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易水未寒,相伴長存

登高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九月九·話重陽

傳統文化知識:

重陽節, 又稱“老人節”, “登高節”, 此外, 還有“茱萸節”, “菊花節”等說法。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 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 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 把“九”定為陽數, 九月九日, 日月並陽, 兩九相重, 故而叫重陽, 也叫重九。 九九重陽, 因為與“久久”同音, 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 在數字中最為尊貴, 有長久長壽的含意, 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 重陽佳節, 寓意深遠, 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 常在此日進行祭祖, 敬老崇孝等活動。

一、登高畫年輪

很多年前的畫面裡, 有許多樹木, 榆木上的榆錢, 槐樹上的花串, 桑樹上的桑葚子。 記憶中的風景畫下來, 婉若嵌在牆壁上的畫卷。 寫到紙上, 夾到日記本裡, 又是一段動人的故事。 只有回憶像熟透的桑葚子, 等在它最後的季節中, 遺落在滿樹的陰涼裡。 我們都一樣, 描著年輪, 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誰先到來。

把自己的年輪畫得圓滿, 才能不辜負時間賦予我們對生活的想像……

二、把酒憶離別

在漂泊與尋找之間, 時間終歸流淌成為一條河……

12歲, 離家上初中, 一個禮拜回家1次

15歲, 離家上高中, 一個月歸家1次

18歲, 離家上大學, 一個半年歸家1次

22歲, 離家工作, ……

一個, 兩個, 三個……這樣的年頭慢慢堆積成為年代, 離別的還在離別, 相聚的還要相聚。

正如龍應台在《目送》裡寫的: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 只不過意味著,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 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而且, 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 不必追。 ”

2017年的重陽節, 很多人註定漂泊, 像你, 也像我, 無法陪同那些慢慢老去的爸爸媽媽, 爺爺奶奶, 外公外婆…

古有離別:易水之別, 荊軻有去無回。 臨河高歌, 絕塵遠行。 慷慨悲壯。 易水寒成就了英雄, 也成就了易水。

今有離別, 然多異于荊軻的, 大多可以再相聚, 每一種離別都源於選擇, 生命是一場馬不停蹄的離別。 今日的離別是相對溫和的, 感謝生命恩賜的小離別!小幸運!易水不寒!!

三、靜思常相伴

媽說:“我跟你爸不可能照顧你一輩子,眼睛擦亮點,我擔心你以後會被欺負...”

爸說:“這些我們不愛吃,你多吃點...”

媽說:“一眨眼的功夫你就長大了,如果你就這樣一直不長大該多好,一直在我和你爸身邊...”

爸說:“好好讀書,錢的事不用擔心...”

媽說:“希望你能獨立堅強,活的開心快樂”

爸說:“你不知道你不在家的時候我們吃飯有多簡單”

媽說:“好好保護好眼睛”

……

每當聽到這些話,你是否和我一樣哽咽到無法言喻...

時時壓在心間的話語,始終陪伴在另一個誠市的一角。

父母總是說:等你變成....樣了,我們就好了。時間在走,我們在變好,而他們,卻在變老。

但願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實現那句對父母的承諾: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三、靜思常相伴

媽說:“我跟你爸不可能照顧你一輩子,眼睛擦亮點,我擔心你以後會被欺負...”

爸說:“這些我們不愛吃,你多吃點...”

媽說:“一眨眼的功夫你就長大了,如果你就這樣一直不長大該多好,一直在我和你爸身邊...”

爸說:“好好讀書,錢的事不用擔心...”

媽說:“希望你能獨立堅強,活的開心快樂”

爸說:“你不知道你不在家的時候我們吃飯有多簡單”

媽說:“好好保護好眼睛”

……

每當聽到這些話,你是否和我一樣哽咽到無法言喻...

時時壓在心間的話語,始終陪伴在另一個誠市的一角。

父母總是說:等你變成....樣了,我們就好了。時間在走,我們在變好,而他們,卻在變老。

但願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實現那句對父母的承諾: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