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搜狗發佈財報後股價大跌10% 高管自爆其自有流量僅占22%

1月29日, 搜狗發佈2017第四季度財報。 而在當晚開盤的華爾街股市, 搜狗股價也出現本月最大幅度下跌。 截止收盤, 搜狗股價跌至11.17美元, 跌幅達9.33%, 在交易過程中曾出現11美元超低股價, 趨近52周最低值10.85美元。

據財報顯示, 搜狗第四季度營收為2.778億美元, 同比上升62%;搜狗全年總營收達到9.084億美元, 同比增長38%——無論是Q4季度營收還是2017年全年營收, 明顯可見是正增長, 為何搜狗上市之後首次發財報, 卻讓股價直接下跌近10%?

分析搜狗Q4財報我們發現, 其根本原因還在於搜狗的流量構成不健康, 成本日益攀升但邊際效應有限等。

眾所周知, 據搜狗在2017年上市前公佈的IPO招股書顯示, 搜狗目前的流量來源有三部分:一是搜狗自身產品貢獻的流量, 此部分占比僅為五分之一;其餘五分之四來自騰訊系產品的引流和手機廠商合作預裝採買的流量。

在搜狗發佈2017年Q4財報之後召開的電話會議中,

搜狗高管周毅坦承, “搜狗自有流量占到22%, 還有大概38%的流量來自於騰訊管道, 剩餘40%由手機廠商貢獻。 ”這一流量構成與當初的招股書上的並未有什麼改變。

這一流量組成給搜狗帶來的業務增長風險顯而易見, 之前也有不少業內人士就此進行過分析。

其一, 搜狗自身的流量僅貢獻22%, 增長空間不大。 雖然周毅表示在未來一兩年內, 預計搜狗自有流量的比重會從現在的22%上升至30%。 但從過往幾年搜狗的表現來看, 這一說法不太能站得住腳。

據CNZZ資料顯示, 2013年6月, 搜狗在搜索市場的市占率為8.83%;而入股後, 在2014年1月該數值上漲到了13.67%——在騰訊系入主搜狗之前, 搜狗靠“三級火箭模式”在搜索市場份額占比並無優勢。

其二, 騰訊系的流量並不穩定。

據財報電話會議透露的資訊可知, 搜狗正在嘗試資訊流, 而騰訊早已通過天天快報、騰訊新聞用戶端入局, 且騰訊在2017年重推的企鵝號也是劍指資訊流。 如今搜狗開始佈局, 與騰訊的利益衝突顯而易見。

同時, 騰訊也在嘗試搜索業務, 就在2017年4月, 騰訊微信內部成立搜索事業部。 一旦搜索業務走向正軌, 騰訊與搜狗的合作極有可能到期終止。

其三, 手機廠商合作採買流量, 成本日益升高, 但收入漲幅在放緩。 搜狗財報顯示, 營收成本為4.574億美元, 比2016年增長51%。 作為營收成本的主要增長動力, 流量獲取成本增長了50%, 達到3.036億美元, 而2016年為30.7%。 這說明流量獲取成本增幅呈現繼續上漲趨勢。

與此同時, 財報顯示, 搜狗2017年全年總營收為9.084億美元,

2016年的總營收為6.60408億美元, 同比增長37%——營收增幅遠小於成本增幅。

而分析搜狗往年的財報數據可知, 搜狗的成本增幅跑過營收增幅的現象在2016年就曾上演:2016年其成本漲幅為22%, 而營收增幅僅為11.59%。

從搜狗的流量構成來看, 未來流量成本的增幅還會繼續上揚。

王小川在電話會議上就表示, 在2018年各家公司仍然在爭奪搜索的入口, 所以會更積極地嘗試與手機廠商進行合作, 這肯定會推高流量採購費用。 這也能直接看出搜狗未來的打法:自身流量發展有限, 騰訊系不穩定, 會重點在手機預裝上下功夫。

但如果2018年的預裝市場真如王小川所預計那樣, 搜狗並不具備優勢。 一方面是搜狗本身體量小, 拼財力拼不過百度、阿裡、360。 另一方面, 採買流量帶來的營收增幅有限, 並非公司發展的長久之計。

自上市起, 搜狗股價跌破發行價後便久居低位, 張朝陽也曾在烏鎮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向記者表示, 對搜狗現在的股價並不滿意。 而搜狗CEO王小川雖然在此之前將搜狗股價表現不佳歸咎於“財報沒發過”、“美國人本身對搜狗的模式並不瞭解”。 而搜狗此次發佈的財報後,股市表現妥妥打臉。

事實上,投資人不買單的真實原因還在於搜狗其實更多是一家流量依賴型公司,且流量來源不穩定、增長空間有限。如果搜狗在商業模式上沒有大的突破,在華爾街的處境或許不會有太大改變。

而搜狗此次發佈的財報後,股市表現妥妥打臉。

事實上,投資人不買單的真實原因還在於搜狗其實更多是一家流量依賴型公司,且流量來源不穩定、增長空間有限。如果搜狗在商業模式上沒有大的突破,在華爾街的處境或許不會有太大改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