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城市急救仍有改善空間

前幾天偶然見到一場交通事故, 從公共管理角度分析, 救護車調度方法和派出效率都有問題, 接線員職業素養明顯有待提升, 也沒有參照就近、就急、就實力原則, 這不利於醫療事故處理, 可見城市急救仍有改善空間。

當時正和友人打算過十字路口, 看到一輛卡車停在路上, 一個行人躺在地上, 面朝下一動不動, 地上一攤血, 看起來情況挺嚴重的。 貨車上的人在車前站著打電話。 我見狀也撥打了120, 概述了情況和地點, 說得趕緊派救護車。 被告知要報警, 後來撥122時, 告知傷者情況比較嚴重, 生死不明, 得趕緊派員警過來,

接線員問了概況和地點後, 多次電話轉到交警或急救工作人員那裡, 轉一次問一次地點和情況, 不斷白白浪費時間。 救護車呢, 則是左等右等快二十多分鐘才到, 而且不來則已, 一來就來倆。 抬走傷者時, 據說還有呼吸, 但傷情不明。 但救護地點不是往數百米外的大醫院送, 捨近求遠徑直往北走了。 這個過程中, 員警自始至終沒出現。

照理說, 搶救傷者分秒必爭, 將近二十分鐘的等待時間, 足以錯過最佳救治時間, 黃花菜都會涼的。 周邊聚集了二三十人, 大家普遍不理解, ××醫院明明就在五分鐘步行能到的旁邊, 急救方何以捨近求遠調度?急救方解釋說, 跟這個醫院沒有合作(或恰好無急救車), 但這似乎不是理由;再則,

下午兩點多也不至於堵車, 在交通比較便利的四環內, 怎麼著十分鐘內也應該到場, 明顯是調度反應效率過低。 這種救人速度, 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依理而言, 接線員應該受過專業訓練, 接到電話反映傷者情勢嚴重時, 要迅速甄別是否虛假資訊, 在問清地點和概況並核實無誤後, 當務之急是馬上派人到現場。 至少作為成年人, 手機號碼也是實名制的, 一般人不敢隨意撥打報警和急救電話。 而這邊122接線員核實後, 幾次把電話轉到其他工作人員那裡, 我還被一遍遍的重複問資訊;自己明確表示只是路人, 也通報了肇事車牌號碼, 還是被追問一堆無用資訊, 還被要求去問司機的電話, 被我拒絕了。 見到他們效率不高,

我有些火大, 催著他們趕緊派人過來, 結果接線員還火了, 質問我什麼態度, 還想跟我吵架。 固然, 我應該心平氣和而非心急火燎地敘述, 可能著急的時候態度也不好, 但似乎接線員的職業素養也有待提升, 對生命的敬畏程度也不夠, 處理事故的方法和效率堪憂。

還有一個疑問, 在遇到緊急時刻, 如果從方便的角度來講, 一般只撥一個號碼就好了, 在這裡卻要撥120、122, 難道部門之間就不能有更好的聯動嗎?非得讓人去記清楚撥這個號、撥那個號, 是否會耽誤時間?當然, 中間難免存在一些溝通偏差或資訊失誤, 這種事情也只對事不對人, 但親身經歷撥打電話後急救車姍姍來遲, 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上次情況類似, 救護車也是左等右等就不來,

一來就來倆, 這樣看就不是巧合了, 而是調度確實存在問題, 不知是否涉及利益劃分, 還是其他問題。

急救或許對任何國家都是難題, 但無論如何, 這涉及到生命安全, 可能關涉到每一個人, 必須予以重視。

文/蔡英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