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證監會喊話的背後解讀:“瘋馬不可為,慢牛尤可期!”

“白馬之殤”成為了今天行情的縮影。 從白酒到醫藥再到白色家電, 很有一種和冷冬相符合的氣質。

罪魁禍首自然讓人聯想到了週末的證監會發言,

點名高價股、熱點股和概念股, 但同時新華社點贊價值投資。

如果是過去的炒重組、炒次新, 大家還能理解, 這次的三個方向著實讓人有點一臉懵。

第一, 怎樣界定高價股?

高價股這三個字對大部分人來說, 第一反應無疑是貴州茅臺, 畢竟700多的價格在“芸芸眾股”中, 總是顯得那麼突兀, 結果也是很聽話的暴跌了5%。

但怎樣界定高價股是個問題。

比如1克白銀, 賣到30元, 自然是一個極其誇張的報價, 但是1克黃金, 擴大十倍賣300元, 也是撿便宜了。

如果單看價格, 後者自然也是高價。

顯然, 價格的高於低和股價的高與低是無法畫等號的, 甚至說一個100元的股票比一個20元的股票貴, 都是毫無依據的。 如果價格能夠看出貴賤,

要pe又有何用?

所以在這方面, 我們不能誤解了監管層。

第二, 不做熱點, 要買冷門?

股市就是這樣, 每個股票總有其對立面, 熱點股的對立面就是成交清淡, 無人問津的冷門股。

“存在便是現實的, 現實就是合理的。 ”這個道理在股市尤為有效, 一個股票能夠被市場追捧, 被資金認可, 絕對不會是無厘頭的, 或多或少都是有些我們能看到或不能看到的道理。

比如白酒高歌猛進, 自然是源自於行業的持續復蘇和業績預期穩定。 而相應的像核電這種少有資金眷顧的, 自然是因為其業績萎靡, 政策不明。

而在熱門股成為熱門之前, 大量的公募、私募在內的機構肯定也是做了足夠的調研準備後, 才敢介入。 同樣的兩個公司, 機構何必要捧紅那個更差的呢?

既然是炒股, 自然是要去買入股票的, 假如我們不做熱點的白酒, 總不會只能去買無人問津的核電吧!

此時此刻, 熱點股, 顯然是銀行。 是不是銀行也不能買了呢?

顯然, 熱點股這三個字的含義, 不是不能去炒, 而是不能把投資變成了投機, 可以買, 但不能把好公司玩壞了。

第三, 有誰不是概念股?

概念二字在股市似乎有一種傳統文化的色彩, 任何一支股票, 都會被貼上各種標籤。 即便是業績著稱的白馬們, 也會被劃歸為“超級品牌”概念。 而以業績翻身著稱的煤炭、鋼鐵, 則歸類為“供給側改革”概念。 可以說, 有股票的地方, 就有概念。

當然了, 概念肯定也有好壞之分, 比如像區塊鏈這種, 沒有任何實質性業務的公司也打上區塊鏈標籤的行為,

自然是重點打擊對象, 但以概念股三個字, 來作為一個衡量標準, 顯然是含糊不清的。

總體來看, 週末的喊話, 其實是對績優股短期大幅拉升的降溫, 措辭的含糊背後, 或許可以解讀為“可以漲, 但要保持優良傳統, 慢慢漲, 瘋馬不可為, 慢牛尤可期。 ”而“白馬之殤”大概率會被印證為是一場錯殺。 短期的快速殺跌後, 馬上反包是不太可能的, 要是那麼強悍就有點不將政治了, 但錯殺終歸是錯殺, 快速跳水將助力白馬團隊短期完成探底, 在長期均線附近或迎來左側交易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