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別逗了,國內連榮耀都幹不過,小米估值是體育老師算的嗎?

近日一篇上海交大教授撰寫的《小米是家了不起的公司, 但這三個破綻讓它難撐1000億美元市值》引起了網友激烈的討論, 特別在問答類APP悟空問答上, 小米更是被很多專業人士分析扒皮。

從一開始放出估值2000億美元信號彈, 到後來的500億美元找平衡, 到最後正式發消息時又成了1000億美元, 估值大起大落的原因, 在於小米都是在借此摸市場反應。 真可謂, 城市套路深。 在一片眾聲紛擾之中, 對小米千億估值大都是不看好的聲音。

細數原因, 無非是利潤、大環境、專利等方面的考量。

利潤:利潤太低, 單台利潤只有蘋果的七十五分之一, 是華為、OPPO和Vivo的6分之一。 一方面, 小米不願意與蘋果對比。 因為小米去年利潤大概10億美金, 而蘋果的收入一季度就達到了近200億美金, 全年下來差不多是小米的一百倍, 而小米的1000億估值大概是蘋果的八分之一, 2000億估值就是四分之一。

從數據來看, 實在是慘不忍睹。 小米如果去美國資本市場講故事, 可能是很難說服美國人的, 所以小米心心念念要去香港上市, 原因大概是如此了。 另一方面, 小米又不得不和蘋果做捆綁, 蘋果在科技行業的創新毋庸置疑, 也是輕資產模式的代表, 畢竟三星和華為的產業鏈和都不是可以隨隨便便模仿的。 雷軍在國內一直被人稱為雷布斯, 不管是不是調侃, 米粉們可是真的一直奉他為中國的約伯斯。 把小米做成第二個蘋果, 這種話講出去還是很唬人的。

早在小米高估值融資階段, 雷軍就提出市夢率的概念, 大概意思就是告訴大家不要看眼前的價值, 要看未來的價值。 Emmmm···這個概念就有點類似於你去相親, 對面男的沒車沒房沒存款,

但是和你說, 他是潛力股一個意思吧。 其實這個概念講得有點早了, 因為幾年過去了, 小米已經慢慢失去了神秘色彩, 核心業務手機的銷售資料也並好, 而不要說ODM低端機衝量的做法, 進一步攤薄了小米可憐的利潤。

大環境:近日, 全球市場分析公司Canalys發佈最新報告, 2017年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總計為4.59億部, 同比下降了4%。 其中第四季度的表現最為糟糕, 出貨量同比下滑超過14%, 僅有1.13億部。 中國智慧手機步入“零增長”時代。 國內手機市場已經趨於飽和。 那麼, 對於小米之前提到的市夢率概念, 2017年小米發揮出它潛力股的本質了嗎?一首《涼涼》送給小米, 據賽諾資料顯示, 2017年全年, 榮耀以銷量5450萬台、銷售額789億元超越小米坐上了國內互聯網手機的頭把交椅。

手機作為小米的核心業務, 在國內市場連榮耀都幹不過, 1000億估值真的不是體育老師幫你估出來的嗎?

專利:IPO籌備期間歷來是企業各類訴訟的高發期。 比如, 搜狗籌備上市期間, 曾與百度捲入輸入法專利大戰;2017年永安行上市前, 就因捲入專利訴訟, 暫緩IPO進程, 並在上市後選擇“花錢免災”, 最終和專利權人簽署了專利授權合約。

早在2014年12月11日, 因涉嫌侵犯愛立信所擁有的ARM、EDGE、3G等相關技術等8項專利, 小米被愛立信訴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 而就在前兩天, 酷派發佈公告顯示, 因涉嫌專利侵權, 酷派將小米等訴至深圳中院, 請求法院:1)判令小米立即停止生產、許諾銷售或銷售涉嫌侵害酷派專利權的行為,

2)判令小米賠償經濟損失, 以小米侵權所說的為標準計算, 3)判令小米承擔訴訟費等各類維權發生的費用。 這也是小米首次在國內被起訴專利侵權, 或許僅僅只是個開始, 在後面排隊等著起訴小米侵權的至少還有HTC 等諸多手機廠商。 2018年或將是小米專利訴訟集中爆發的年份。

變相收費:2016年, 小米董事長雷軍在出席中國綠公司年會時語出驚人:小米目前也在考慮是不是收取一定的會員費或者服務費, 畢竟小米也要生存也要租房, 雷軍還向大家詢問 5%的會員費能不能接受。 你猜, 習慣了免費的中國用戶能接受嗎?消費能力有限的印度用戶願意接受嗎?雖說小米早期, 用遠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圈住了大量用戶, 然後再大搞生態圈, 賣電視,售路由器、販平衡車等,但企業的最終目的終究是要盈利的,與其在後期加些七七八八的服務費影響體驗,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破壞市場規則。雖說服務費的事情最後無疾而終,但是小米難免不會在上市後,像其他公司一樣,將KPI增加到用戶身上。

已經確定今年下半年上市的小米,還在繼續不停地講著他們千元估值的故事,據說,小米已經準備在香港而非美國上市,畢竟也只有中國,才有那麼多老實人,願意聽雷軍講故事,千億估值?那得看體育老師的算術究竟有多好了。

賣電視,售路由器、販平衡車等,但企業的最終目的終究是要盈利的,與其在後期加些七七八八的服務費影響體驗,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破壞市場規則。雖說服務費的事情最後無疾而終,但是小米難免不會在上市後,像其他公司一樣,將KPI增加到用戶身上。

已經確定今年下半年上市的小米,還在繼續不停地講著他們千元估值的故事,據說,小米已經準備在香港而非美國上市,畢竟也只有中國,才有那麼多老實人,願意聽雷軍講故事,千億估值?那得看體育老師的算術究竟有多好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