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世上唯一的孤本藏書,被當成廢紙賣,幸好買書者識貨

這幾天柏舟一直在忙著收拾舊屋子, 然後翻出來不少舊東西。

準備賣和丟掉的時候又怕裡面有什麼貴重或者捨不得丟的東西, 然後又是一陣翻箱倒櫃。

這種事兒在古玩界尤其多, 各種撿漏的事情, 比如今天要說的這件事兒。

今天要說的這個被撿漏的東西, 和李清照有關。 說起李清照, 大家都熟, 隨口就能背出幾句“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一類的詩詞, 還要稱上一聲, 古今第一女詞人。

但是大多數人對於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不太熟悉。 但畢竟是能讓才女心折的傢伙, 除了家庭出身好, 自身的才學也是極高的, 這貨很喜歡銘文, 就和李清照兩人琴瑟相和, 弄出了一本《金石錄》, 系統收錄了宋代以前的鐘、鼎、碑版等金石文字, 還附帶著趙明誠的各種研究成果;放在現在也是對於古代文化尤其是青銅器時期文化研究的重要專著。

大家都知道, 宋刻本的書極為華美,

真的是國寶, 價格更是驚人。

而《金石錄》的宋刻本, 存世僅有兩套, 只有一套是完整的。 一套在上海圖書館, 僅存十冊, 另外一套在北京圖書館, 30冊蔚為大觀, 記載著兩千余種金石拓本, 就是今天要說的主角。

在1951年春, 舊藏有這套書的人家姓甘,

自家的大院剛好準備賣給某學院, 然後在準備搬家的時候, 祖宗留下來的書實在太多了, 就準備賣掉一批。

甘家人本來找了一位親戚, 是大學裡的教授, 很懂古書的版本, 來幫他們看看那些比較值錢。 但是不巧這老先生患病臥床了, 於是直接讓書商上門收書了。

當時, 有兩個人陪著來看了, 一人喚作趙世暹, 一人名諱不詳叫做朱某, 當時甘家賣書的價格是, 每斤兩角(其實當初這個價格不低)的廢紙價, 兩人都買了一大批回家。

趙世暹回家發現這書中夾有一條子, 書曰:此書版本絕佳, 疑是宋版

心中大喜, 作為向國家捐贈過很多文物的熱心人士, 他帶著書到上海找當時任文物局局長的大翻譯家鄭振鐸, 找人鑒定的時候,

發現是真品。

負責鑒定的是專長此道的專家張元濟, 看到書的時候驚為天物“孰知三十藏本, 尚存天壤!?”

最後這書就藏在了北京圖書館, 堪稱稀世珍寶。

這書在清代那個各種考證狂魔的考據中都沒被發現, 而是一直被甘式後人藏著, 最後卻被後人賤賣,

若不是買書人識貨, 又少了一件國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