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解讀|80句話讀懂貴州政府工作報告

1月26日上午9時, 貴州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 代省長諶貽琴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過去貴州都幹了哪些大事?未來我們的生活會有什麼變化?小編為大家梳理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80句乾貨, 快來看看吧!

過去五年幹了啥?

1、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9%, 增速連續保持全國前兩位, 總量突破萬億元、達到1.35萬億元, 人均達到3.8萬元, 在全國的位次分別上升1位和2位。

2、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金融機構存款和貸款餘額年均分別增長23.9%、11.5%、19.9%和20.3%, 達到1.5萬億元、1613.6億元、2.6萬億元和2.1萬億元,

在全國的位次上升8位、2位、4位和2位, 與全國差距進一步縮小, 實現了趕超進位的歷史性跨越。

3、減少農村貧困人口670.8萬人, 易地扶貧搬遷173.6萬人, 貧困發生率從26.8%下降到8%以下, 減貧和搬遷人數全國最多, 創造了全國脫貧攻堅“省級樣板”。

4、新增高速公路3203公里, 率先在西部地區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

5、高速鐵路從無到有, 營業里程達到1214公里, 形成貫通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川渝滇的快速通道。

6、建成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世界第一公路高橋杭瑞高速北盤江大橋、貴州首個大型水利樞紐工程黔中水利樞紐等標誌性工程。

7、獲批建設國家大資料綜合試驗區、生態文明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在全國率先開展30多個方面的系統性試驗。

8、實施1400多項改革, 形成1800多項改革成果,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村“三變”、行政審批、能源、司法等改革走在全國前列。

9、122家500強企業入駐貴州。

10、城鎮新增就業349.2萬人, 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3%和11.4%, 勞動者報酬提高幅度全國第一。

11、率先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全覆蓋、率先全面免除中職學生學費、率先實現醫療衛生“五個全覆蓋”。

12、推進“三去一降一補”, 把降電價作為降低工業成本的“牛鼻子”, 實施營改增, 推動金融機構“五個全覆蓋”, 為企業降低各類成本1300億元。

13、實施“雙千工程”, 對2230戶企業進行以資訊化、數位化為重點的技術改造, 引進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好的企業1060戶。

14、實施“雙培育”行動計畫,

新增市場主體194萬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100多戶。

15、實施綠色農產品“泉湧”工程, 糧經作物種植比調整為38∶62, “三品一標”產地認證面積比重提高到51.2%。

16、加強全域旅遊示範省建設, 率先開展旅遊資源大普查, 打造“溫泉省”, 做強“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文化旅遊品牌, 入黔遊客、旅遊總收入年均分別增長30%和30.8%, 持續“井噴”。

17、打好“四場硬仗”, 100%的建制村、76%以上的村民組通硬化路;易地扶貧搬遷40.8萬戶, 整體搬遷5911個自然村寨

18、壓縮黨政機關行政經費用於教育精准扶貧, 免除農村貧困家庭學生上高中大學學雜費, 貧困人口“四重醫療保障”全覆蓋, 完成160萬戶農村危房改造。

19、規範化培訓農村青壯年勞動力145.9萬人, 5萬貧困人口轉為護林員。 率先設立脫貧攻堅投資基金,

開展貧困縣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使用。

20、數博會升格為國家級博覽會, 建成“雲上貴州”, 列為國家電子政務雲資料中心體系南方節點。

21、三大電信運營商等國家級行業級資料中心建成, 華為、高通、蘋果等國內外知名企業成功落地, 貨車幫、白山雲等本土企業茁壯成長, 規模以上電子資訊製造業增加值、軟體業務收入和網路零售交易額年均分別增長57.7%、35.9%和38.2%。

22、通信光纜達到90萬公里, 貴陽·貴安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建成, 出省頻寬達到6730Gbps, 行政村100%通4G網路、98%通光纖。

23、落實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 實施十大污染源治理、十大行業治汙減排和十大生態修復工程, 完成營造林2882萬畝, 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5.3%, 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100%, 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成率100%,

縣城以上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7%。

24、實施100項生態文明改革,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 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推行五級河長制, 設立生態日。

25、供水保障能力達到116億立方米, 70個縣建成投運中型水庫。

26、新增電力裝機容量1800萬千瓦、總容量達到5810萬千瓦, 建成500千伏“日”字形環網, 40個縣通天然氣管道。

27、參與“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和泛珠三角合作, 與各省區市實現通關一體化, 開展內陸沿邊地區國際貿易“單一視窗”試點, 新增6個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 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酒博會等國際影響力持續擴大, 引進省外到位資金3.5萬億元, 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30%。

28、強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建設, 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 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新增城鎮人口378萬人,城鎮化率提高到46%。

29、基本普及15年教育,花溪大學城、清鎮職教城和貴州大學新校區基本建成,貴州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30、推進院士專家醫療衛生援黔行動,國內三級醫院、三甲中醫院分別對口幫扶66個貧困縣人民醫院和64家中醫院。

31、推進“放管服”改革,公佈行政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權力運行流程圖,省直機關行政職權事項減少78.7%、行政許可事項減至270項,非行政許可審批徹底終結。

32、向3個自治州下放管理許可權30項,向貴安新區等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下放管理許可權138項。

2017年成績單

33、地區生產總值、農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建築業增加值、電信業務總量五項指標增速全國第一,固定資產投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兩項指標增速全國第二,其他主要指標增速穩居全國前列。

34、春季攻勢、夏季大比武和秋季攻勢節節勝利,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20萬人,組組通公路建成2.5萬公里,易地扶貧搬遷76.3萬人,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5萬個,257萬人次享受“四重醫療保障”,完成20萬戶農村危房“危改”“三改”,資助貧困家庭學生83萬人。

3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46.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2%,其中非稅收入占比下降到26.9%。

36、新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18%,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9.9%和26.6%,新增市場主體69.5萬戶。

37、獲批建設遵義綜保區、貴陽臨空經濟示範區,安順高新區升格為國家級。進出口總額增長46.2%。

38、城鎮新增就業76.9萬人,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7%和9.6%,新增22個縣(市、區)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450元,城鎮、農村低保標準分別提高10%和15%。

未來五年怎麼幹?

39、更加奮發有為決戰脫貧攻堅,實現決勝同步小康新跨越

40、更加奮發有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現“三農”發展新跨越。

41、更加奮發有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轉型發展新跨越。

42、更加奮發有為推進國家大資料綜合試驗區建設,實現大資料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新跨越。

43、更加奮發有為推進基礎設施網路建設,實現發展支撐能力提升新跨越。

44、更加奮發有為推進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實現統籌城鄉區域民族地區協調發展新跨越。

45、更加奮發有為打造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實現美麗貴州建設新跨越。

46、更加奮發有為推進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實現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新跨越。

47、更加奮發有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增進民生福祉新跨越。

2018年重點工作

48、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20萬人;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17%左右和2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左右,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左右和10%左右;城鎮新增就業75萬人;城鎮化率提高到47.5%,工業經濟、民營經濟、綠色經濟、新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提高到32%、55%、40%和19%,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7%,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降碳任務。

49、嚴格落實政府性債務管理“七嚴禁”,出臺政府舉債終身問責、倒查責任制度辦法,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行為,嚴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

50、按照“四好農村路”要求,全部開工組組通公路項目,建成通組硬化公路5萬公里,92%的村民組通硬化路,深度貧困地區實現組組通。

51、大力調結構上規模,打造一批一縣一業全產業鏈項目示範縣,每個縣有1個主導產業基金項目落地,把食用菌、蔬菜、家禽、茶葉等農產品做成大產業、大品牌,經濟作物占種植業比重提高到65%以上、生態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提高到26%以上;大力拓市場擴銷售,完善冷鏈物流網路,把農產品賣出去、賣得好;大力強龍頭帶農戶,引進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推進村社合一,所有村建立合作社、所有貧困戶加入合作社。

52、推進教育醫療住房精准扶貧,高標準全員培訓貧困勞動力,落實降低貧困人口住院起付線政策,提高貧困人口慢性病費用實際報銷比例,擴大大病救治病種範圍,醫療救助應助盡助,住房保障應保盡保。

53、按照國家標準力爭實現16個貧困縣摘帽、2500個貧困村退出。

54、堅決做好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饋問題整改落實,制定實施新的治水、治氣、治渣行動計畫,全面治理十大環境突出問題,開展城鎮污水配套管網、廢渣和危險廢物處理設施建設攻堅,污水垃圾處理服務逐步延伸到鄉村,整治“散亂汙”企業,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0%左右,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汙水處理率分別達到83%和82%,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成率95%,縣城以上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5%以上。

55、深入實施綠色經濟倍增計畫,扎實開展綠色製造三年專項行動,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和葉岩氣勘查開發利用,開展100項傳統製造業綠色化改造和綠色製造技術創新應用示範。

56、推進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試點,制定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實施辦法。

57、以降低融資、物流、用電成本為重點,清理規範各類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再為企業降低各類成本400億元。

58、“雙千工程”推動1000戶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完成投資1600億元以上;引進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好的企業1000家,其中500強20家。

59、“十百千萬計畫”千億元級產業集群超過6個,五十億元以上園區超過55個,大型工業企業達到450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00戶。

60、堅持品質興農、綠色興農,旱地基本農田全部種植經濟作物,新增“三品一標”種植面積700萬畝,打造一批特色優勢產區和鄉村旅遊基地,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完成投資1300億元。

61、開展100個精品旅遊景區創建,新建10個高端溫泉旅遊專案,降低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爭取實行離園免稅政策,入黔遊客、旅遊總收入均增長30%以上。

62、聚焦實體經濟,“萬企融合”大行動實施100個標杆專案、1000個示範專案,融合企業超過1500戶。

63、省市縣政府資料資原始目錄100%上架,推動企事業單位、社會領域公共資料彙聚“雲上貴州”,全面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64、創建國家大資料技術標準基地,推進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資料中心貴州分中心建設,設立大資料雙創中心。

65、交通、水利、能源、電網分別投資2000億元、270億元、620億元和120億元,開工一批高速公路項目,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600公里;開工盤州至興義鐵路,建成銅仁至玉屏鐵路;開工60個骨幹水源工程,解決58萬農村貧困人口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問題;新增和改造農村電網10千伏線路2933公里、低壓線路7722公里、配電變壓器1.3萬台。工業投資3900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產業投資專案200個、建成170個。

66、完成10戶以上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推進國有企業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分層分類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定國有資產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

67、深化通關一體化改革,提升國際貿易“單一視窗”建設水準,推進智慧航空口岸建設,爭取開展跨境電子商務、保稅航油業務,支持航空貨運包機發展,加強多式聯運國際大通道和貴陽中歐班列鐵路場站建設,遵義綜保區封關運行,構建“口岸+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多式聯運”新格局。

68、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案,申建遵義國家高新區等科技創新平臺,爭創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省部共建公共大資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一批“雙創”基地。

69、對中小微企業新購入500萬元以下的研發儀器、設備當年一次性在稅前扣除,開展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完善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擴大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試點範圍。

70、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6萬人。

2018年“十件民生實事”

71、實現農村學前教育兒童營養改善計畫、城鎮義務教育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新建改擴建10所城鎮義務教育學校。

72、實現深度貧困村衛生室規範化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衛生室建設、農村中小學校醫務室標準化建設、縣級以上婦幼保健機構遠端醫療、疫苗數位化監控系統建設全覆蓋。

73、為深度貧困縣和極貧鄉鎮開辦全免費訂單職業教育精准脫貧班,招生4000人。新建2500個農村電商扶貧網站。

74、推進“廁所革命”,完成70萬農戶衛生廁所建設改造,新建改造800個旅遊廁所、5000個村級公共衛生廁所,新建改造700個城鎮社區公共衛生廁所。

75、整治城區背街小巷、老舊社區200條(個)。建設200個生鮮(平價)超市。完成600個行政村環境綜合整治。

76、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38.5萬戶、基本建成25.1萬套(戶),改造農村危房20.6萬戶。建設殘疾人康復中心或托養中心14所、城鎮社區老年人照料中心200個、農村幸福院300個。

77、實施城市交通文明暢通提升工程,交通管理設施規範設置率90%以上。新建城市公共停車位3萬個。實施農村公路安防工程5000公里。

78、推動“多彩寶互聯網+益民服務”城鄉全覆蓋。多彩貴州“廣電雲”戶戶用工程新增100萬使用者。電信綜合資費下降6%。

79、實施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雪亮工程”。建成100個地質災害隱患自動化監測點。

80、萬里健身綠色步道工程建成1000公里,新建50個鄉鎮、400個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12個縣級老年體育活動中心。

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新增城鎮人口378萬人,城鎮化率提高到46%。

29、基本普及15年教育,花溪大學城、清鎮職教城和貴州大學新校區基本建成,貴州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30、推進院士專家醫療衛生援黔行動,國內三級醫院、三甲中醫院分別對口幫扶66個貧困縣人民醫院和64家中醫院。

31、推進“放管服”改革,公佈行政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權力運行流程圖,省直機關行政職權事項減少78.7%、行政許可事項減至270項,非行政許可審批徹底終結。

32、向3個自治州下放管理許可權30項,向貴安新區等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下放管理許可權138項。

2017年成績單

33、地區生產總值、農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建築業增加值、電信業務總量五項指標增速全國第一,固定資產投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兩項指標增速全國第二,其他主要指標增速穩居全國前列。

34、春季攻勢、夏季大比武和秋季攻勢節節勝利,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20萬人,組組通公路建成2.5萬公里,易地扶貧搬遷76.3萬人,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5萬個,257萬人次享受“四重醫療保障”,完成20萬戶農村危房“危改”“三改”,資助貧困家庭學生83萬人。

3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46.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2%,其中非稅收入占比下降到26.9%。

36、新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18%,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9.9%和26.6%,新增市場主體69.5萬戶。

37、獲批建設遵義綜保區、貴陽臨空經濟示範區,安順高新區升格為國家級。進出口總額增長46.2%。

38、城鎮新增就業76.9萬人,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7%和9.6%,新增22個縣(市、區)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450元,城鎮、農村低保標準分別提高10%和15%。

未來五年怎麼幹?

39、更加奮發有為決戰脫貧攻堅,實現決勝同步小康新跨越

40、更加奮發有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現“三農”發展新跨越。

41、更加奮發有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轉型發展新跨越。

42、更加奮發有為推進國家大資料綜合試驗區建設,實現大資料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新跨越。

43、更加奮發有為推進基礎設施網路建設,實現發展支撐能力提升新跨越。

44、更加奮發有為推進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實現統籌城鄉區域民族地區協調發展新跨越。

45、更加奮發有為打造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實現美麗貴州建設新跨越。

46、更加奮發有為推進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實現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新跨越。

47、更加奮發有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增進民生福祉新跨越。

2018年重點工作

48、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20萬人;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17%左右和2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左右,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左右和10%左右;城鎮新增就業75萬人;城鎮化率提高到47.5%,工業經濟、民營經濟、綠色經濟、新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提高到32%、55%、40%和19%,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7%,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降碳任務。

49、嚴格落實政府性債務管理“七嚴禁”,出臺政府舉債終身問責、倒查責任制度辦法,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行為,嚴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

50、按照“四好農村路”要求,全部開工組組通公路項目,建成通組硬化公路5萬公里,92%的村民組通硬化路,深度貧困地區實現組組通。

51、大力調結構上規模,打造一批一縣一業全產業鏈項目示範縣,每個縣有1個主導產業基金項目落地,把食用菌、蔬菜、家禽、茶葉等農產品做成大產業、大品牌,經濟作物占種植業比重提高到65%以上、生態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提高到26%以上;大力拓市場擴銷售,完善冷鏈物流網路,把農產品賣出去、賣得好;大力強龍頭帶農戶,引進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推進村社合一,所有村建立合作社、所有貧困戶加入合作社。

52、推進教育醫療住房精准扶貧,高標準全員培訓貧困勞動力,落實降低貧困人口住院起付線政策,提高貧困人口慢性病費用實際報銷比例,擴大大病救治病種範圍,醫療救助應助盡助,住房保障應保盡保。

53、按照國家標準力爭實現16個貧困縣摘帽、2500個貧困村退出。

54、堅決做好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饋問題整改落實,制定實施新的治水、治氣、治渣行動計畫,全面治理十大環境突出問題,開展城鎮污水配套管網、廢渣和危險廢物處理設施建設攻堅,污水垃圾處理服務逐步延伸到鄉村,整治“散亂汙”企業,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0%左右,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汙水處理率分別達到83%和82%,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成率95%,縣城以上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5%以上。

55、深入實施綠色經濟倍增計畫,扎實開展綠色製造三年專項行動,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和葉岩氣勘查開發利用,開展100項傳統製造業綠色化改造和綠色製造技術創新應用示範。

56、推進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試點,制定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實施辦法。

57、以降低融資、物流、用電成本為重點,清理規範各類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再為企業降低各類成本400億元。

58、“雙千工程”推動1000戶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完成投資1600億元以上;引進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好的企業1000家,其中500強20家。

59、“十百千萬計畫”千億元級產業集群超過6個,五十億元以上園區超過55個,大型工業企業達到450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00戶。

60、堅持品質興農、綠色興農,旱地基本農田全部種植經濟作物,新增“三品一標”種植面積700萬畝,打造一批特色優勢產區和鄉村旅遊基地,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完成投資1300億元。

61、開展100個精品旅遊景區創建,新建10個高端溫泉旅遊專案,降低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爭取實行離園免稅政策,入黔遊客、旅遊總收入均增長30%以上。

62、聚焦實體經濟,“萬企融合”大行動實施100個標杆專案、1000個示範專案,融合企業超過1500戶。

63、省市縣政府資料資原始目錄100%上架,推動企事業單位、社會領域公共資料彙聚“雲上貴州”,全面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64、創建國家大資料技術標準基地,推進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資料中心貴州分中心建設,設立大資料雙創中心。

65、交通、水利、能源、電網分別投資2000億元、270億元、620億元和120億元,開工一批高速公路項目,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600公里;開工盤州至興義鐵路,建成銅仁至玉屏鐵路;開工60個骨幹水源工程,解決58萬農村貧困人口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問題;新增和改造農村電網10千伏線路2933公里、低壓線路7722公里、配電變壓器1.3萬台。工業投資3900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產業投資專案200個、建成170個。

66、完成10戶以上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推進國有企業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分層分類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定國有資產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

67、深化通關一體化改革,提升國際貿易“單一視窗”建設水準,推進智慧航空口岸建設,爭取開展跨境電子商務、保稅航油業務,支持航空貨運包機發展,加強多式聯運國際大通道和貴陽中歐班列鐵路場站建設,遵義綜保區封關運行,構建“口岸+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多式聯運”新格局。

68、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案,申建遵義國家高新區等科技創新平臺,爭創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省部共建公共大資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一批“雙創”基地。

69、對中小微企業新購入500萬元以下的研發儀器、設備當年一次性在稅前扣除,開展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完善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擴大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試點範圍。

70、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6萬人。

2018年“十件民生實事”

71、實現農村學前教育兒童營養改善計畫、城鎮義務教育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新建改擴建10所城鎮義務教育學校。

72、實現深度貧困村衛生室規範化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衛生室建設、農村中小學校醫務室標準化建設、縣級以上婦幼保健機構遠端醫療、疫苗數位化監控系統建設全覆蓋。

73、為深度貧困縣和極貧鄉鎮開辦全免費訂單職業教育精准脫貧班,招生4000人。新建2500個農村電商扶貧網站。

74、推進“廁所革命”,完成70萬農戶衛生廁所建設改造,新建改造800個旅遊廁所、5000個村級公共衛生廁所,新建改造700個城鎮社區公共衛生廁所。

75、整治城區背街小巷、老舊社區200條(個)。建設200個生鮮(平價)超市。完成600個行政村環境綜合整治。

76、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38.5萬戶、基本建成25.1萬套(戶),改造農村危房20.6萬戶。建設殘疾人康復中心或托養中心14所、城鎮社區老年人照料中心200個、農村幸福院300個。

77、實施城市交通文明暢通提升工程,交通管理設施規範設置率90%以上。新建城市公共停車位3萬個。實施農村公路安防工程5000公里。

78、推動“多彩寶互聯網+益民服務”城鄉全覆蓋。多彩貴州“廣電雲”戶戶用工程新增100萬使用者。電信綜合資費下降6%。

79、實施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雪亮工程”。建成100個地質災害隱患自動化監測點。

80、萬里健身綠色步道工程建成1000公里,新建50個鄉鎮、400個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12個縣級老年體育活動中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