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第一家比特幣交易所“跑路”了?官方:賣身香港基金公司!

中國大陸對國內加密貨幣交易市場頻頻打壓, 相關企業生存艱難。 這會兒, 中國第一家比特幣交易所就因頂不住監管壓力, 被“推”到了香港……

大陸監管壓力大, BTCC被港收購

中國第一家, 也是最大的一家比特幣交易所, 於1月29日在其官網發聲:它已被一家未公開名字的香港區塊鏈投資基金公司收購。 彭博社在報導時直接點明原因:都是因為中國內地監管當局的頻繁打壓!

BTCC, 全稱比特幣中國, 是美國人李啟元在2011年創立的, 其總部設在中國香港。 被收購後, 它宣佈今後將把業務重心完全轉移到BTCC礦池“國池”、Mobi數字資產錢包和美元現貨交易平臺上。

2017年, 中國持續加強對加密貨幣交易市場的監管:先是禁止了國內首場代幣的發行, 接著下令所有交易所停止交易;而近幾個月, 它更是頻頻加大打擊力度, 物件涵蓋電子錢交易所、類交易所網路平臺、移動App等。 迫於政策壓力,

2017年11月, 比特幣中國就全面停止了法幣對虛擬代幣的交易。 為了躲避我國的監管, 比特幣中國“戰地轉移”也在意料之中。

交易所跑了, 內地客也跟著跑了

BTCC官網資料顯示, “國池”在2017年挖出的比特幣總量約55000個, 價值近9億美元, 比特幣交易總量約156萬個, 價值250億美元。 有這樣的業績, 確實牛!因此, 比特幣中國早已吸引了一大批追隨者。

隨著比特幣中國在大陸的叫停, 大批內地客可能會跟隨交易所湧向香港。 專業人士稱, 如今內地客想做場內交易, 就需要通過類似香港交易所的某些灰色地帶:其一, 一些香港交易所可以直接用人民幣進行充值;其二, 香港平臺存在漏洞, 可讓內地客無需提供相關身份證明就能直接“上陣”。 在大陸政策的擠壓下, 香港交易市場受到更多人的青睞。 如今, 比特幣中國也將躋身香港, 內地客或早已“打包好行李”, 緊緊跟隨其後。

香港的交易環境更好?未必

創始人李啟元對於被收購一事表現得很興奮, 他認為這對BTCC來說是一個里程碑, 並對企業未來持樂觀態度。

但隨著世界各地對加密貨幣的監管力度逐漸收緊, 香港這塊灰色地帶真的能成為持久而健康的“避風港”嗎?

就在2017年底, 香港的一些加密貨幣交易所就遭到當地銀行“拒絕開戶”、“凍結帳戶”的重創, 滙豐銀行直接公關表明他們對加密貨幣的態度:興趣非常有限!如若一直“爹不疼,

娘不愛”, 香港加密貨幣交易市場的優勢將無法全盤發揮, 沒准很快, 就會有交易所準備從香港捲舖蓋走人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