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監管層痛批奇葩高送轉 多公司下調方案金利科技幅度最大

在A股作為成本低、見效快的股價催漲方法, 每到年報季高送轉這劑“興奮劑”就會被大量上市公司用來刺激股價。 需要警惕的是, 一些公司推出高送轉預案的背後, 是為股東高位減持套現鋪路。 日前, 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痛批市場奇葩高送轉, 提到“10送30”的高送轉全世界都沒有, 必須列入重點監管。

4月11日晚間, 此前已披露高送轉預案的多家上市公司發佈公告下調高送轉的幅度, 其中江蘇上市公司金利科技的下調幅度最大, 擬將每10股轉增30股調整為每10股轉增6股。

股價應聲下跌 多公司下調高送轉幅度

據統計, 此前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9家公司推出10轉30的高送轉方案, 分別為贏時勝、凱龍股份、合力泰、大晟文化、東方通、金利科技、合眾思壯、南威軟體、易事特, 其中南威軟體、易事特送轉方案已于上周實施完成。

4月10日, 也就是監管部門喊話奇葩高送轉後的第一個交易日, 上述9家公司股價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除金利科技停牌以外, 多以跌停收盤, 跌幅最小的是合力泰, 截至4月10日收盤, 下跌5.48%。

截至4月11日晚間, 共有7家公司宣佈變更高送轉方案。 合眾思壯擬將10轉30變更為10轉20派1元;興源環境擬將10轉20變更為10轉10;金利科技擬將10轉30變更為10轉6;索菱股份擬將10轉20變更為10轉10並取消減持計畫;北信源擬將10轉20變更為10轉15;凱龍股份擬將10轉30派5變更為10轉15派8;贏時勝維持10轉30股派2,

但控股股東及董監高承諾半年不減持。 從7家公司下調的幅度來看, 金利科技的下調的幅度最大。

高送轉前16家機構調研 需警惕減持陷阱

有市場評論認為, 高送轉歸根到底僅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 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沒有任何實質性影響。 然而, 就是這種數字遊戲卻在當前市場成為部分炒作資金的熱捧題材, 甚至形成了A股市場特有的高送轉行情。

以金利科技為例, 2016年12月12日, 金利科技披露了10轉30的方案, 當日公司股價漲停, 連拉兩個漲停後公司股價創出近一年以來新高90.90元。 對此, 深交所曾下發關注函, 要求金利科技補充披露利潤分配預案的籌畫過程, 並報送內幕資訊知情人買賣股票的自查報告。

而據公司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復, 在公司披露高送轉預案的3個月內, 曾有包括興業證券、東吳證券在內的16家機構在公司集中調研。

據同花順資料顯示, 截至2016年底, 金利科技持股機構數量由上期的20家增加到30家。 已披露的2016年年報顯示, 四季度金利科技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有3名股東減持, 分別為平安期貨有限公司-平安期貨安睿18號資產管理計畫, 紅塔資產浙商銀行紅塔資產鵬光一號資產管理計畫以及康銓上海貿易有限公司。

市場人士提醒中小投資者, 當上市公司的高送轉淪為股東減持的“障眼法”, 一旦投資者介入時機不對被套的幾率很大, 投資者應當保持清醒認識理性甄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