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佰源機械:企業壞賬高企募投方向存疑

近日, 泉州佰源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佰源機械”)披露了IPO招股說明書, 公司擬發行不超過3344萬股, 募集資金2.58億元, 用於圓緯機改擴建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及產品改造智慧化建設、行銷網路建設等專案。

股市動態分析記者通過仔細研讀招股說明書, 發現公司存在不少瑕疵, 投資者需對此高度警惕。 首先, 從業績表現看, 2014-2016年佰源機械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及淨利潤相對平穩, 但翻看其舊版的招股說明書卻發現盈利能力與過去相比出現顯著下降。 財務狀況方面更是隱藏著各類風險, 如壞賬損失出現大幅增長,

多項財務指標出現惡化。 在行業環境不濟, 公司盈利向下的環境下, 主要產品雙面圓瑋機出現了量價齊跌的情況, 但佰源機械依然選擇募集資金逆勢擴產, 能否有效消化新增產能也成為市場關注的一大焦點。

企業壞賬高企

根據招股說明書, 2014-2016年, 佰源機械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05億元、1.84億元和2.08億元, 淨利潤分別為3472萬元、2333萬元和3616元, 相繼看似相對平穩, 但翻看舊版的招股說明書, 佰源機械2013年淨利潤曾達4562萬元, 若以2013年為標準, 佰源機械後續淨利潤最大跌幅高達49%, 換句話說, 企業最好的時光或許已經過去, 當前甚至面臨著業績下滑的可能。 如果從含金量看, 正是由於報告期內公司收到的政府補助不斷上升, 佰源機械的淨利潤水準才看似相對穩定。

市場對於佰源機械的盈利能力也是頗有疑慮, 從毛利率角度看, 佰源機械報告期毛利率為42.21%、39.01%和39.30%, 總體相對平穩, 但和行業相比, 行業平均毛利率為20.75%、20.21%以及22.95%, 佰源機械的毛利率幾乎是平均水準的兩倍, 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何佰源機械的盈利能力依然不盡人意。 對此市場人士分析稱, 壞賬過高或許是佰源機械業績不振的一大主要原因。 2013年, 佰源機械的壞賬損失僅有77萬元, 但在2014年該數值暴漲至651萬元, 到了2016年更是達到了1024萬元, 短短兩年時間翻了超12倍。 2015年, 佰源機械對9家客戶的應收賬款, 進行了計提壞賬準備。 這9家客戶合計應收賬款601.66萬元, 計提壞賬準備571.66萬元, 計提比例高達95%, 並表示多次催款,

客戶已停產, 預計無法收回。 不難想像, 一家淨利潤只有數千萬的企業, 壞賬數額最大竟超千萬, 這將對企業的業績造成極大影響。

對於壞賬居高不下這一問題, 佰源機械解釋稱:“公司生產的針織機械的主要下游客戶為紡織品生產商及銷售帶來一定影響, 進而影響針織機械生產廠商的應收賬款變動情況。 隨著下游紡織企業的資金普遍趨緊, 企業推遲支付貨款從而使公司銷售回款週期變長。 針對這種情況, 報告期內, 一方面, 公司加強客戶信用審查, 擇選優質客戶;另一方面, 公司採用較為謹慎的的壞賬準備計提方法, 同時制定相關規定、創建激勵制度並組建應收賬款控制小組, 加大回款力度, 嚴控財務風險。 ”

然而從目前的情況看,

佰源機械似乎並沒有辦法去阻止當下趨勢的延續。 報告期內, 佰源機械的應收賬款餘額為1.24億元、1.41億元以及1.71億元, 占期末流動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9.54%、39.63%和43.18%, 處於持續增長當中;對應的應收賬款周轉率為1.63、1.39以及1.33, 不僅處於持續下滑的態勢, 還遠低於行業平均水準的2.90、2.16以及2.19。 在下游行業景氣度下降以及壞賬問題難以解決的情況下, 佰源機械的業績恐怕難有起色。

募投方向成疑

前文中也提到, 佰源機械嘗試用行業整體不濟去解釋公司業績的不振, 但讓市場感到費解的是, 在行業景氣度以及產品單價不斷下降的環境下, 公司為何選擇募投資金逆勢擴充產能。 根據招股說明書, 在本次2.58億元的擬募集資金中,

佰源機械擬投入1.5億元用於圓瑋機改擴建專案, 專案產品定位于中高端圓瑋機, 建成後將新增中高端圓瑋機每年1800台的產能。 據市場人士分析, 華東地區, 尤其是浙江, 是中國紡織業最集中的區域, 但近年來出現衰退, 一方面是人力等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是產能過剩, 產品賣不出去, 而佰源機械正是在華東地區的大批客戶紛紛停產以及失聯, 導致賬款無法收回。

報告期內, 佰源機械平均產品單價分別為13.12、11.80以及11.60, 呈現逐年下滑的態勢, 佰源機械對此表示公司產品的下降主要是受下游需求變化的影響。 既然佰源機械依然判斷出下游需求在面臨萎縮, 為何仍要逆勢擴大產能。 從產能利用率和產銷率來看, 佰源機械主打產品――雙面圓瑋機在2015年產量為840台, 比2014年少了198台,減產幅度近20%。儘管總體產能利用率在2016年有所增加,但當年單面機的產銷率卻創了報告期內最低點,大有為了營造產能滿負荷的情景從而過度生產的嫌疑。對此市場也質疑,後續倘若企業上市並擴產成功,佰源機械是否能夠有效消化新增產能。股市動態分析週刊就上述問題發送採訪提綱至佰源機械,遺憾的是,截至發稿,佰源機械並未對上述問題作相關回復。

本文源自股市動態分析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比2014年少了198台,減產幅度近20%。儘管總體產能利用率在2016年有所增加,但當年單面機的產銷率卻創了報告期內最低點,大有為了營造產能滿負荷的情景從而過度生產的嫌疑。對此市場也質疑,後續倘若企業上市並擴產成功,佰源機械是否能夠有效消化新增產能。股市動態分析週刊就上述問題發送採訪提綱至佰源機械,遺憾的是,截至發稿,佰源機械並未對上述問題作相關回復。

本文源自股市動態分析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