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圍觀“街頭奇景”應多些“追根問底”

“300多米的路上安了54個椅子, 真是少見!”昨日, 有市民在陝西榆林街頭發現一幕奇特景象。 據悉, 這些座椅是榆林市恒泰運輸集團申請安裝的。 對於為何在此處安裝座椅, 該集團榆林長途汽車南站站長李建國表示, 主要是為了淨化車站周邊的經營環境, 人行道上安裝座椅可防止車輛亂停亂放以及黑車司機在人行道停車攬客, 也為市民的出行帶來方便。 (1月3日《華商報》)

所謂“街頭奇景”, 必然超出了公眾的認知經驗。 的確, 無論對於下此判斷的記者, 發出驚歎的榆林市民, 還是眾多讀者而言, “350米裝54個椅子”無疑太過罕見。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以如此密集的距離佈置公共設施, 難免引發其合理性的追問。 而更為深層的質疑, 必然指向對財政資金的浪費。

不過, 圍觀“街頭奇景”應多些“追根問底”。 須注意到, 榆林市恒泰運輸集團有著“國有”細胞。 該集團官網顯示, 其是一家改制而成的國有參股、職工控股的混合所有制有限公司。 換言之, 榆林市恒泰運輸集團的每一分支出裡, 可能都包含著國有資產的成分。 作為納稅人, 公眾顯然仍有必要追問:“350米裝54個椅子”是否存在浪費?

恒泰運輸集團方解釋, 此舉是為了“防止車輛亂停亂放以及黑車司機在人行道停車攬客, 也為市民的出行帶來方便”。 的確, 在沒有隔擋設施的情況下, 一些車輛時常爬到人行道上停車。

但是, 比起“350米裝54個椅子”, 顯然還存在更具性價比的選擇, 例如購置安裝一些簡易的圍欄或者小石墩。

恒泰運輸集團方的解釋, 顯然無法平息公眾的質疑。 不少網友更是進而猜測, “350米裝54個椅子”背後可能存在利益輸送。 鑒於恒泰運輸集團並非私企, 有國資成分在內, 出於對納稅人的負責, 監管方無疑也應當多一些追根問底, 查清這背後的真相。 否則, 公眾的質疑不但不會消散, 反而會進一步發酵。

文/張隱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