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美國“金融屠刀”幫兇盯上中國?下調信用評級後!還想騙68萬億?

標普、穆迪和惠譽是國際三大評級機構, 這些年來他們在國際上翻雲覆雨, 成了美國金融霸權的“幫兇”。 事實上, 他們不但決定了一個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 一個企業的評級也是他們說了算, 被下調評級的公司很可能出現融資困難、甚至破產倒閉。 如今, 這三大評級機構再次打上了中國的主意。

中國債券市場規模超68萬億, 三大評級機構想來“撈錢”?

最新的資料顯示, 截止2017年中, 中國國內債券市場的規模已超過68萬億元, 位居世界第三, 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而隨著彭博和花旗等機構將中國納入國際債券指數,

連通內地與香港債市的“債券通”也順利上線, 未來還將有大量的央行、主權財富基金和投資機構進入中國債券市場(接近10萬億元的外資), 可以說前景一片光明。

這麼體量巨大而且又增長快速的債券市場, 放眼全球也就僅有中國一家。 因此, 穆迪等三大評級機構都迫切希望打入中國市場,

因為這樣不但能夠擴大他們在中國的影響力, 還能從中國撈一筆錢。 據悉, 評級機構的評級大多不是免費的, 他們的收入主要來自發行方為評級所支付的費用, 穆迪僅在2016年的營收就高達人民幣226億元。

標普、穆迪去年曾下調中國評級, 中國:不歡迎你們!

大家一定還記得, 在2017年5月, 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把中國的評級從Aa3下調至A1;到了9月, 標普也宣佈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下調至A+, 導致國際市場對中國經濟產生非議。 當時, 中國財政部不但強勢回應“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還發行了20億“無評級”美元債券, 將這兩家評級機構懟了回去。 如今他們要是想“厚著臉皮”申請進入中國市場,

簡直是癡人說夢。

如今, 穆迪和標普肯定為得罪了中國而後悔不已, 因為另一家評級機構已經捷足先登了。 據《華爾街日報》1月30日報導, 惠譽國際評級已把所持在華合資公司聯合資信49%的股權出售, 有望成為第一家在中國獨立運營的大型國際債券評級機構。

據知情人士透露, 惠譽的申請並不是十拿九穩, 還需要等待中國相關監管部門的指導意見。

美國評級機構都是一丘之貉, 中國還得“靠自己”?

惠譽的確是三大評級機構中, 唯一在去年沒有對中國“落井下石”的一家, 但事實並非如此。 早在2013年4月9日, 惠譽就曾宣佈將中國的長期本幣信用評級從AA-降至A+, 理由是所謂的“基礎層面的結構性弱點”。 這是中國的評級自1999年以來首次被大型國際評級機構下調, 也導致中國外儲在到達4萬億美元的高點後開始下滑。

“天下烏鴉一般黑”, 標普、穆迪和惠譽這三大評級機構沒有一個能對中國給出客觀公正的評級, 他們在許多時候是在幫美國說話——無論是08年的次貸危機還是如今的債務困境, 惠譽一直都給美國維持著“AAA”的最高評級。 因此, 中國的債券市場要發展壯大, 中國自己的評級機構就必須崛起;不久前大公國際下調美國的主權信用等級(從A-降到BBB+), 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