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孤獨應該是“生活的必需品”

靈魂的在場

現代生活的特點之一是靈魂的缺席。 它表現在各個方面, 例如使人不得安寧的快節奏, 遠離自然, 傳統的失落, 環境的破壞,

人與人之間親密關係的喪失, 等等。 痛感於此, 湯瑪斯·摩爾把關涉靈魂生活的古今賢哲的一些言論彙集起來, 編成了這本《心靈書》。 書的原題是《靈魂的教育》, 可見是作為一本靈魂的教科書來編著的。

作者在前言中說:“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大問題是訓示太多, 教育太少。 ”在他看來, 教育應是一門引導人的潛能的藝術, 在最深層次上則是一門誘使靈魂從其隱藏的洞穴中顯露出來的藝術。 我的理解是, 教育的本義是喚醒靈魂, 使之在人生的各種場景中都保持在場。 那麼, 相反, 倘若一個人的靈魂總是缺席, 不管他多麼有學問或多麼有身份, 我們仍可把他看做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蒙昧人。

關於什麼是靈魂, 費西諾有一個說法,

認為它是連結精神和肉體的仲介。 容格也有一個說法, 認為精神試圖超越人性, 靈魂則試圖進入人性。 這兩種說法都很好, 加以引伸, 我們不妨把靈魂定義為普遍性的精神在個體的人身上的存在, 或超越性的精神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一個人無論怎樣超凡脫俗, 總是要過日常生活的, 而日常生活又總是平凡的。 所以, 靈魂的在場未必表現為隱居修道之類的極端形式, 在絕大多數情形下, 恰恰是表現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 這就是作者所說的“平凡的神聖”之涵義。 他說得對:“能夠真正享受普通生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在今天, 日常生活變成了無休止的勞作和消費, 那本應是享受之主體的靈魂往往被排擠得沒有容足之地了。

日常生活是包羅萬象的, 就本書涉及的內容而言, 我比較關注這幾個方面:工作與閒暇, 自然與居住, 孤獨與交流。 在所有這些場合, 生活的品質都取決於靈魂是否在場。

在時間上, 一個人的生活可分為兩部分,

即工作與閒暇。 最理想的工作是那種能夠體現一個人的靈魂的獨特傾向的工作。 正如作者所說:“當我們靈魂中獨特的一面與我們所從事的工作相融合時, 我們發現本性與勤奮結出的是甜蜜的果實, 它可以醫好一切創傷。 ”當然, 遠非所有的人都能從事自己稱心的職業的, 但是我始終相信, 一個人只要真正優秀, 他就多半能夠突破職業的約束, 對於他來說, 他的心血所傾注的事情才是他的真正的工作, 哪怕是在業餘所為。

同時, 我也贊成這樣的標準:一個人的工作是否值得尊敬, 取決於他完成工作的精神而非行為本身。 這就好比造物主在創造萬物之時, 是以同樣的關注之心創造一朵野花、一隻小昆蟲或一頭巨象的。

無論做什麼事情, 都力求盡善盡美, 並從中獲得極大的快樂, 這樣的工作態度中的確蘊涵著一種神性, 不是所謂職業道德或敬業精神所能概括的。 關於閒暇, 我在這裡只想指出一點:度閑的品質亦應取決於靈魂所獲得的愉悅, 沒有靈魂的參與, 再高的消費也只是低品質地消度了寶貴的閒暇時間。

在空間上, 可以把環境劃分為自然和人工兩種類型。 如果說自然是靈魂的來源和歸宿, 那麼, 人工建築的屋宇就應該是靈魂在塵世的家園。 作者強調, 無論是與自然, 還是與人工的建築, 都應該有一種親密的關係。 在一個關注靈魂的人眼中, 自然中的一丘一壑, 一草一木, 都有著自己的生命和故事。

同樣, 家居中的簡單小事, 諸如為門緊一根鏍釘,擦乾淨一塊玻璃,都會給屋子注入生命,使人對家產生更親密的感覺。空間具有一種神聖性,但現代人對此已經完全陌生了。對於過去許多世代的人來說,不但人在屋宇之中,而且屋宇也在人之中,它們是歷史和記憶,血緣和信念。正像黑爾詩意地表達的那樣:“舊建築在歌唱。”可是現在,人卻迷失在了高樓的迷宮之中,不管我們為裝修付出了多少金錢和力氣,屋宇仍然是外在於我們的,我們仍然是居無定所的流浪者。

說到人與人的關係,則不外是孤獨和社會交往兩種狀態。交往包括婚姻和家庭,也包括友誼、鄰里以及更廣泛的人際關係。令作者擔憂的也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的消失。譬如說,論及婚姻問題,從前的大師們關注的是靈魂,現在的大師們卻大談心理分析和治療。書信、日記、交談——這些親切的表達方式是更適合於靈魂需要的,現在也已成為稀有之物,而被公關之類的功利行動或上網之類的虛擬社交取代了。

應該承認,現代人是孤獨的。但是,由於靈魂的缺席,這種孤獨就成了單純的懲罰。相反,對於珍惜靈魂生活的人來說,如同默頓所說,孤獨卻應該是“生活的必需品”。或者,用蒂利希的話表述,人人都離不開一種廣義的宗教,這種宗教就是對寂寞的體驗。

我把自己讀這本書時的感想寫了下來。說到這本書本身,我的印象是,作者大約也是一位心理分析的信徒,因此,把容格、希爾曼這樣的心理分析家的言論選得多了一些。在我看來,還有許多賢哲說過一些中肯得多也明白得多的話語,那是更值得選的。不過,對此我無意苛責。事實上,不同的人來編這樣的書,編成的面貌必定是很不同的。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來編一本心靈書。我還希望每一個關注靈魂的人都來編一本他自己的心靈書。說到底,每一個人的靈魂教育都只能是自我教育。

諸如為門緊一根鏍釘,擦乾淨一塊玻璃,都會給屋子注入生命,使人對家產生更親密的感覺。空間具有一種神聖性,但現代人對此已經完全陌生了。對於過去許多世代的人來說,不但人在屋宇之中,而且屋宇也在人之中,它們是歷史和記憶,血緣和信念。正像黑爾詩意地表達的那樣:“舊建築在歌唱。”可是現在,人卻迷失在了高樓的迷宮之中,不管我們為裝修付出了多少金錢和力氣,屋宇仍然是外在於我們的,我們仍然是居無定所的流浪者。

說到人與人的關係,則不外是孤獨和社會交往兩種狀態。交往包括婚姻和家庭,也包括友誼、鄰里以及更廣泛的人際關係。令作者擔憂的也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的消失。譬如說,論及婚姻問題,從前的大師們關注的是靈魂,現在的大師們卻大談心理分析和治療。書信、日記、交談——這些親切的表達方式是更適合於靈魂需要的,現在也已成為稀有之物,而被公關之類的功利行動或上網之類的虛擬社交取代了。

應該承認,現代人是孤獨的。但是,由於靈魂的缺席,這種孤獨就成了單純的懲罰。相反,對於珍惜靈魂生活的人來說,如同默頓所說,孤獨卻應該是“生活的必需品”。或者,用蒂利希的話表述,人人都離不開一種廣義的宗教,這種宗教就是對寂寞的體驗。

我把自己讀這本書時的感想寫了下來。說到這本書本身,我的印象是,作者大約也是一位心理分析的信徒,因此,把容格、希爾曼這樣的心理分析家的言論選得多了一些。在我看來,還有許多賢哲說過一些中肯得多也明白得多的話語,那是更值得選的。不過,對此我無意苛責。事實上,不同的人來編這樣的書,編成的面貌必定是很不同的。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來編一本心靈書。我還希望每一個關注靈魂的人都來編一本他自己的心靈書。說到底,每一個人的靈魂教育都只能是自我教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