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1998年的柳州,已經是二十年前!柳州人看完想哭

每年總有那麼幾天,

思緒會飄到很遠很遠,

人會忍不住懷念。

泛黃的舊照片總記錄著時代的變遷~

柳州這座城市也一樣!

Mr. lonely andy 攝

每到新的一年

寫年份的時候總有些不習慣

寫了一年的2017突然就變成了2018

那一年發生的種種事情都還歷歷在目

然而一眨眼, 我們突然發現

原來98年已經過去了二十年了

相約一九九八那英;王菲

二十年前的冬天

一個烤紅薯, 綿甜暖到心窩

一個燒旺的火盆,

能溫暖一家人

那時凍手凍腳

但屋外屋內卻留下許多回憶

而那一年的柳州也有著太多太多

我們帶不走也忘不掉的回憶

二十年前, 公交路線還不是很多, 路線名字也很簡單好記, 那時候大家的出行方式大多還是以公交為主。

二十年前, 國企生存困難, 小城鎮的地方國營與集體企業全部改制, 執行減人增效, 下崗流行, 很多在工廠幹了幾十年的工人都下崗了。

二十年前,

福利分房壽終正寢, 開始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 一夜之間, 房子變成了香餑餑, 柳州人再也不能靠工作分配房子了。

二十年前, 還沒被改造的五星街, 賣東西完全靠吼貨, 逛一天, 又興奮又腦殼痛。 如今繁華的五星街使柳州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二十年前,大家的看書需求,僅僅局限於新華書店。而且大多數柳州仔柳州妹是一待一整天,隨便找個地板坐,只看不買….

▲位於五一路的,原“新華書店”和“科學會堂”

二十年前,《泰坦尼克號》在內地上映,轟動一時,因為太火爆了,很多人才第一次走進影院,第一次感受到大螢幕亮起。

那時的柳州主要的影院就是人民電影院,每週二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們去人民電影院看電影,旁邊桂林人的紅燒茄子飯特別好吃。

二十年前,流行摩托車,但好像不止那一年流行摩托,在那個年代都流行,因為有摩托車追女孩比較容易,很多學生會偷偷騎父親的摩托車出去玩。

二十年前,最奢侈的還是計程車,只能看他在街上跑。很多路連名字都沒有,車輛也很少。

二十年前,公用電話開始全部使用桌式投幣電話,還記得嗎?那時候大家按顯示的價格投下1元或者5毛之後,電話就開始倒計時了,快到規定時間時,還會發出“嘟、嘟、嘟”的提示聲,每到這時候就只能飛快地說完剩下的話。

二十年前,柳州火車站還是舊貌。不得不說,後來開啟的火車站大改造對柳州影響深遠……

二十年前,還沒搬遷之前的柳州農貿市場,這裡是無數個柳州人的“淘寶”回憶。

二十年前,勝利還沒建起立交橋。但是今天,勝利立交都已建好,柳州的城市版圖越拉越大。

二十年前,那時姑娘們還都“流行逛街穿紅裙子”,廣西工學院門口都是這種穿著靚麗的小姐姐。

二十年前,冬天的晚上,一大家子圍坐在火爐旁,長輩們每天都有聊不完的話題,小孩子白天嬉鬧了一天,晚上就安靜的坐在大人懷裡。柴火燒的很旺,在火爐旁邊,還會掛著臘肉,煙熏的特別香……

二十年前,沒有淘寶,沒有明星同款。外婆做的老棉鞋是冬日必備,穿的都是“媽媽牌”毛衣。

二十年前,沒有那麼多進口護膚品,冬天被風刮裂了手和臉,女孩子就備一瓶雪花膏,很多男孩子也會偷偷用,然後香噴噴的被女孩子取笑~那一股香味彌漫了整個童年。

二十年前,冬天家裡蓋的都是自家彈的棉被,棉被套都是大花布面,那時候的被套沒有拉鍊,必須用針線縫一圈。

二十年前,每家除了囤一些煤炭燒火做飯,還總會囤積一些蜂窩狀的煤塊,燒水烤火,十分方便。爐子底部有透氣孔,孔蓋可以調節。

二十年前,柳州人沒有充電式的暖寶寶,冬天用的都是橡膠製成的熱水袋還要自己注水。

二十年前,經典款軍大衣、軍帽上的那一抹綠色就是記憶中的溫暖。

二十年前,還是孩子的我們,冬天沒事就在門口張望,等待爆米花的大爺。看著師傅把玉米倒進罐子,只等“嘭”一聲巨響,然後屁顛屁顛的沖上去,收著自己的爆米花。

二十年前,冬天家裡都會掛些臘肉和香腸,以前用柴火燒飯就把臘肉和香腸掛在房梁下,燒飯時的煙就會一直熏烤著,過一陣子就可以吃了。

二十年前,街頭巷尾都是《相約98》,王菲的穿著打扮像一個天真的孩童,那英一席白裙,乾淨俐落,成為很多女孩模仿的對象。

二十年前,電視劇《水滸傳》在央視播出,由劉歡演唱的主題曲《好漢歌》至今讓柳州人難以忘懷。

二十年前,一部臺灣大陸合作的電視劇首播,迅速火遍兩岸三地,萬人空巷,開創了中國電視劇至今無人超越的紀錄,成為多少柳州人寒暑假的記憶。

二十年前,高考還是全國一張高考卷子,總分為750分。柳州的孩子要是生在那時候,可能個個都是清華北大的料子了。填志願時候,生物工程、資訊工程都是當年聽起來很牛逼的專業。

二十年的時光很快,如今已是2018年。

時間悄悄過去,懷念卻從未消失。

這座城市和人們的希望、夢想就在這一年萌芽、長大。

只是當時我們並未發覺和意識到,過了這麼多年再回過去看,很多事情在當年就埋下種子,最終匯成了時代的潮流。

Mr. lonely andy 攝

當《相約九八》的歌聲再次響起

世界已經變了天地

家裡的老物件不見了蹤影

但人們依舊對未來充滿期待

願大家都能把握這無法回頭的年華

活得瀟瀟灑灑!

•END•

柳州百事通綜合編輯

二十年前,大家的看書需求,僅僅局限於新華書店。而且大多數柳州仔柳州妹是一待一整天,隨便找個地板坐,只看不買….

▲位於五一路的,原“新華書店”和“科學會堂”

二十年前,《泰坦尼克號》在內地上映,轟動一時,因為太火爆了,很多人才第一次走進影院,第一次感受到大螢幕亮起。

那時的柳州主要的影院就是人民電影院,每週二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們去人民電影院看電影,旁邊桂林人的紅燒茄子飯特別好吃。

二十年前,流行摩托車,但好像不止那一年流行摩托,在那個年代都流行,因為有摩托車追女孩比較容易,很多學生會偷偷騎父親的摩托車出去玩。

二十年前,最奢侈的還是計程車,只能看他在街上跑。很多路連名字都沒有,車輛也很少。

二十年前,公用電話開始全部使用桌式投幣電話,還記得嗎?那時候大家按顯示的價格投下1元或者5毛之後,電話就開始倒計時了,快到規定時間時,還會發出“嘟、嘟、嘟”的提示聲,每到這時候就只能飛快地說完剩下的話。

二十年前,柳州火車站還是舊貌。不得不說,後來開啟的火車站大改造對柳州影響深遠……

二十年前,還沒搬遷之前的柳州農貿市場,這裡是無數個柳州人的“淘寶”回憶。

二十年前,勝利還沒建起立交橋。但是今天,勝利立交都已建好,柳州的城市版圖越拉越大。

二十年前,那時姑娘們還都“流行逛街穿紅裙子”,廣西工學院門口都是這種穿著靚麗的小姐姐。

二十年前,冬天的晚上,一大家子圍坐在火爐旁,長輩們每天都有聊不完的話題,小孩子白天嬉鬧了一天,晚上就安靜的坐在大人懷裡。柴火燒的很旺,在火爐旁邊,還會掛著臘肉,煙熏的特別香……

二十年前,沒有淘寶,沒有明星同款。外婆做的老棉鞋是冬日必備,穿的都是“媽媽牌”毛衣。

二十年前,沒有那麼多進口護膚品,冬天被風刮裂了手和臉,女孩子就備一瓶雪花膏,很多男孩子也會偷偷用,然後香噴噴的被女孩子取笑~那一股香味彌漫了整個童年。

二十年前,冬天家裡蓋的都是自家彈的棉被,棉被套都是大花布面,那時候的被套沒有拉鍊,必須用針線縫一圈。

二十年前,每家除了囤一些煤炭燒火做飯,還總會囤積一些蜂窩狀的煤塊,燒水烤火,十分方便。爐子底部有透氣孔,孔蓋可以調節。

二十年前,柳州人沒有充電式的暖寶寶,冬天用的都是橡膠製成的熱水袋還要自己注水。

二十年前,經典款軍大衣、軍帽上的那一抹綠色就是記憶中的溫暖。

二十年前,還是孩子的我們,冬天沒事就在門口張望,等待爆米花的大爺。看著師傅把玉米倒進罐子,只等“嘭”一聲巨響,然後屁顛屁顛的沖上去,收著自己的爆米花。

二十年前,冬天家裡都會掛些臘肉和香腸,以前用柴火燒飯就把臘肉和香腸掛在房梁下,燒飯時的煙就會一直熏烤著,過一陣子就可以吃了。

二十年前,街頭巷尾都是《相約98》,王菲的穿著打扮像一個天真的孩童,那英一席白裙,乾淨俐落,成為很多女孩模仿的對象。

二十年前,電視劇《水滸傳》在央視播出,由劉歡演唱的主題曲《好漢歌》至今讓柳州人難以忘懷。

二十年前,一部臺灣大陸合作的電視劇首播,迅速火遍兩岸三地,萬人空巷,開創了中國電視劇至今無人超越的紀錄,成為多少柳州人寒暑假的記憶。

二十年前,高考還是全國一張高考卷子,總分為750分。柳州的孩子要是生在那時候,可能個個都是清華北大的料子了。填志願時候,生物工程、資訊工程都是當年聽起來很牛逼的專業。

二十年的時光很快,如今已是2018年。

時間悄悄過去,懷念卻從未消失。

這座城市和人們的希望、夢想就在這一年萌芽、長大。

只是當時我們並未發覺和意識到,過了這麼多年再回過去看,很多事情在當年就埋下種子,最終匯成了時代的潮流。

Mr. lonely andy 攝

當《相約九八》的歌聲再次響起

世界已經變了天地

家裡的老物件不見了蹤影

但人們依舊對未來充滿期待

願大家都能把握這無法回頭的年華

活得瀟瀟灑灑!

•END•

柳州百事通綜合編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