括背景幻燈片和與音樂同步的影片,最著名的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歌曲《The Robots》期間使用他們自己的複製人體模特在舞臺上表演。

1983年,由於樂隊開始使用音序器,WolfgangFlür作為鼓手的角色越來越少,所以也不怎麼待錄音室了,在1986年專輯《Electric Cafe》的製作完成之後,幾乎沒有再回到Kling Klang Studio。1987年,他離開樂隊,被Fritz Hilpert所取代。

1990年,重要性僅次於兩位創團元老的Bartos因為受不了樂隊緩慢的進度而毅然退出了樂隊(後來他的個人專輯裡也盡是Kraftwerk的味道和精神),Hutter和Schneider希望延續四人組合的表現風格,便找來了Fernando Abrantes來取代Bartos,不久後也走了。

1991年年底,他們把他們錄音室的錄音工程師Henning Schmitz帶去完成剩下的演出,並且,這個新版本的四人陣容一直延續到了2008年。

後來,在樂隊表演設備越來越先進越來越簡化的情況下,Kraftwerk保留了最為手動的表演,仍然在控制器鍵盤上手動彈奏,並且現場演唱。Schneider的即時聲碼已被軟體控制的語音合成技術取代。

Kraftwerk先後於2008年和2013年在香港舉辦音樂現場,2013年那場以充滿實驗性的前衛手法呈現20多首經典作品,並配以3D影像,為歌曲賦予全新感覺,可謂天衣無縫。

這次《3-D The Catalogue》這張專輯也是他們於2012年至2016年期間在世界聞名的博物館進行藝術表演的3D音訊/視頻紀錄片。Kraftwerk帶來了令人興奮的使用高清3D身歷聲和杜比全景環繞聲技術開發的演唱會。

Kraftwerk是公認的電子音樂的先驅者和革新者,他們許多的歌曲都表達了現代都市生活的自相矛盾的本質:強烈的異化感與現代科技的愉悅感同時存在。

不管在創作理念上還是手法上,Kraftwerk在現代音樂領域和藝術領域的許多流派中都發揮了持久和深遠的影響。

他們的演出還在繼續,他們的酷也在繼續。

說真的

提名的幾張專輯都好聽

最喜歡哪張?

別給我說都沒聽過

更多精彩資訊,關注“樂杜鵑音樂節”公眾號!

微信訂閱號:樂杜鵑音樂節

微信服務號:Ledjmusic

facebook:Bougainvillea Music Festival

twitter:ledjmusic

ins:ledjmusic

1978年,Kraftwerk推出《Man-Machine》這張專輯,值得一說的是,這個由黑色,白色和紅色製成的封面受俄羅斯藝術家El Lissitzky和Suprematism的啟發,不用說,看到這個封面你就一目了然,四人都穿著紅色襯衫和黑色領帶,這是Kraftwerk的標誌性形象。

1981年,《Computer World》發佈,可你知道嗎?Kraftwerk在錄製這張叫做《Computer World》的專輯時並沒有擁有一台電腦,但依然阻擋不了這張專輯被公認為是他們最具前瞻性與預言性、探討未來電腦科技世界的專輯。

從這張專輯的巡演開始,他們使用了更多的視覺效果,包括背景幻燈片和與音樂同步的影片,最著名的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歌曲《The Robots》期間使用他們自己的複製人體模特在舞臺上表演。

1983年,由於樂隊開始使用音序器,WolfgangFlür作為鼓手的角色越來越少,所以也不怎麼待錄音室了,在1986年專輯《Electric Cafe》的製作完成之後,幾乎沒有再回到Kling Klang Studio。1987年,他離開樂隊,被Fritz Hilpert所取代。

1990年,重要性僅次於兩位創團元老的Bartos因為受不了樂隊緩慢的進度而毅然退出了樂隊(後來他的個人專輯裡也盡是Kraftwerk的味道和精神),Hutter和Schneider希望延續四人組合的表現風格,便找來了Fernando Abrantes來取代Bartos,不久後也走了。

1991年年底,他們把他們錄音室的錄音工程師Henning Schmitz帶去完成剩下的演出,並且,這個新版本的四人陣容一直延續到了2008年。

後來,在樂隊表演設備越來越先進越來越簡化的情況下,Kraftwerk保留了最為手動的表演,仍然在控制器鍵盤上手動彈奏,並且現場演唱。Schneider的即時聲碼已被軟體控制的語音合成技術取代。

Kraftwerk先後於2008年和2013年在香港舉辦音樂現場,2013年那場以充滿實驗性的前衛手法呈現20多首經典作品,並配以3D影像,為歌曲賦予全新感覺,可謂天衣無縫。

這次《3-D The Catalogue》這張專輯也是他們於2012年至2016年期間在世界聞名的博物館進行藝術表演的3D音訊/視頻紀錄片。Kraftwerk帶來了令人興奮的使用高清3D身歷聲和杜比全景環繞聲技術開發的演唱會。

Kraftwerk是公認的電子音樂的先驅者和革新者,他們許多的歌曲都表達了現代都市生活的自相矛盾的本質:強烈的異化感與現代科技的愉悅感同時存在。

不管在創作理念上還是手法上,Kraftwerk在現代音樂領域和藝術領域的許多流派中都發揮了持久和深遠的影響。

他們的演出還在繼續,他們的酷也在繼續。

說真的

提名的幾張專輯都好聽

最喜歡哪張?

別給我說都沒聽過

更多精彩資訊,關注“樂杜鵑音樂節”公眾號!

微信訂閱號:樂杜鵑音樂節

微信服務號:Ledjmusic

facebook:Bougainvillea Music Festival

twitter:ledjmusic

ins:ledjmusic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