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鬼鬼祟祟”式服務當休矣

近日, 記者發現手機被開通了一項收費服務, 運營商表示為電話行銷中本人自願辦理, 並有通話記錄和錄音為證。 然而, 當記者要求出示開通憑證即“電話錄音”時, 卻遭遇運營商的種種“不配合”。 記者調查發現, 使用者遭遇運營商這種鬼鬼祟祟的“影子服務”被扣話費並非個案。 不少網友吐槽:這種“薅羊毛”式的隱蔽扣費, 實在是“暗箭”難防!(1月30日新華社)

記者的遭遇引發許多網友共鳴, 他們紛紛吐槽曾莫名其妙被“薅羊毛”。 常常是一通熱情而急促的電話, 使用者“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捆綁扣費, 想取消捆綁服務,

則麻煩得多, 非本人親自到營業廳辦理不可。 而更多用戶則被蒙在鼓裡, 長期被“薅羊毛”還不得而知。

事實上, 手機用戶被“薅羊毛”扣費的不在少數, 他們幾乎都是上了“鬼鬼祟祟”式服務的當。 這種服務一般是通過電話行銷方式進行, 有如下特點:一是套近乎裝好人, 報上你的姓名之類隱私, 當你是優質客戶, 尊享特別優惠, 讓人誤以為機會千載難逢, 過了這村就沒那店;二是語速極快, 可媲美華少, 像催命一樣要你趕快表態, 容不得你深思熟慮;第三, 把陷阱包裝成餡餅, 將可有可無的功能說得天花亂墜, 讓人如墜夢裡;第四, “寬進嚴出”, 捆綁容易取消難, 一旦被捆綁成功, 想取消服務則需過五關斬六將。

“鬼鬼祟祟”式服務, 說白了就是心裡有鬼的服務。

提供這種服務的運營商, 心裡時刻裝著自己和人民幣, 唯獨沒有用戶。 他們故意不提供每月捆綁扣費明細清單, 抓住絕大多數使用者不想輕易換手機號碼的“命門”, 以及懶得計較每月多花幾元錢的惰性, 與協力廠商沆瀣一氣, 將可有可無或完全無用的服務, “一不小心”捆綁住你的錢包, 神不知鬼不覺地薅起你的“羊毛”。 這種服務充滿了套路, 見不得陽光, “鬼鬼祟祟”才好渾水摸魚, 稱之為欺騙式服務, 亦不為過。

值得一提的是, 運營商這種“鬼鬼祟祟”式服務其實早已有之, 媒體屢有曝光, 也有消費者一怒之下將“薅羊毛”的運營商告上法庭。 “薅羊毛”式捆綁扣費之所以像打不死的“小強”, 成為消費領域的“牛皮癬”,

與消費者知情權被漠視有關, 也與維權成本太高有關。 其實, 監管部門完全可以要求運營商提供每月捆綁扣費明細清單, 讓使用者有基本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同時, 要求對涉及捆綁扣費的服務“嚴進寬出”, 降低取消捆綁門檻, 電話或短信隨時可取消捆綁服務, 這樣, “薅羊毛”式扣費完全可能收斂。 提供服務要多點誠信, 少點欺騙;多點陽光, 少點套路。 “鬼鬼祟祟”式服務當休矣。

文/徐林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