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美軍投1.25萬噸炸彈沒炸毀越軍一座橋 背後不能忘記中俄的援助

越南之所以能夠領導軍民取得抗美救國戰爭的勝利, 最根本的一條經驗就是堅持持久的人民戰爭, 農村和城市兩個戰場相結合。

最大限度爭取國際支持與援助。 越南戰爭期間, 越南分別與中蘇保持親密關係, 在兩國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 尋求兩國的政治支持和物質援助。

可以說, 中、蘇兩國在戰略上對美國的牽制和約束, 在物質上對越南源源不斷的巨大援助, 是越南得以取得抗美救國勝利的根本外因。

越南戰爭中, 越南實際上掌握著兩種基本力量, 一是北方的人民軍, 另一是南方的解放武裝力量。 南方解放武裝力量以廣泛的遊擊戰纏住美軍、消耗美軍, 北方以滲透的方式向南方提供物質和人員。 北方的人民軍則用於大規模投入作戰。

在整個越南戰爭期間, 越南都在不遺餘力地改善部隊的武器裝備。 由於得到中、蘇兩國的援助:越南人民武裝力量不僅逐步擁有AK-47衝鋒槍、56式衝鋒槍、大口徑迫擊炮、肩扛式火箭筒等輕武器,

也擁有T-54和T-55坦克、122毫米和130毫米口徑火炮等重武器, 還擁有由薩姆系列地對空導彈、米格系列噴氣式戰鬥機、各種射高的高炮和先進雷達所組成的防空系統。

在戰爭後期, 人民軍不僅一次可以發射數以千計的炮彈, 而且出現了初步的步、坦、炮協同作戰。

在1972年12月美軍實施“後衛”轟炸行動的12天內, 北越人民軍防空部隊共發射薩姆導彈1293枚, 擊落美軍B一52戰略轟炸機15架。

在整個戰爭期間, 越南人民武裝力量雖然在武器裝備上與美軍存在較大差距, 但這種差距不是整體上的技術時代差, 更多只是代內質與量上的差異, 這就使美軍無法依靠武器裝備佔有決定性優勢。

1966年, 美軍在北部灣配置1架空中指揮、控制與通信飛機, 該機每天可控制飛機200-250架次, 戰事緊張時可控制飛機300架次。 為減少北越導彈對美軍戰鬥機的威脅, 美軍從1966年開始為戰鬥機加掛電子對抗吊艙, 實施主動電子干擾, 使北越蔽榍裡撇的命中塞由1965年的5.67%下降到1966年的3.43%。

在1972年對北越的轟炸中, 美軍使用了鐳射制導和電視制導的靈巧炸彈, 將打擊精度縮小到5-10英尺範圍內, 從而極大提高了轟炸效果。 例如美軍僅用15枚2000磅的鐳射制導炸彈就炸塌了北越的清化大橋, 而在此之前美軍出動700架次飛機、投擲1.25萬噸常規炸彈也未將該橋摧毀。

整個越南戰爭期間, 美軍共對北越投射了2.1萬枚精確制導彈藥。

美軍的精確制導炸彈

針對美軍, 越南人民武裝力量採取“你打你的, 我打我的”的非對稱作戰, 儘量避免與美軍進行大部隊正規戰, 避免與美軍在固定的戰場和穩定的戰線上對壘, 而是充分利用熱帶叢林、山地和水網等自然條件, 依託民眾開展高度分散、高度靈活的遊擊戰和有條件的運動戰, 造成犬牙交錯的戰場態勢。

既利用地道、陷阱、地雷、竹樁、弓弩等殺敵, 也努力發揮火炮、坦克、戰車、飛機、導彈等現代兵器的威力;既在野外進行伏擊、襲擊, 也在城市和村鎮進行襲擾和巷戰;佔據優勢時便進攻, 不利時則撤回根據地或邊遠地區。

更為重要的是,非對稱作戰使越南人民武裝力量能夠將自身傷亡控制在可承受的範圍內,同時又對美軍保持長期的軍事壓力,給予美軍持久的殺傷,從而促使美國國內民眾的反戰情緒日趨激化,從根本上動搖美國的戰爭意志。

更為重要的是,非對稱作戰使越南人民武裝力量能夠將自身傷亡控制在可承受的範圍內,同時又對美軍保持長期的軍事壓力,給予美軍持久的殺傷,從而促使美國國內民眾的反戰情緒日趨激化,從根本上動搖美國的戰爭意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