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貴州茅臺暴利風波:到底多暴利?買一斤高粱3.6元賣一斤酒1499元!

茅臺酒貴和茅臺股價貴早已不是什麼新聞, 但是茅臺的定期提價就很讓人不能理解, 一瓶500ml的飛天茅臺能賣到1499元, 且是供不應求!加錢都不一定能買到!有人說不就是紅高粱+赤水河的水嗎?怎麼這麼貴?近期又有茅臺的消息傳出, 我們來看下茅臺是有多暴利!

近日, 有資訊稱, 2018年1瓶茅臺出廠價969元, 壓制農民高粱7年不漲價, 一斤釀造茅臺酒的高粱3.6元, 10畝有機高粱地收益也掙不到1瓶茅臺錢。 隨後人民網的報導稱, 茅臺收購有機高粱遠高於市場價。 2017年, 東北高粱市場價為3元/公斤, 普通高粱市場價為5.4元/公斤,

茅臺對有機高粱基地農戶收購保護價為7.2元/公斤。 2018年, 茅臺對有機高粱收購價每公斤上漲1元, 達到8.2元。

與高粱收購價7年不漲相對照的是,

2017年12月28日, 貴州茅臺對外宣佈2018年起平均提價18%, 飛天茅臺出廠價由819元/瓶上調至969元/瓶, 而終端價也將由1299元上調至1499元/瓶。 自2008年起, 貴州茅臺的銷售毛利率就一直維持在90%以上。 不僅如此, 在茅臺漲價消息的刺激下, 2018年開年, 貴州茅臺股價便創下歷史新高, 逼近800元關口, 市值一度突破萬億元大關。 2017年, 貴州茅臺實現銷售收入764億元, 同比增長50.5%。 2018年, 茅臺集團定下目標, 將實現含稅收入900億元, 同比增長18%以上。

多家網站援引自媒體《消費日曝》文章稱, 近日, 一位元貴州仁懷地區種植茅臺酒供應高粱的農民給茅臺袁仁國、李保芳寫了一封信, 在信中他算了這樣一筆賬:

就算他這樣的“種植大戶”,10畝地,一年也只有600元的種植收益。農民信中用戲謔的口吻稱:“如果遇上天氣不順啊、蟲災什麼的,真的會“倒貼黃瓜二條”啊!”

相比不斷上漲的種植高粱的投入與茅臺酒的價格,一公斤7.2元的高粱收購價還是2011年時的價格,也就是說,7年過去了,這個收購價一直沒有變動。

人民網稱,長期以來,茅臺以高於市場平均價格的優惠條件收購有機高粱,10余萬戶農民成為直接受益者。仁懷市、習水縣、金沙縣、遵義播州區的十多萬農戶僅種植有機高粱,戶均收入8900元。中國經濟網記者計算,如果一戶農民僅種植高粱,月收入則僅有741.6元。

在茅臺未上調出廠價前,53 度 500ml茅臺酒1299元的終端價上限就已突破。儘管茅臺一再壓制經銷商抬價、囤貨行為,但收效甚微。由於市場普遍缺貨嚴重,消費者往往在1500元以上才能買到,而價格最高時茅臺酒被炒到1800元。因此,消費者想要1499元買到茅臺並不容易。重慶商報報導稱,茅臺官方建議的1499元零售價幾近“形同虛設”,即便是經銷商批發,成本也超過1600元,一些餐飲管道零售價則高達2998元。有業內人士稱,茅臺價格飛速直上,少不了遊資炒作的推波助瀾。

茅臺方面近日回應稱,上述網路資訊並不屬實。茅臺公司多年來一直以遠高於市場平均價格的優惠條件向農民收購有機高粱,2018年每公斤有機高粱收購價上調1元,至8.2元/公斤。而在2006年-2017年,茅臺集團對糧農的補助年均投入可達2467萬元。在扶貧攻堅方面,茅臺集團還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十二五”以來累計投入90億元對貧困地區開展公益慈善、精准扶貧、環境保護、興辦教育、改善交通環境等幫扶措施。

在1月29日茅臺單日下跌5.26%創兩年來最大單日跌幅,自2015年以後,貴州茅臺股價“漲漲漲”的節奏持續了兩年多,期間基本很少出現大跌超過5%的情況。而茅臺上次全天收盤跌幅達5%要追述到兩年前的2016年1月7日;再往前,貴州茅臺股價跌幅超過5%的要追述到2015年的8月24日,當天跌幅達9.63%。

值得注意的是,1月27日,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股價問題上,今年1月15日,“貴州茅臺”市值一度突破萬億關口。目前分析,這一波行情上漲與茅臺業績持續向好、產品供不應求、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等因素關聯。“從內心來講,不斷刷新的股價和市值新高,對茅臺來說,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李保芳認為,資本市場主要是讓投資者基於自身判斷,對心理預期進行預支和兌現。我們希望,茅臺的股票,是投資者分享茅臺價值的載體,而不是短線博弈的籌碼;茅臺的股價,是茅臺價值的真正體現,而不是因情緒化跟進,甚至投機性冒進而促成的走高。茅臺歡迎投資者,以理性和專業的態度,以務實和長遠的眼光,看待茅臺、投資茅臺。當前和今後,茅臺集團都將保持清醒、密切關注、積極引導,加強風險防控,努力使茅臺股價和市值維持在一個較為合理的水準。

【機會提示】點擊下方藍字“瞭解更多”關注頭條號牛股王!學習更多選股技巧,每天提示牛股機會>>

就算他這樣的“種植大戶”,10畝地,一年也只有600元的種植收益。農民信中用戲謔的口吻稱:“如果遇上天氣不順啊、蟲災什麼的,真的會“倒貼黃瓜二條”啊!”

相比不斷上漲的種植高粱的投入與茅臺酒的價格,一公斤7.2元的高粱收購價還是2011年時的價格,也就是說,7年過去了,這個收購價一直沒有變動。

人民網稱,長期以來,茅臺以高於市場平均價格的優惠條件收購有機高粱,10余萬戶農民成為直接受益者。仁懷市、習水縣、金沙縣、遵義播州區的十多萬農戶僅種植有機高粱,戶均收入8900元。中國經濟網記者計算,如果一戶農民僅種植高粱,月收入則僅有741.6元。

在茅臺未上調出廠價前,53 度 500ml茅臺酒1299元的終端價上限就已突破。儘管茅臺一再壓制經銷商抬價、囤貨行為,但收效甚微。由於市場普遍缺貨嚴重,消費者往往在1500元以上才能買到,而價格最高時茅臺酒被炒到1800元。因此,消費者想要1499元買到茅臺並不容易。重慶商報報導稱,茅臺官方建議的1499元零售價幾近“形同虛設”,即便是經銷商批發,成本也超過1600元,一些餐飲管道零售價則高達2998元。有業內人士稱,茅臺價格飛速直上,少不了遊資炒作的推波助瀾。

茅臺方面近日回應稱,上述網路資訊並不屬實。茅臺公司多年來一直以遠高於市場平均價格的優惠條件向農民收購有機高粱,2018年每公斤有機高粱收購價上調1元,至8.2元/公斤。而在2006年-2017年,茅臺集團對糧農的補助年均投入可達2467萬元。在扶貧攻堅方面,茅臺集團還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十二五”以來累計投入90億元對貧困地區開展公益慈善、精准扶貧、環境保護、興辦教育、改善交通環境等幫扶措施。

在1月29日茅臺單日下跌5.26%創兩年來最大單日跌幅,自2015年以後,貴州茅臺股價“漲漲漲”的節奏持續了兩年多,期間基本很少出現大跌超過5%的情況。而茅臺上次全天收盤跌幅達5%要追述到兩年前的2016年1月7日;再往前,貴州茅臺股價跌幅超過5%的要追述到2015年的8月24日,當天跌幅達9.63%。

值得注意的是,1月27日,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股價問題上,今年1月15日,“貴州茅臺”市值一度突破萬億關口。目前分析,這一波行情上漲與茅臺業績持續向好、產品供不應求、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等因素關聯。“從內心來講,不斷刷新的股價和市值新高,對茅臺來說,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李保芳認為,資本市場主要是讓投資者基於自身判斷,對心理預期進行預支和兌現。我們希望,茅臺的股票,是投資者分享茅臺價值的載體,而不是短線博弈的籌碼;茅臺的股價,是茅臺價值的真正體現,而不是因情緒化跟進,甚至投機性冒進而促成的走高。茅臺歡迎投資者,以理性和專業的態度,以務實和長遠的眼光,看待茅臺、投資茅臺。當前和今後,茅臺集團都將保持清醒、密切關注、積極引導,加強風險防控,努力使茅臺股價和市值維持在一個較為合理的水準。

【機會提示】點擊下方藍字“瞭解更多”關注頭條號牛股王!學習更多選股技巧,每天提示牛股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