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天安門城樓上的巨幅標語到底是誰寫的?

開幕式嘉賓合影

壹號收藏網訊 “謝家夫人澹豐容, 蕭然自有林下風”, 2018年2月3日下午, 由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北省國畫院、湖北省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的“閒情偶寄——程春利、李劍、李雪梅、黃少牧花鳥畫小品展”在湖北省國畫院開幕。

4位藝術家在傳統與現代理念的碰撞中, 多元而個性地探索著藝術的內涵與真諦, 此次展覽共展出花鳥畫小品近百幅, 各自風格突出, 面貌奇新。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湖北省國畫院院長陳迪和致辭

開幕式上, 湖北省國畫院院長陳迪和以一個藝術家的角度審視了此次展覽:“小品不代表就是一張小畫, 小品是根據繪畫的內容而決定的。 小品往往更能體現中國畫的精神, 文化有個很重要的東西是智慧, 智慧是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最複雜的問題, 而小品就是這樣。 所以欣賞小品的時候你會看到文化、情懷,

看到我們這個民族對社會、自然的認知。 一件小品就是一篇長篇小說, 可以讀好幾年。 ”湖北省美術家協會秘書長劉春冰也表示中國畫的小品講究形神兼備, “形和神的關係就是藝和道的關係, 從他們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最新的成果和探索。 ”

湖北省美術家協會秘書長劉春冰發言

湖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羅丹青發言

湖北省文聯黨組書記鄧長青宣佈展覽開幕

湖北省國畫院常務副院長劉書平主持開幕式

藝術家程春利多年致力於對工筆的開拓,在工筆中擴大場面、縮小景物,使畫面呈現出介入山水與花鳥之間的效果景象,拓展了傳統工筆一味花鳥的創作模式,同時他十分注意在生活中採集創作元素,積累了大量的現場寫生,在創作中不斷融匯個人領悟,從而在工筆領域建立起了自己的藝術特點。

嘉賓觀展

嘉賓觀展

嘉賓觀展

參展藝術家李劍(左一)、李雪梅(中)與嘉賓一起觀展

藝術家李劍的作品,筆墨蒼秀,設色清湛,古淡天然,脫盡窠臼。他善用墨,數年前常以清雅,朦朧為基調,淡墨渲染的空蒙之韻,而近階段多以潑墨勾畫的蒼茫之致,淡墨裡朦朧若霧,濃墨處凝聚如漆,無論濃淡都下筆肯定,運用自若,墨氣淋漓。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藝術家李雪梅自言“繪事雖小技,卻是可以使人去煩惱,迎篤靜的。藝術是靈魂的慰藉物,我希冀能用我的畫慰藉那些在現實中摸索的靈魂以女性獨有的細膩和真誠貌似輕鬆地揮灑,不忍給自己和旁觀者增加一絲負荷。”藝術家李雪梅筆下創作的花鳥作品,題材只是作為一種載體而已,她追求更多畫外之物、畫外之情,但需要借助畫面的力量來實現。

嘉賓現場交流

藝術家黃少牧的作品沒有華而不實的技法,很單純,無處不透示他的筆墨功力。用墨取決於用水,把水玩到極致、玩出了個性就是傳統筆墨的一種延伸和發展,也是技法的創新。他的作品給人一種氣韻生動、清肅散淡的藝術感覺,體現了他高超的對水的運用與控制技能和對傳統審美的深刻感悟。

嘉賓合影

此次展覽將一直持續到2月13日。

湖北省美術家協會秘書長劉春冰發言

湖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羅丹青發言

湖北省文聯黨組書記鄧長青宣佈展覽開幕

湖北省國畫院常務副院長劉書平主持開幕式

藝術家程春利多年致力於對工筆的開拓,在工筆中擴大場面、縮小景物,使畫面呈現出介入山水與花鳥之間的效果景象,拓展了傳統工筆一味花鳥的創作模式,同時他十分注意在生活中採集創作元素,積累了大量的現場寫生,在創作中不斷融匯個人領悟,從而在工筆領域建立起了自己的藝術特點。

嘉賓觀展

嘉賓觀展

嘉賓觀展

參展藝術家李劍(左一)、李雪梅(中)與嘉賓一起觀展

藝術家李劍的作品,筆墨蒼秀,設色清湛,古淡天然,脫盡窠臼。他善用墨,數年前常以清雅,朦朧為基調,淡墨渲染的空蒙之韻,而近階段多以潑墨勾畫的蒼茫之致,淡墨裡朦朧若霧,濃墨處凝聚如漆,無論濃淡都下筆肯定,運用自若,墨氣淋漓。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藝術家李雪梅自言“繪事雖小技,卻是可以使人去煩惱,迎篤靜的。藝術是靈魂的慰藉物,我希冀能用我的畫慰藉那些在現實中摸索的靈魂以女性獨有的細膩和真誠貌似輕鬆地揮灑,不忍給自己和旁觀者增加一絲負荷。”藝術家李雪梅筆下創作的花鳥作品,題材只是作為一種載體而已,她追求更多畫外之物、畫外之情,但需要借助畫面的力量來實現。

嘉賓現場交流

藝術家黃少牧的作品沒有華而不實的技法,很單純,無處不透示他的筆墨功力。用墨取決於用水,把水玩到極致、玩出了個性就是傳統筆墨的一種延伸和發展,也是技法的創新。他的作品給人一種氣韻生動、清肅散淡的藝術感覺,體現了他高超的對水的運用與控制技能和對傳統審美的深刻感悟。

嘉賓合影

此次展覽將一直持續到2月13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