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MPOB報告及食用油供需看未來國內外棕櫚油價格走勢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4月10號公佈的資料顯示, 馬來西亞3月棕櫚油出口量為127萬噸, 較2月增加14%。 毛棕櫚油產量為1,464,021噸, 較2月增加16.33%。 庫存量為1,554,106噸, 較2月末增加6.5%。 此前一項調查顯示馬來西亞3月末棕櫚油庫存將增加0.1%至146萬噸, 產量將增加10.4%至139萬噸;出口預期將增加7%至118萬噸。 該報告公佈後, 猶如給棕櫚油市場扔了個深水炸彈, 在產量和庫存超預期施壓下, 當日芝商所合作交易所馬來西亞BMD棕櫚油大幅下跌, 基準6月毛棕櫚油合約下跌2.5%至每噸2,592馬幣, 此為10月11日以來最低位(圖1), 國內大連盤棕櫚油亦跟隨大幅下跌, 不僅當天連棕油P1709合約收跌2.65%至5226元/噸,

4月11日也延續前一日跌勢, 盤中一度創下年內新低5178元/噸, 期貨盤走低, 國內油脂現貨價格也未能獨善其身。

附圖1:

從MPOB3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供需數據來看, 3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為146萬噸, 較2月份產量增加21萬噸, 增幅16%, 產量的增加宣告季節性增產週期的到來。

2017年1-3月份馬來西亞毛棕櫚油產量同比已經明顯上升, 1-3月產量總400萬噸(附圖2), 較2016年1-3月份339萬噸增長61萬噸, 增幅20%, 如果排除因2015年末以來的厄爾尼諾影響因素, 與厄爾尼諾發生之前的2015年1-3月份產量對比也出現增長, 較2015年1-3月份產量378萬噸增長22萬噸, 增幅6%。 這也說明目前棕櫚油市場基本已經完全擺脫了厄爾尼諾氣候的不利影響。

附圖2:

油棕作為多年生木本油料, 從花芽萌發到開放至油棕成熟的時間週期較長, 產量的影響因素較為複雜。 厄爾尼諾會造成棕櫚油產量改變, 而且產量的下降往往有滯後性, 是影響棕櫚油價格波動的重要原因。 考慮到種植技術、種植園管理水準、樹齡結構, 結合厄爾尼諾指數和降水量, 從產量模型來看, 棕櫚油通常在厄爾尼諾結束的次年一季度達到單產最低點, 之後產量再快速增長。

因2014—2015年棕櫚油價格低迷, 馬來西亞政府實行了翻種鼓勵政策, 按照棕櫚油生命週期迴圈規律, 2.5—3年後也就是今年這些翻種的棕櫚樹都達到成熟期,

並且2016年7月以來馬來西亞旱季雨量高於往年平均水準, 加之生產技術顯著提高,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預計, 今年產量將達到1940萬噸, 較2016年的1730萬噸增加210萬噸。

從出口方面來說:

在全球豆油價格較低的背景下, 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出口一直差強人意, 根據統計, 2017年1-3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在367萬噸, 相對比, 去年在371萬噸, 兩年度同期水準基本相當。 雖然馬來西亞將4月毛棕櫚油出口稅從3月的8%調降至7.5%, 但由於油脂間的替代關係, 棕櫚油價格會受到相關植物油市場的影響。 當前, 國際市場棕櫚油和豆油FOB價差遠低於正常水準, 截止4月10日, 馬來西亞棕櫚油FOB近月船期價僅低於南美豆油FOB價4.5美元/噸, 正常情況下要棕櫚油低於豆油100美元/噸以上,

棕櫚油缺少價格優勢, 市場份額被豆油擠佔, 使得後期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也受限。 預計上半年棕櫚油庫存會逐步重建。 而3-9月為棕櫚油產量增產高峰期, 如果出口不能與之匹配, 則馬盤市場整體仍將處於易跌難漲狀態之中。

再來看最大需求方中國的情況:

棕櫚油占中國食用油進口總量的70%, 中國每年大約進口約500萬噸棕櫚油, 在近幾年棕櫚油融資貿易被嚴格監管而逐漸消退背景下, 棕櫚油進口量多寡基本根據進口利潤來定, 而近期中國食用油價格大幅下滑衝擊其棕櫚油進口利潤。 加之, 由於目前處於需求淡季, 且隨著豆油價格大幅跳水而棕櫚油相對抗跌, 豆、棕櫚油價差進一步收窄, 截止4月11日, 中國國內現貨豆棕價差降至153元/噸, 較800-1000元/噸左右的正常價差水準相差甚遠,也較2月底715元/噸大降562元/噸,需求也受到嚴重抑制。此外,中國豆油和菜油庫存均在持續增加,尤其國儲已經拋售的菜油尚余120萬噸以上待消化,油脂供應比較充裕。2016年12月中國國內棕櫚油庫存曾觸及歷史低位,在23.15萬噸左右,之後由於需求低迷,棕櫚油庫存也開始逐步回升,截至4月11日國內棕櫚油庫存保持在57萬噸附近(附圖3)。

附圖3:

綜上所述

本次MPOB報告將引導市場對棕櫚油形成低需求、增庫存的預期,馬來西亞終於進入庫存重建週期,市場前期堅挺的大連盤棕油終於在馬來西亞BMD棕櫚油帶動下破位下行。如果棕櫚油保持這個增產趨勢下去,後期棕油走勢仍將處於弱勢運行之中。加之,南美大豆豐產與美豆種植面積擴大,短期缺乏天氣炒作機會,並且美盤大豆表現疲軟,供應增長前景,整個油脂油料市場承壓,而棕櫚油與其他油脂價差偏小,缺少競爭力。因此,預計2季度棕櫚油依舊不看好,期間或因阿根廷收割期及美豆播種期天氣炒作伴隨一些反彈,但難改整體弱勢格局,預計馬來西亞BMD棕櫚油第二季度或考驗2500林吉特大關支撐,有跌破可能,大連盤棕油1709合約破5000元/噸的風險也不小。

中國食用油價格急跌或觸發BMD棕櫚油拋售

值得注意的是,彭博新聞報導,中國食用油價格急跌,導致大豆加工業壓榨毛利轉向負值,也可能減低中國對大馬棕櫚油的進口量。

鑒於最近幾個月植物油進口量高企,加上國家將過剩食用油定期拍賣,導致大商所豆油價格1月底以來累計下滑15%。

大豆壓榨加工業基地山東省上周壓榨利潤已經出現虧損,而壓榨利潤在去年9月至今年2月均為正數,去年12月更高達407元人民幣/每噸。

一般而言,大豆壓榨利潤建基於豆粕價格,而豆粕往往大豆價格的60%至70%,而較早前壓榨利潤主要由低迷的豆油價格所帶動。

中國食用油價格急跌,有吉隆玻交易員認為,這或借機觸發大馬BMD棕櫚油拋售潮,因棕櫚油產量一直在上升,但相反中國和印度的需求量卻在下降,BMD棕櫚油期貨價格週一已跌至6個月新低。

不過,市場預期中國對CBOT美豆需求不太受到打擊,主要是用於本土壓榨作為飼料豆粕的需求仍然高企。

芝商所特約評論員寇健指出,大連商品交易所豆粕期權自3月底推出以來成交一直活躍,單邊成交量約3萬手。據瞭解,大商所豆粕期權掛牌基準價參考了標的豆粕期貨合約90天的歷史波動率,即12%至15%,遠低於同樣品種芝商所旗下CBOT 豆粕期權合約(OZM)的隱含波動率,31日開盤集合競價後,大商所豆粕期權主力合約的隱含波動率上升至17%至18%,且基本保持穩定。再看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9月份豆粕期權(OZM),上個星期五 (3月31日) 隱含波動率高達22.4%。就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極好的跨交易所同類產品(豆粕期權) 日曆價差的波動率套利機會。 (國內大多數油脂廠是以進口大豆為生產原料的,豆粕是油脂廠下游產品) 。雖然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豆粕期權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豆粕期權到期日只差十來天,但是期權的隱含波動率相差了將近4%,這就存在極為有利的套利機會

天下糧倉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較800-1000元/噸左右的正常價差水準相差甚遠,也較2月底715元/噸大降562元/噸,需求也受到嚴重抑制。此外,中國豆油和菜油庫存均在持續增加,尤其國儲已經拋售的菜油尚余120萬噸以上待消化,油脂供應比較充裕。2016年12月中國國內棕櫚油庫存曾觸及歷史低位,在23.15萬噸左右,之後由於需求低迷,棕櫚油庫存也開始逐步回升,截至4月11日國內棕櫚油庫存保持在57萬噸附近(附圖3)。

附圖3:

綜上所述

本次MPOB報告將引導市場對棕櫚油形成低需求、增庫存的預期,馬來西亞終於進入庫存重建週期,市場前期堅挺的大連盤棕油終於在馬來西亞BMD棕櫚油帶動下破位下行。如果棕櫚油保持這個增產趨勢下去,後期棕油走勢仍將處於弱勢運行之中。加之,南美大豆豐產與美豆種植面積擴大,短期缺乏天氣炒作機會,並且美盤大豆表現疲軟,供應增長前景,整個油脂油料市場承壓,而棕櫚油與其他油脂價差偏小,缺少競爭力。因此,預計2季度棕櫚油依舊不看好,期間或因阿根廷收割期及美豆播種期天氣炒作伴隨一些反彈,但難改整體弱勢格局,預計馬來西亞BMD棕櫚油第二季度或考驗2500林吉特大關支撐,有跌破可能,大連盤棕油1709合約破5000元/噸的風險也不小。

中國食用油價格急跌或觸發BMD棕櫚油拋售

值得注意的是,彭博新聞報導,中國食用油價格急跌,導致大豆加工業壓榨毛利轉向負值,也可能減低中國對大馬棕櫚油的進口量。

鑒於最近幾個月植物油進口量高企,加上國家將過剩食用油定期拍賣,導致大商所豆油價格1月底以來累計下滑15%。

大豆壓榨加工業基地山東省上周壓榨利潤已經出現虧損,而壓榨利潤在去年9月至今年2月均為正數,去年12月更高達407元人民幣/每噸。

一般而言,大豆壓榨利潤建基於豆粕價格,而豆粕往往大豆價格的60%至70%,而較早前壓榨利潤主要由低迷的豆油價格所帶動。

中國食用油價格急跌,有吉隆玻交易員認為,這或借機觸發大馬BMD棕櫚油拋售潮,因棕櫚油產量一直在上升,但相反中國和印度的需求量卻在下降,BMD棕櫚油期貨價格週一已跌至6個月新低。

不過,市場預期中國對CBOT美豆需求不太受到打擊,主要是用於本土壓榨作為飼料豆粕的需求仍然高企。

芝商所特約評論員寇健指出,大連商品交易所豆粕期權自3月底推出以來成交一直活躍,單邊成交量約3萬手。據瞭解,大商所豆粕期權掛牌基準價參考了標的豆粕期貨合約90天的歷史波動率,即12%至15%,遠低於同樣品種芝商所旗下CBOT 豆粕期權合約(OZM)的隱含波動率,31日開盤集合競價後,大商所豆粕期權主力合約的隱含波動率上升至17%至18%,且基本保持穩定。再看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9月份豆粕期權(OZM),上個星期五 (3月31日) 隱含波動率高達22.4%。就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極好的跨交易所同類產品(豆粕期權) 日曆價差的波動率套利機會。 (國內大多數油脂廠是以進口大豆為生產原料的,豆粕是油脂廠下游產品) 。雖然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豆粕期權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豆粕期權到期日只差十來天,但是期權的隱含波動率相差了將近4%,這就存在極為有利的套利機會

天下糧倉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