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別看國航漲的多,航空供給側改革最受益的是南航!

一提到供給側改革, 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方大炭素、兗州煤業、華魯恒升、太陽紙業這些大牛股...

而近期, 隨著民航局近期公佈的兩大政策:

“供給收緊和票價放開”

宣告了供給側改革已輪動到了航空板塊!

超級成長股團隊今天就帶來當下航空板塊的機會!

航空板塊重要指標

1. 航空與國內外經濟波動相關, 屬於週期行業

週期性行業的特徵:產品價格形成的基礎是供求關係和行業景氣度, 而不是成本。

2. 航空股的供求關係體現在客座率和票價上

客座率:一架飛機最多可乘坐100人, 實際起飛時只坐了了50人, 那麼客座率就是50%。

注:飛機坐不滿的話, 航空公司賺的錢就少了

票價:坐過飛機的朋友一定都知道, 機票的價格會根據航班實際情況變動。

注:買的人多的時候貴, 買的人少的時候便宜

3. 目前航空行業的現狀是怎麼樣的呢?

▲ 中國民航歷史票價和客座率(2006-2016)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發現:

1. 過去三年, 客座率整體保持在80%以上, 略微增長。 (灰色柱狀圖)

2. 過去三年, 票價大幅度下降。 (紅色線條)

為什麼客座率提升, 票價反而下降呢?

2010年-2016年, 我國經濟增幅放緩、高鐵分流、政府反腐、高速公路節假日免費通行、五一節分拆等多因素,

導致航空內生需求增幅放緩。

過去三年, 高客座率是因為航空公司用低廉的價格吸引乘客, 棄價保量才實現了客座率從80%到83%的增長。

航空供給側改革帶來什麼變化?

前面我們提到, 航空供給側改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供給收緊和票價放開。

總結兩點:

供給收緊收窄了市場的供給增幅

票價放開打開了一線市場的上行空間

1. 供給收緊收窄了市場的供給增幅

從最近召開的2018年民航工作會議來看, 民航局的工作重點將提升正點率和安全生產放在首要位置。

從民航局公佈的資料來看:

2016/2017年冬春航季日均航班計畫增加約5.7%;而2016/2017冬春航季日均航班量增速則為8.6%, 供給增速下降約3%。

大概意思就是:

民航局從今年開始減少每日航班供應的增量, 避免航班過多又導致飛機坐不滿出現廉價出票的尷尬處境。

2. 票價放開打開了一線市場的上行空間

本次放開時間點市場早有預期, 但力度超市場預期, 所以這波航空板塊的行情來勢兇猛。

這裡要注意“一線市場”

一線市場大概指的就是大城市之間的互飛。

過去機票的定價權基本掌握在民航局, 此次票價放開就是指航空公司可以根據航班的實際情況, 可自行在一定的範圍內進行價格調整。

如此一來, 機票的價格調整比過去更靈活, 特別是針對一線城市互飛, 價格比原來更貴, 利潤也就增加了!

為什麼超級成長股團隊選擇“南方航空”?

若三大航在下個航季將其能放開的優質航線票價全部上調10%,將增厚南航21%的利潤。在三大航(國航、南航、東航)中,南航業績彈性最大!

中國國航最近漲得多,除了航空供給側改革影響之外,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公司2017年的業績好!

但是從未來看,南方航空是我們認為在本次航空供給側改革中受益相對較大的!

當然,影響航空公司利潤還有油價和匯率因素,在這裡我們不再詳細闡述了~~

以下附上超級成長股團隊航空板塊研究員的測算表:

國航南航東航票價提升1%國內4.33%8.48%8.19%國際2.81%3.52%
地區0.43%0.24%
客座率提升1%國內5.20%10.23%9.33%國際3.67%4.09%
地區0.56%0.27%
油價上漲1美元-2.05%-3.31%-3.69%
匯率貶值1%-2.86%-4.23%-3.35%

▲ 三大航敏感性分析

--END--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為什麼超級成長股團隊選擇“南方航空”?

若三大航在下個航季將其能放開的優質航線票價全部上調10%,將增厚南航21%的利潤。在三大航(國航、南航、東航)中,南航業績彈性最大!

中國國航最近漲得多,除了航空供給側改革影響之外,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公司2017年的業績好!

但是從未來看,南方航空是我們認為在本次航空供給側改革中受益相對較大的!

當然,影響航空公司利潤還有油價和匯率因素,在這裡我們不再詳細闡述了~~

以下附上超級成長股團隊航空板塊研究員的測算表:

國航南航東航票價提升1%國內4.33%8.48%8.19%國際2.81%3.52%
地區0.43%0.24%
客座率提升1%國內5.20%10.23%9.33%國際3.67%4.09%
地區0.56%0.27%
油價上漲1美元-2.05%-3.31%-3.69%
匯率貶值1%-2.86%-4.23%-3.35%

▲ 三大航敏感性分析

--END--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