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13款讓顧客上癮的麻辣味菜品

渝風水煮牛肉絲

此菜味重麻辣且略帶火鍋風味。 先把牛肉切成絲, 納碗加鹽、料酒和生粉碼味上漿。 另把大白菜切絲, 待入鍋加油鹽炒斷生後,

盛窩盤裡墊底。

淨鍋放油燒至三四成熱時下牛肉絲, 滑油後倒出來瀝油。 鍋留底油, 先放姜米、蒜米、蔥末、豆瓣醬和火鍋底料炒香, 摻適量鮮湯燒開後, 加鹽、白糖和味精, 另把牛肉絲下鍋煮2分鐘。 勾芡收汁後, 起鍋盛於盤中大白菜絲上邊。

鍋洗淨後上火放油, 下辣椒面炸出香味, 快速舀在盤中牛肉絲上, 另外撒一點花椒面和熟芝麻(也可撒蔥花)即成。

2麻辣土雞

主料:鹵土雞300克

輔料:大蔥節30克油酥花生米20克蔥花5克

調味料:蒜末8克薑末3克味精1克雞精1克白糖粉1克蠔油2克一品鮮醬油3毫升大王醬油3毫升香醋2毫升花椒粉2克紅油30毫升藤椒油20毫升油辣子10克熟芝麻少許

制法:

1.往拌菜盆裡先放蒜末、薑末、味精、雞精、白糖粉和蠔油, 拌勻了再加一品鮮醬油、大王醬油、香醋、油辣子和花椒粉, 最後加藤椒油、紅油並撒入熟芝麻, 攪勻即成麻辣味汁。

2.把鹵土雞斬成條, 放在盛有麻辣味汁的拌菜盆裡, 加些小蔥節和油酥花生米一起拌勻, 裝盤後再撒少許蔥花做點綴, 即成。

說明:

1.調料中的油辣子, 是選二荊條幹辣椒和幹小米椒各半, 入鍋炒香後, 晾涼了打成粉末, 裝盆後澆入五成熱的菜油, 炸香便得到。

2.調味汁時加入糖和醋, 主要是起中和口味的作用, 因此用量不可多。

3.過去我們製作麻辣拌雞, 多是把土雞煮熟了斬件後再拌, 可是這裡卻把雞先鹵熟以後拌制, 由此讓麻辣雞又“複合”了些許的五香味。

3花椒江團

原料:

江團1條, 水芋粉150克, 幹花椒10克, 豆瓣、糍粑辣椒、刀口辣椒、幹辣椒節、姜米、蒜米、蔥花各少許。

調料:

鹽、料酒、味精、鮮湯、濕澱粉、菜油各適量。

制法:

1、把江團宰殺治淨, 改刀成片並沖淨血水後, 納碗加鹽、料酒和濕澱粉, 碼味上漿待用。 另把水芋粉在沸水鍋裡焯水後, 撈入湯缽墊底。

2、淨鍋裡放菜油燒熱, 先下姜米、蒜米、幹花椒和幹辣椒節煸香, 再放入糍粑辣椒、豆瓣繼續煸炒。 炒出香味才下刀口辣椒, 摻鮮湯並加鹽和味精, 調成麻辣鮮香的口味後, 打去料渣再滑入魚片, 煮熟便起鍋裝盤, 舀上用熱油炒香的幹花椒, 同時撒上蔥花即成。

4麻辣兔肉

麻辣兔肉大致有三種做法:

一是先把兔肉煮熟後, 涼拌成麻辣味;

二是把兔肉炸收成麻辣味;

三是把兔肉爆炒成麻辣味。

涼拌的麻辣兔肉是先把兔子宰殺後剮皮治淨, 再放入加有薑、蔥的沸水鍋裡煮開, 關火加蓋悶制10分鐘, 撈出來晾涼後取淨肉並裝盤。 最後淋上用豆豉茸、鹽、醬油、味精、雞精、白糖、花椒面、花椒油、香油和紅油辣椒調成的麻辣味汁, 撒上熟芝麻、酥花仁、芹菜節、香菜末和蔥花,拌勻即可食用。需注意的是此菜可加入小米椒粒和藤椒油,調成鮮麻辣味。

炸收的麻辣兔肉是把帶骨兔肉斬成塊,用鹽、料酒、薑和蔥醃入味,再投入熱油鍋裡炸至表面酥脆且熟時,撈出來瀝油。鍋裡留底油,投入薑片、蔥節、幹辣椒節和花椒爆香,摻入鮮湯並烹入料酒後,下炸好的兔肉塊,調入鹽、糖色、白糖、雞精和味精,小火收入味後轉大火收至湯汁將幹時,淋香油、花椒油和紅油推勻,撒熟芝麻,出鍋裝盆晾涼,即成。需注意,此菜若是在收制時加入用水泡軟的陳皮塊,可製成陳皮兔。

爆炒的麻辣兔肉是把淨兔肉切成丁,用鹽、料酒、薑蔥汁和幹澱粉碼味上漿,再下入熱油鍋裡滑熟,撈出來瀝油。淨鍋入香料紅油燒熱,投入幹辣椒節、花椒、薑片、蒜瓣和蔥節爆香,然後放入豆瓣和泡椒末炒香出色後,下入滑熟的兔丁和青紅椒節,烹入料酒,調入鹽、味精、雞精、胡椒粉和白糖炒勻,撒香菜節,出鍋裝盤即成。

5石鍋老媽雞

這是我們店的一道創新菜。雞塊要先在鍋裡用泡海椒、泡姜、姜米、蒜米等調料炒香,然後換到高壓鍋裡壓制。出鍋後,再重新入炒鍋,加鮮花椒、尖椒塊、鮮子姜、美人椒等一起炒香,最後盛入燒熱的石鍋內上桌。其成菜風味特點是:雞肉麻辣鮮香,軟糯又富有嚼勁。之所以選用石鍋作盛器,一是因為石鍋看上去有范兒,二來因為石鍋的熱度可以讓鮮子姜和美人椒的鮮香味道保持更長的時間,也讓石鍋裡雞塊的味道更濃郁。

主料:農家土公雞1只(約3000克)

輔料:鮮子薑片150克、美人椒節100克、青尖椒節100克、鹽適量

調料:鮮花椒80克、泡海椒100克、泡薑片80克、姜米60克、蒜米60克 香辣料200克、藤椒油20毫升、菜油800毫升、十三香、白糖、味精、雞精、料酒、醬油、鮮湯各適量

制法:

1.把雞宰殺治淨後,斬成塊納盆,加料酒和醬油碼味備用。

2.往炒鍋裡放菜油,燒至五成熱時下鮮花椒爆香,投入泡海椒、泡姜片、姜米、蒜米和自製的香辣料,炒香才把已經碼好味的雞塊倒鍋裡,在改用中火繼續炒的同時,烹入料酒並摻入鮮湯(約200毫升),倒入高壓鍋裡後,燒上汽再壓數分鐘,關火。

3.往淨鍋裡放菜油,燒至五成熱便投入鮮花椒、子姜片、美人椒和尖椒,炒香以後才把高壓鍋裡的雞塊倒進去,改大火收汁,見水分快幹時,加入味精、十三香、藤椒油、雞精和白糖,起鍋倒入已經燒熱的石鍋內,撒上熟芝麻即成。

說明:香辣料的制法是:往鍋裡放菜油燒熱,下泡椒、幹辣椒節、糍粑辣椒炒香後,關火拼盛入盆中,靜置一兩天便可用。

6秘制脆蝦

原料:蝦仁200克 青筍尖100克 泡椒末20克 豆瓣醬15克 幹辣椒節、花椒、姜米、蒜米、香菜節、鹽、料酒、胡椒粉、味精、鮮湯、生粉、沙拉油各適量

制法:

1.蝦仁治淨後,逐一在背部剞刀,納碗後加料酒、鹽和生粉上漿。另把青筍尖放入油鍋,加幹辣椒節和鹽一起炒斷生後,起鍋盛窩盤裡墊底。

2.淨鍋放油燒熱,先下姜米、蒜米、泡椒末和豆瓣醬,炒香出色後再摻入適量的鮮湯燒開,加鹽、胡椒粉和味精調味,然後下蝦仁煮至捲曲且熟時,勾入少許濕生粉收汁,起鍋便盛入盤中青筍上。

3.鍋洗淨了重新上火,放油燒熱後,下幹辣椒節和花椒熗香,隨後起鍋澆在蝦仁上並撒香菜段,即成。

7秘制蘭庭雞片

此菜雞肉細嫩,麻辣味濃,因為是在傳統涼拌土雞片的制法基礎上,又加入了自製的麻辣油來調味,因此風味比較特殊。這裡的自製麻辣油,是以幹辣椒和花椒為主料,輔以八角、香葉和桂皮入鍋炒香後,打成碎末再與燒熟的菜油煉香而成。

原料:土公雞1只 羅漢筍100克 薑片、蔥節、花椒、鹽、古越龍山酒、美極醬油、生抽、香醋、陳醋、辣椒粉、花椒粉、蒜末、白芝麻、麻辣油各適量

制法:

1.把土公雞治淨,納盆加薑片、蔥節、鹽、花椒和古越龍山酒抹勻後,醃制12小時再入籠蒸1小時,取出來拆去骨以後,再把雞肉放託盤裡壓成形。

2.臨出菜時,先把羅漢筍切片汆水並沖涼,裝在盤中墊底後,再把雞肉切成片擺在羅漢筍上邊,最後澆入用美極醬油、生抽、香醋、陳醋、辣椒粉、花椒粉、蒜末、白芝麻、紅油、花椒油和麻辣油調成的麻辣味汁,稍加點綴便上桌。

8糊塗雞

把仔土雞宰殺治淨,入盆加鹽、姜蔥水和料酒醃漬20分鐘後,再放清水鍋裡煮熟,撈出來稍晾後,拆去大骨,再切成大片待用。

走菜時,取適量的雞片裝盤,舀入用姜米、蒜米、藿香末、鹽、白糖、香醋、味精、生抽、紅油和花椒面調成的糖醋麻辣味汁,最後以藿香葉加以點綴,即成。

9麻辣誘惑

將豬排骨剁成小塊,入盆加料酒、蔥薑、鹽和生抽醃漬入味後,下入五成熱的油鍋炸熟,撈出來待用。

鍋裡留少許的油燒熱,下幹辣椒節、幹紅花椒、幹青花椒和豬排骨一起翻炒,邊炒邊加入鹽和少許味精,最後撒入蔥花,炒勻便可裝盤上桌。

10花椒牛肉

此菜在鹹鮮口味的基礎上略帶麻辣。先把漿好的牛肉片在沸水鍋裡滑熟,另把青紅椒塊和西芹塊在油鍋裡過油至斷生,均出鍋待用。

淨鍋上火放油,下幹辣椒節熗炒至有糊香味時,摻入適量清水燒開,加蠔油、鹽、生抽和味精調味。隨後往鍋裡倒入牛肉片、青紅椒塊和西芹塊,稍煮便勾芡,起鍋裝盤裡。

另取淨鍋放油,下幹辣椒節和青花椒熗香後,起鍋舀在盤中牛肉上,即成。

11香湯肥腸

主料用的是五香鹵肥腸,燒制前需下油鍋炸至表皮略帶脆香,而這樣做成菜會更香且容易入味。在燒制時,還要加放幾枚八角以添異香。

原料:五香鹵肥腸400克、蒜苗節、芹菜節、金針菇、水發木耳共300克、幹辣椒節80克、花椒20克、蔥花、鹽、白糖、味精、熟芝麻、菜油各適量、八角數枚、香湯1升

制法:

1.淨鍋裡放油燒熱,先下適量幹辣椒節和花椒熗鍋,等倒入蒜苗節、芹菜節、金針菇和水發木耳炒至斷生時,加少許的鹽調味,起鍋盛大窩盤裡墊底。

2.鍋洗淨,放菜油燒至五成熱時,下入切成小塊的鹵肥腸,炸至表皮略脆,倒出來瀝油。

3.在鍋裡摻入香湯,燒開便倒入肥腸並撒入八角,加鹽、白糖和味精調味,待煮至八角香味飄散出來時,連湯帶汁地倒在窩盤的蔬菜料上邊,另外撒些熟芝麻。

4.另取淨鍋放適量的菜油,先下幹辣椒節和花椒熗香,待起鍋舀在盤中肥腸上邊後,撒上蔥花便可上桌。

說明:在熗制幹辣椒節和花椒時,須掌控好火候,以成菜略帶糊香為宜,過火與不及成菜效果都欠佳。

12麻辣口口脆

味型:麻辣味

烹飪工藝:燒、淋

原料:鮮兔肚400克、芹菜50克、蒜苗50克、黃豆芽100克、幹辣椒30克、幹紅花椒2克、刀口椒50克、市售火鍋底料100克、薑末25克、蒜末25克、泡薑末50克、白芝麻10克、高湯300毫升、小蘇打2克、小蔥蔥花10克、料酒120毫升、花椒油2大匙、香油30毫升、沙拉油45毫升、複製香料油100毫升、濕生粉、川鹽、味精、白糖、胡椒粉各適量

制法:

1.將鮮兔肚撕去油膜並洗淨黏液,全部一剖為二,待入盆用小蘇打醃漬3小時後,再用80℃的熱水沖入醃過的兔肚,用勺子再去攪動兔肚使其受熱均勻,察看兔肚完全漲發後,再用清水沖盡堿味,備用。

2.把芹菜和蒜苗都切成寸節,幹辣椒切成1釐米長的節備用。

3.往炒鍋裡倒入沙拉油,燒熱後下薑末、蒜末、泡薑末及火鍋底料炒勻,再把刀口椒撒進去炒香,摻入高湯燒沸後轉小火,熬10分鐘待用。

4.換淨鍋上火,下芹菜節、蒜苗節和黃豆芽熗炒熟後,出鍋墊在盤底。

5.將初加工好的兔肚放入步驟3的鍋中,調入鹽、味精、白糖、胡椒粉、料酒攪勻,再勾入濕生粉收成濃汁,出鍋後盛入有芹菜、蒜苗、黃豆芽墊底的盤裡。

6.淨鍋上火,倒入複製香料油、香油、花椒油,燒至五成熱時即放入白芝麻、幹紅花椒、幹辣椒節熗香,起鍋澆在盤中兔肚上,撒些蔥花便成菜。

大廚經驗秘笈

1.一定要選用新鮮的兔肚。兔肚必須提前漲發好。在此過程中,小蘇打加得過多或時間醃制太久都不行。

2.用小蘇打醃漬過的兔肚還必須用80℃左右的熱水去激發提升,那樣成菜口感才脆;最後還必須用流動水沖洗除去堿味。

3.兔肚不宜在鍋裡久煮,因為漲發過的兔肚受熱即加劇收縮,這樣也就影響脆度了。兔肚入鍋後,鹽的底味宜重,否則澆油後,兔肚會失去部分鹽分而使味道變淡。用濕生粉勾出來的芡要濃稠才好。

13三筍燒雞

三筍燒雞是在黃燜雞的制法基礎上改良而來。黃燜雞的大致做法是:往鍋裡放菜油燒熱,先下雞塊炒幹水分(其間需要加一點料酒),再把自製豆瓣醬加進去,用中火慢炒至色油亮時,調味並摻入鮮湯燒開。待加蓋燜熟後,放入輔料續煮一會兒便好。

三筍燒雞和黃燜雞的區別主要有兩個方面:

首先是輔料不同——黃燜雞的輔料有芋頭、魔芋、豆芽、黃瓜等,而三筍燒雞則添加了貴州筒筒筍、樂山苦筍和萵筍。之所以會選用貴州的筒筒筍,是因為幾年前我們老闆去貴州時,發現用當地產的筒筒筍燒製成菜後,口感特殊,於是便萌生了將它帶回來創新菜的想法。

其次,是在炒雞塊時所加入的豆瓣醬及複製的方式不同。做黃燜雞的豆瓣醬,在複製時是先把大豆油放鍋裡燒熱,下小茴香、香葉、桂皮、草果、砂仁等炒香後,才放入自製的豆瓣醬改小火炒,炒約1 小時便可用。用這種豆瓣醬燒出來的黃燜雞,雞塊帶著一股特殊香氣。而用於三筍燒雞的豆瓣醬,則是用郫縣豆瓣醬、紅花椒和幹辣椒節為料,把它們一起用機器打碎便得到。加了這種豆瓣醬燒出來的雞塊,口味突出的是麻辣鮮香。

原料:土公雞1只(淨重約2500克) 豬五花肉250 克筒筒筍500 克苦筍400 克苦瓜300克萵筍250克木耳80克老薑10克八角30克花椒5克山柰10克幹辣椒10克冰糖10克料酒20毫升大蔥段、芹菜節、香菜、自製豆瓣醬、鹽、味精、雞精、骨頭湯、菜油各適量

制法:

1.把土雞宰殺治淨後,剁成小塊;再把五花肉也切成小塊。另把筒筒筍放清水盆裡泡12小時(其間還要換幾次水),泡漲以後撈出來,切成塊待用。

2.往鍋裡倒入菜油,燒至七成熱時把雞塊和五花肉下鍋爆炒2分鐘,在烹入料酒並加入自製豆瓣醬炒1分鐘後,放入花椒、幹辣椒節、薑片、八角、山柰和冰糖,炒1分鐘再摻入骨頭湯,調入鹽、味精、雞精,並把筒筒筍下鍋,翻勻便起鍋倒入高壓鍋裡,待閉蓋上汽燜8分鐘後,關火。

3.往火鍋盆裡放已經汆斷生的木耳、苦瓜塊和苦筍塊。

4.把高壓鍋放汽啟蓋後,加入萵筍塊繼續燒開,起鍋倒入盛有蔬菜的火鍋盆裡,最後放上大蔥段、芹菜節和香菜,連同火鍋盆一起端上桌,點火加熱後食用。

撒上熟芝麻、酥花仁、芹菜節、香菜末和蔥花,拌勻即可食用。需注意的是此菜可加入小米椒粒和藤椒油,調成鮮麻辣味。

炸收的麻辣兔肉是把帶骨兔肉斬成塊,用鹽、料酒、薑和蔥醃入味,再投入熱油鍋裡炸至表面酥脆且熟時,撈出來瀝油。鍋裡留底油,投入薑片、蔥節、幹辣椒節和花椒爆香,摻入鮮湯並烹入料酒後,下炸好的兔肉塊,調入鹽、糖色、白糖、雞精和味精,小火收入味後轉大火收至湯汁將幹時,淋香油、花椒油和紅油推勻,撒熟芝麻,出鍋裝盆晾涼,即成。需注意,此菜若是在收制時加入用水泡軟的陳皮塊,可製成陳皮兔。

爆炒的麻辣兔肉是把淨兔肉切成丁,用鹽、料酒、薑蔥汁和幹澱粉碼味上漿,再下入熱油鍋裡滑熟,撈出來瀝油。淨鍋入香料紅油燒熱,投入幹辣椒節、花椒、薑片、蒜瓣和蔥節爆香,然後放入豆瓣和泡椒末炒香出色後,下入滑熟的兔丁和青紅椒節,烹入料酒,調入鹽、味精、雞精、胡椒粉和白糖炒勻,撒香菜節,出鍋裝盤即成。

5石鍋老媽雞

這是我們店的一道創新菜。雞塊要先在鍋裡用泡海椒、泡姜、姜米、蒜米等調料炒香,然後換到高壓鍋裡壓制。出鍋後,再重新入炒鍋,加鮮花椒、尖椒塊、鮮子姜、美人椒等一起炒香,最後盛入燒熱的石鍋內上桌。其成菜風味特點是:雞肉麻辣鮮香,軟糯又富有嚼勁。之所以選用石鍋作盛器,一是因為石鍋看上去有范兒,二來因為石鍋的熱度可以讓鮮子姜和美人椒的鮮香味道保持更長的時間,也讓石鍋裡雞塊的味道更濃郁。

主料:農家土公雞1只(約3000克)

輔料:鮮子薑片150克、美人椒節100克、青尖椒節100克、鹽適量

調料:鮮花椒80克、泡海椒100克、泡薑片80克、姜米60克、蒜米60克 香辣料200克、藤椒油20毫升、菜油800毫升、十三香、白糖、味精、雞精、料酒、醬油、鮮湯各適量

制法:

1.把雞宰殺治淨後,斬成塊納盆,加料酒和醬油碼味備用。

2.往炒鍋裡放菜油,燒至五成熱時下鮮花椒爆香,投入泡海椒、泡姜片、姜米、蒜米和自製的香辣料,炒香才把已經碼好味的雞塊倒鍋裡,在改用中火繼續炒的同時,烹入料酒並摻入鮮湯(約200毫升),倒入高壓鍋裡後,燒上汽再壓數分鐘,關火。

3.往淨鍋裡放菜油,燒至五成熱便投入鮮花椒、子姜片、美人椒和尖椒,炒香以後才把高壓鍋裡的雞塊倒進去,改大火收汁,見水分快幹時,加入味精、十三香、藤椒油、雞精和白糖,起鍋倒入已經燒熱的石鍋內,撒上熟芝麻即成。

說明:香辣料的制法是:往鍋裡放菜油燒熱,下泡椒、幹辣椒節、糍粑辣椒炒香後,關火拼盛入盆中,靜置一兩天便可用。

6秘制脆蝦

原料:蝦仁200克 青筍尖100克 泡椒末20克 豆瓣醬15克 幹辣椒節、花椒、姜米、蒜米、香菜節、鹽、料酒、胡椒粉、味精、鮮湯、生粉、沙拉油各適量

制法:

1.蝦仁治淨後,逐一在背部剞刀,納碗後加料酒、鹽和生粉上漿。另把青筍尖放入油鍋,加幹辣椒節和鹽一起炒斷生後,起鍋盛窩盤裡墊底。

2.淨鍋放油燒熱,先下姜米、蒜米、泡椒末和豆瓣醬,炒香出色後再摻入適量的鮮湯燒開,加鹽、胡椒粉和味精調味,然後下蝦仁煮至捲曲且熟時,勾入少許濕生粉收汁,起鍋便盛入盤中青筍上。

3.鍋洗淨了重新上火,放油燒熱後,下幹辣椒節和花椒熗香,隨後起鍋澆在蝦仁上並撒香菜段,即成。

7秘制蘭庭雞片

此菜雞肉細嫩,麻辣味濃,因為是在傳統涼拌土雞片的制法基礎上,又加入了自製的麻辣油來調味,因此風味比較特殊。這裡的自製麻辣油,是以幹辣椒和花椒為主料,輔以八角、香葉和桂皮入鍋炒香後,打成碎末再與燒熟的菜油煉香而成。

原料:土公雞1只 羅漢筍100克 薑片、蔥節、花椒、鹽、古越龍山酒、美極醬油、生抽、香醋、陳醋、辣椒粉、花椒粉、蒜末、白芝麻、麻辣油各適量

制法:

1.把土公雞治淨,納盆加薑片、蔥節、鹽、花椒和古越龍山酒抹勻後,醃制12小時再入籠蒸1小時,取出來拆去骨以後,再把雞肉放託盤裡壓成形。

2.臨出菜時,先把羅漢筍切片汆水並沖涼,裝在盤中墊底後,再把雞肉切成片擺在羅漢筍上邊,最後澆入用美極醬油、生抽、香醋、陳醋、辣椒粉、花椒粉、蒜末、白芝麻、紅油、花椒油和麻辣油調成的麻辣味汁,稍加點綴便上桌。

8糊塗雞

把仔土雞宰殺治淨,入盆加鹽、姜蔥水和料酒醃漬20分鐘後,再放清水鍋裡煮熟,撈出來稍晾後,拆去大骨,再切成大片待用。

走菜時,取適量的雞片裝盤,舀入用姜米、蒜米、藿香末、鹽、白糖、香醋、味精、生抽、紅油和花椒面調成的糖醋麻辣味汁,最後以藿香葉加以點綴,即成。

9麻辣誘惑

將豬排骨剁成小塊,入盆加料酒、蔥薑、鹽和生抽醃漬入味後,下入五成熱的油鍋炸熟,撈出來待用。

鍋裡留少許的油燒熱,下幹辣椒節、幹紅花椒、幹青花椒和豬排骨一起翻炒,邊炒邊加入鹽和少許味精,最後撒入蔥花,炒勻便可裝盤上桌。

10花椒牛肉

此菜在鹹鮮口味的基礎上略帶麻辣。先把漿好的牛肉片在沸水鍋裡滑熟,另把青紅椒塊和西芹塊在油鍋裡過油至斷生,均出鍋待用。

淨鍋上火放油,下幹辣椒節熗炒至有糊香味時,摻入適量清水燒開,加蠔油、鹽、生抽和味精調味。隨後往鍋裡倒入牛肉片、青紅椒塊和西芹塊,稍煮便勾芡,起鍋裝盤裡。

另取淨鍋放油,下幹辣椒節和青花椒熗香後,起鍋舀在盤中牛肉上,即成。

11香湯肥腸

主料用的是五香鹵肥腸,燒制前需下油鍋炸至表皮略帶脆香,而這樣做成菜會更香且容易入味。在燒制時,還要加放幾枚八角以添異香。

原料:五香鹵肥腸400克、蒜苗節、芹菜節、金針菇、水發木耳共300克、幹辣椒節80克、花椒20克、蔥花、鹽、白糖、味精、熟芝麻、菜油各適量、八角數枚、香湯1升

制法:

1.淨鍋裡放油燒熱,先下適量幹辣椒節和花椒熗鍋,等倒入蒜苗節、芹菜節、金針菇和水發木耳炒至斷生時,加少許的鹽調味,起鍋盛大窩盤裡墊底。

2.鍋洗淨,放菜油燒至五成熱時,下入切成小塊的鹵肥腸,炸至表皮略脆,倒出來瀝油。

3.在鍋裡摻入香湯,燒開便倒入肥腸並撒入八角,加鹽、白糖和味精調味,待煮至八角香味飄散出來時,連湯帶汁地倒在窩盤的蔬菜料上邊,另外撒些熟芝麻。

4.另取淨鍋放適量的菜油,先下幹辣椒節和花椒熗香,待起鍋舀在盤中肥腸上邊後,撒上蔥花便可上桌。

說明:在熗制幹辣椒節和花椒時,須掌控好火候,以成菜略帶糊香為宜,過火與不及成菜效果都欠佳。

12麻辣口口脆

味型:麻辣味

烹飪工藝:燒、淋

原料:鮮兔肚400克、芹菜50克、蒜苗50克、黃豆芽100克、幹辣椒30克、幹紅花椒2克、刀口椒50克、市售火鍋底料100克、薑末25克、蒜末25克、泡薑末50克、白芝麻10克、高湯300毫升、小蘇打2克、小蔥蔥花10克、料酒120毫升、花椒油2大匙、香油30毫升、沙拉油45毫升、複製香料油100毫升、濕生粉、川鹽、味精、白糖、胡椒粉各適量

制法:

1.將鮮兔肚撕去油膜並洗淨黏液,全部一剖為二,待入盆用小蘇打醃漬3小時後,再用80℃的熱水沖入醃過的兔肚,用勺子再去攪動兔肚使其受熱均勻,察看兔肚完全漲發後,再用清水沖盡堿味,備用。

2.把芹菜和蒜苗都切成寸節,幹辣椒切成1釐米長的節備用。

3.往炒鍋裡倒入沙拉油,燒熱後下薑末、蒜末、泡薑末及火鍋底料炒勻,再把刀口椒撒進去炒香,摻入高湯燒沸後轉小火,熬10分鐘待用。

4.換淨鍋上火,下芹菜節、蒜苗節和黃豆芽熗炒熟後,出鍋墊在盤底。

5.將初加工好的兔肚放入步驟3的鍋中,調入鹽、味精、白糖、胡椒粉、料酒攪勻,再勾入濕生粉收成濃汁,出鍋後盛入有芹菜、蒜苗、黃豆芽墊底的盤裡。

6.淨鍋上火,倒入複製香料油、香油、花椒油,燒至五成熱時即放入白芝麻、幹紅花椒、幹辣椒節熗香,起鍋澆在盤中兔肚上,撒些蔥花便成菜。

大廚經驗秘笈

1.一定要選用新鮮的兔肚。兔肚必須提前漲發好。在此過程中,小蘇打加得過多或時間醃制太久都不行。

2.用小蘇打醃漬過的兔肚還必須用80℃左右的熱水去激發提升,那樣成菜口感才脆;最後還必須用流動水沖洗除去堿味。

3.兔肚不宜在鍋裡久煮,因為漲發過的兔肚受熱即加劇收縮,這樣也就影響脆度了。兔肚入鍋後,鹽的底味宜重,否則澆油後,兔肚會失去部分鹽分而使味道變淡。用濕生粉勾出來的芡要濃稠才好。

13三筍燒雞

三筍燒雞是在黃燜雞的制法基礎上改良而來。黃燜雞的大致做法是:往鍋裡放菜油燒熱,先下雞塊炒幹水分(其間需要加一點料酒),再把自製豆瓣醬加進去,用中火慢炒至色油亮時,調味並摻入鮮湯燒開。待加蓋燜熟後,放入輔料續煮一會兒便好。

三筍燒雞和黃燜雞的區別主要有兩個方面:

首先是輔料不同——黃燜雞的輔料有芋頭、魔芋、豆芽、黃瓜等,而三筍燒雞則添加了貴州筒筒筍、樂山苦筍和萵筍。之所以會選用貴州的筒筒筍,是因為幾年前我們老闆去貴州時,發現用當地產的筒筒筍燒製成菜後,口感特殊,於是便萌生了將它帶回來創新菜的想法。

其次,是在炒雞塊時所加入的豆瓣醬及複製的方式不同。做黃燜雞的豆瓣醬,在複製時是先把大豆油放鍋裡燒熱,下小茴香、香葉、桂皮、草果、砂仁等炒香後,才放入自製的豆瓣醬改小火炒,炒約1 小時便可用。用這種豆瓣醬燒出來的黃燜雞,雞塊帶著一股特殊香氣。而用於三筍燒雞的豆瓣醬,則是用郫縣豆瓣醬、紅花椒和幹辣椒節為料,把它們一起用機器打碎便得到。加了這種豆瓣醬燒出來的雞塊,口味突出的是麻辣鮮香。

原料:土公雞1只(淨重約2500克) 豬五花肉250 克筒筒筍500 克苦筍400 克苦瓜300克萵筍250克木耳80克老薑10克八角30克花椒5克山柰10克幹辣椒10克冰糖10克料酒20毫升大蔥段、芹菜節、香菜、自製豆瓣醬、鹽、味精、雞精、骨頭湯、菜油各適量

制法:

1.把土雞宰殺治淨後,剁成小塊;再把五花肉也切成小塊。另把筒筒筍放清水盆裡泡12小時(其間還要換幾次水),泡漲以後撈出來,切成塊待用。

2.往鍋裡倒入菜油,燒至七成熱時把雞塊和五花肉下鍋爆炒2分鐘,在烹入料酒並加入自製豆瓣醬炒1分鐘後,放入花椒、幹辣椒節、薑片、八角、山柰和冰糖,炒1分鐘再摻入骨頭湯,調入鹽、味精、雞精,並把筒筒筍下鍋,翻勻便起鍋倒入高壓鍋裡,待閉蓋上汽燜8分鐘後,關火。

3.往火鍋盆裡放已經汆斷生的木耳、苦瓜塊和苦筍塊。

4.把高壓鍋放汽啟蓋後,加入萵筍塊繼續燒開,起鍋倒入盛有蔬菜的火鍋盆裡,最後放上大蔥段、芹菜節和香菜,連同火鍋盆一起端上桌,點火加熱後食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