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戴爾從摘牌到借“孫公司”上市四年間,看重中國市場忙壞了創始人

據CNBC、彭博社相關消息, 美國科技巨頭、全球著名個人電腦製造商戴爾(Dell), 可能被其控股的上市公司VMware反向收購, 從而令戴爾重拾上市公司身份。

交易若成功, 將創下IT界史上交易規模之最。

“狠心”摘牌到謀劃借殼上市, 時隔四年!

2013年10月30日, 正是美國時間星期二, 戴爾股價收報13.86美元, 長達數十年的上市旅程劃下了一個句點, 正式從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摘牌, 戴爾 CEO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及私募基金銀湖(Silver Lake)攜手的私有化交易終告完成。

戴爾摘牌退市之日, 市值定格在243.3億美元;此前, 戴爾 創始人邁克爾·戴爾與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銀湖將這家苦苦掙扎的全球最大個人PC廠商私有化的交易對價是249億美元。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IT品牌之一, 國人對戴爾公司並不陌生。 相比于惠普、IBM、微軟等科技巨頭, 戴爾搶灘中國市場稍微晚了一點;但捷足先登, 投入巨額投資的戴爾, 比其他巨頭更像是一家中國公司, 因為戴爾65%的產品, 是由戴爾和其代工廠在中國生產。

1996年開始, 邁克爾·戴爾多次考察中國市場, 兩年之後的1998年, 他就選擇將中國公司總部放在美麗的廈門。

落地廈門後, 戴爾第一批員工僅有35名, 一天只能生產100台電腦。 如今的戴爾廈門工廠,

生產計畫可不是按周、按日來制定的, 而是每2個小時就會制定一次, 每秒鐘可生產一台電腦, 而且是0庫存。 而在戴爾的成都工廠, 你會發現它沒有原材料及產品倉庫, 在2小時內就完成生產流程。

退市之前, 戴爾公司的最高股價是50美元, 那是2000年, 此後, 一路狂跌, 私有化交易最終的成交價格是13.86美元, 其實這中間還包含外加的13美分特別股息。

摘牌退市、將公司私有化, 當然與股價過低、企業估值不被華爾街市場認可有關。 由於個人電腦業務在萎縮, 戴爾也陷入轉型困境, 當公司創始人邁克爾·戴爾試圖謀求戴爾公司的振興之路時, 華爾街投資者的興趣焦點依舊是放在短期財務業績上。

任正非的華為之所以不上市, 就在於擔心不能很好地平衡公司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

畢竟投資者多是在意短期回報;而華為的成長, 是靠人力資本驅動而非貨幣資本驅動。

當時, 戴爾創始人邁克爾·戴爾與戴爾董事會特別委員會曾對私有化交易收購合作夥伴進行評估, 最終戴爾公司選擇銀湖,

而非私募投資公司黑石或激進投資者卡爾·伊坎, 在於銀湖的收購計畫不會讓邁克爾·戴爾失去對戴爾的控制權。

根據銀湖的計畫, 退市後, 邁克爾·戴爾繼續擔任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如此保證了戴爾未來可以減少更多不確定性。 摘牌當日, 邁克爾·戴爾說:“今天, 戴爾作為一家私有企業, 要開始一個令人激動的新篇章。 我們的團隊有11萬人, 遍佈全球, 他們將把注意力百分百放在我們的客戶身上, 為保護客戶的利益, 將積極執行我們的長期戰略。 ”

自2013年開始, 戴爾在全球各地的投資重點, 已不局限在促進PC和平板電腦業務增長與加速交付簡化和改善後的客戶體驗上, 而是轉入儲存業務、雲計算、大資料以及端到端的解決方案等領域。 以中國市場為例,2015年,邁克爾·戴爾在上海宣佈了一攬子關於中國的投資戰略計畫,力挺戴爾中國4.0新戰略,加快“改造”戴爾轉型步伐。

邁克爾·戴爾與銀湖聯手進行杠杆收購,將戴爾公司私有化之後,大多數業內分析師認為戴爾可能因債務負擔太重而不能收購更多的公司,也就是一時難以啟動尋求收購更多公司的“反向操作”。

令人意外的是,2015年10月,已完成私有化後的戴爾宣佈,舉債斥下鉅資670億美元收購EMC公司,並成立全新的戴爾科技(Dell Technology)公司。EMC((易安信))是一家美國資料存放裝置製造企業,創建於1979年。在紐約納斯達克上市的雲基礎設施公司VMware,是EMC旗下的子公司,目前市值約600多億美元。

若戴爾與由其控股的VMware達成反向合併交易並借此上市,也就意味著邁克爾·戴爾是借殼“孫公司”上市。

A股市場上,“反向收購”的案例越來越多,與“借殼上市”頗有類似,但兩者也有區別。比如,2013年,位於海鹽的吉安集團,就是借殼“山鷹紙業”實現通過反向收購間接上市的目的。而過去的2017年,小牛資本旗下的“小牛龍行”,以15億拿下“同洲電子”原實際控制人袁明的股權,以16.50%的持股比例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從而令上市公司“同洲電子”易主,也是一個典型的“反向收購”案例。

相比於IPO途徑,“反向收購”實現上市的機率較高,若VMware反向收購戴爾成真,邁克爾·戴爾旗下的戴爾將在美國資本市場“捲土重來”,那麼,邁克爾·戴爾為何醞釀如此大動作呢?

稅改,是特朗普出任美國總統的一項重要的政策主張; 2017年12月,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了美國31年來規模最大、涉及1.5萬億美元的稅收改革法案。由於美國政府的稅收改革法案,全球眾多IT企業業績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以eBay為例,第一財季將因稅改法案帶來高達31億美元的稅收費用;而另一家科技巨頭高通公司,因新稅法出臺一次性記提60億美元,第一財季淨虧損60億美元。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戴爾的負債高達510億美元,每年要支付20億美元債息,將受累於新稅法。戴爾一旦實施重新上市,不僅能加快擴張步伐,也能相應地減輕債務負擔。當然了,反向收購的相關提議目前僅是早期計畫,下個月舉行的戴爾公司董事會,將令其許多戰略選擇進一步明朗化。

邁克爾·戴爾靠什麼管理200億美元財富?

(戴爾創始人邁克爾·戴爾)

《福布斯》2017年度世界富豪排行榜上,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以750億美元,繼續居於榜首;戴爾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戴爾,淨資產比上一年度略有減少,排名第十四,198億美元。

對於自己一手創辦的戴爾,邁克爾·戴爾表示:即使“死後做鬼”,也會關心戴爾發展。換成咱們流行的一句話,就是“死了都要愛!”

邁克爾·戴爾,1965年出生於休士頓,今年53歲。他擁有的第一台個人電腦,價值2000美元,那是12歲那年靠倒賣郵票賺得的。他越過中間搗手一環,直接登雜誌做廣告招攬生意,其後來“戴爾直銷模式”或許起源於此!

戴爾公司是邁克爾·戴爾一生的事業,1984年1月2日,他註冊了“PC有限公司”。由於他起初在當地報紙打廣告後,都在成品組裝機上印上自己“DELL”名字再賣給用戶;同年5月,完成大學一年級課程的邁克爾,正式成立了“Dell電腦公司”,註冊資金僅有1000美元。

幾經努力後,“Dell”受到了美國華爾街的關注,1988年,戴爾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當時市場估值達8500萬美元,邁克爾·戴爾時年僅23歲。此後,邁克爾分別在加拿大、德國設立了子公司,1991年3月,又在愛爾蘭成立了歐洲製造中心;自此,戴爾公司的發展猶如脫韁野馬,年營收以97%速度增長,淨利潤更是一倍多增長,股價也在短短幾年內“一飛沖天”。由於依賴前所未有的戴爾定制直銷模式,獲得巨大成功的戴爾在21世紀初,一度在全球電腦廠商中排名第一。

2004年,戴爾公司占居著全球PC老大的位置,事業如日中天的邁克爾·戴爾卸任首席執行官的職務。可我們知道,戴爾公司此前橫掃全球的直銷模式,其實並不新奇,創舉一旦被大量複製,也就不是什麼獨特的商業策略。

果不其然,戴爾遇上了發展瓶頸,慢慢走下神壇,加上一味地追求高生產量的發展誤區,Dell公司出現了創立以來的首此虧損,股價也扭頭向下。

三年後,邁克爾·戴爾重新“披掛上陣”, 重新執掌CEO的職務,而此時,慢慢陷入低谷期的邁克爾·戴爾,又做出一件震驚業界的事情,那就是戴爾公司的私有化。上文已經提及戴爾退市,其實,整個2013年私有化過程中,邁克爾做的並不順手,為了搶奪公司控制權,一度與美國激進投資大亨卡爾·伊坎進行了一場拉鋸戰。

沒有華爾街的壓力下,邁克爾把退市後的戴爾,稱為“第二次創業”,開始了艱難的轉型之路,其中在移動設備領域,戴爾做的相當失敗。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2013年戴爾私有化龐大的杠杠收購案由誰操刀?它就是戴爾家族忠實且強大的後盾——戴爾家族辦公室(MSD Capital)。

眾所周知,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自1986年微軟上市之後,就一直有紀律、有步驟地減持其所持有的微軟股票,目前,微軟股票僅占蓋茨個人資產的1/8。

那麼,套現後的資金除了個人部分投資外,相當大的一部分是投入其個人財富管理體系——家族辦公室中,比如注入蓋茨信託基金和瀑布投資。而在瀑布投資的精心打理下,蓋茨身家在30年裡整整翻了290倍之多,蓋茨基金會的捐款資金規模,更是無人企及。

邁克爾·戴爾的家族辦公室(MSD Capital),創辦於1998年,與其他家族辦公室傾向於保值增值有所不同,MSD Capital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投資型家族辦公室。

戴爾IPO上市時,邁克爾·戴爾結識二位來自高盛的操盤人葛籣·福爾曼和約翰·費倫。也許是機緣巧合,一次三人午餐時,高盛的這二位高管聊起要出來自主創業,邁克爾就借機邀請他們作為合夥人,為自己籌建家族辦公室。

能在高盛“混”的人,自然個個非凡,號稱全球金融圈的“藍血貴族”。 MSD Capital初創之時,僅有一間150平方英尺的狹小辦公室,如今,已在紐約、洛杉磯、倫敦等設有專屬辦公室,管理著超過130億美元的資產,全職員工有100多名,底下設有5個戰略方向的團隊;可最初邁克爾·戴爾投入的資金,僅4億美元。

近20年來,由福爾曼、費倫二人執掌的MSD Capital,對戴爾家族資產進行集中管理和優化配置,不僅使得戴爾家族財富增值,還減少了公司業績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而發揮外部資本杠杠作用的私有化交易,是其中一個不錯的戰例。

家族辦公室是解決家族企業傳承的重要工具,當創業者走過創業、創富階段,邁向守業、守富,傳業、傳富的過程中,對家族財富配置及優化管理顯得很重要。號稱“家族全能管家”的家族辦公室,因其卓越管控能力,越來越成為許多家族財富管理傳承系統的重要一環。

戴爾家族辦公室,精於資本運作,特別在戴爾私有化過程中起的作用,不可小覷。目前,國內很多商界大佬如馬雲、王健林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家族辦公室,但與國外相比,家族辦公室在中國尚未能成為一個行業,這裡有專業素質、傳統觀念等不足外,法制限制也是一大問題。

以中國市場為例,2015年,邁克爾·戴爾在上海宣佈了一攬子關於中國的投資戰略計畫,力挺戴爾中國4.0新戰略,加快“改造”戴爾轉型步伐。

邁克爾·戴爾與銀湖聯手進行杠杆收購,將戴爾公司私有化之後,大多數業內分析師認為戴爾可能因債務負擔太重而不能收購更多的公司,也就是一時難以啟動尋求收購更多公司的“反向操作”。

令人意外的是,2015年10月,已完成私有化後的戴爾宣佈,舉債斥下鉅資670億美元收購EMC公司,並成立全新的戴爾科技(Dell Technology)公司。EMC((易安信))是一家美國資料存放裝置製造企業,創建於1979年。在紐約納斯達克上市的雲基礎設施公司VMware,是EMC旗下的子公司,目前市值約600多億美元。

若戴爾與由其控股的VMware達成反向合併交易並借此上市,也就意味著邁克爾·戴爾是借殼“孫公司”上市。

A股市場上,“反向收購”的案例越來越多,與“借殼上市”頗有類似,但兩者也有區別。比如,2013年,位於海鹽的吉安集團,就是借殼“山鷹紙業”實現通過反向收購間接上市的目的。而過去的2017年,小牛資本旗下的“小牛龍行”,以15億拿下“同洲電子”原實際控制人袁明的股權,以16.50%的持股比例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從而令上市公司“同洲電子”易主,也是一個典型的“反向收購”案例。

相比於IPO途徑,“反向收購”實現上市的機率較高,若VMware反向收購戴爾成真,邁克爾·戴爾旗下的戴爾將在美國資本市場“捲土重來”,那麼,邁克爾·戴爾為何醞釀如此大動作呢?

稅改,是特朗普出任美國總統的一項重要的政策主張; 2017年12月,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了美國31年來規模最大、涉及1.5萬億美元的稅收改革法案。由於美國政府的稅收改革法案,全球眾多IT企業業績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以eBay為例,第一財季將因稅改法案帶來高達31億美元的稅收費用;而另一家科技巨頭高通公司,因新稅法出臺一次性記提60億美元,第一財季淨虧損60億美元。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戴爾的負債高達510億美元,每年要支付20億美元債息,將受累於新稅法。戴爾一旦實施重新上市,不僅能加快擴張步伐,也能相應地減輕債務負擔。當然了,反向收購的相關提議目前僅是早期計畫,下個月舉行的戴爾公司董事會,將令其許多戰略選擇進一步明朗化。

邁克爾·戴爾靠什麼管理200億美元財富?

(戴爾創始人邁克爾·戴爾)

《福布斯》2017年度世界富豪排行榜上,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以750億美元,繼續居於榜首;戴爾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戴爾,淨資產比上一年度略有減少,排名第十四,198億美元。

對於自己一手創辦的戴爾,邁克爾·戴爾表示:即使“死後做鬼”,也會關心戴爾發展。換成咱們流行的一句話,就是“死了都要愛!”

邁克爾·戴爾,1965年出生於休士頓,今年53歲。他擁有的第一台個人電腦,價值2000美元,那是12歲那年靠倒賣郵票賺得的。他越過中間搗手一環,直接登雜誌做廣告招攬生意,其後來“戴爾直銷模式”或許起源於此!

戴爾公司是邁克爾·戴爾一生的事業,1984年1月2日,他註冊了“PC有限公司”。由於他起初在當地報紙打廣告後,都在成品組裝機上印上自己“DELL”名字再賣給用戶;同年5月,完成大學一年級課程的邁克爾,正式成立了“Dell電腦公司”,註冊資金僅有1000美元。

幾經努力後,“Dell”受到了美國華爾街的關注,1988年,戴爾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當時市場估值達8500萬美元,邁克爾·戴爾時年僅23歲。此後,邁克爾分別在加拿大、德國設立了子公司,1991年3月,又在愛爾蘭成立了歐洲製造中心;自此,戴爾公司的發展猶如脫韁野馬,年營收以97%速度增長,淨利潤更是一倍多增長,股價也在短短幾年內“一飛沖天”。由於依賴前所未有的戴爾定制直銷模式,獲得巨大成功的戴爾在21世紀初,一度在全球電腦廠商中排名第一。

2004年,戴爾公司占居著全球PC老大的位置,事業如日中天的邁克爾·戴爾卸任首席執行官的職務。可我們知道,戴爾公司此前橫掃全球的直銷模式,其實並不新奇,創舉一旦被大量複製,也就不是什麼獨特的商業策略。

果不其然,戴爾遇上了發展瓶頸,慢慢走下神壇,加上一味地追求高生產量的發展誤區,Dell公司出現了創立以來的首此虧損,股價也扭頭向下。

三年後,邁克爾·戴爾重新“披掛上陣”, 重新執掌CEO的職務,而此時,慢慢陷入低谷期的邁克爾·戴爾,又做出一件震驚業界的事情,那就是戴爾公司的私有化。上文已經提及戴爾退市,其實,整個2013年私有化過程中,邁克爾做的並不順手,為了搶奪公司控制權,一度與美國激進投資大亨卡爾·伊坎進行了一場拉鋸戰。

沒有華爾街的壓力下,邁克爾把退市後的戴爾,稱為“第二次創業”,開始了艱難的轉型之路,其中在移動設備領域,戴爾做的相當失敗。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2013年戴爾私有化龐大的杠杠收購案由誰操刀?它就是戴爾家族忠實且強大的後盾——戴爾家族辦公室(MSD Capital)。

眾所周知,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自1986年微軟上市之後,就一直有紀律、有步驟地減持其所持有的微軟股票,目前,微軟股票僅占蓋茨個人資產的1/8。

那麼,套現後的資金除了個人部分投資外,相當大的一部分是投入其個人財富管理體系——家族辦公室中,比如注入蓋茨信託基金和瀑布投資。而在瀑布投資的精心打理下,蓋茨身家在30年裡整整翻了290倍之多,蓋茨基金會的捐款資金規模,更是無人企及。

邁克爾·戴爾的家族辦公室(MSD Capital),創辦於1998年,與其他家族辦公室傾向於保值增值有所不同,MSD Capital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投資型家族辦公室。

戴爾IPO上市時,邁克爾·戴爾結識二位來自高盛的操盤人葛籣·福爾曼和約翰·費倫。也許是機緣巧合,一次三人午餐時,高盛的這二位高管聊起要出來自主創業,邁克爾就借機邀請他們作為合夥人,為自己籌建家族辦公室。

能在高盛“混”的人,自然個個非凡,號稱全球金融圈的“藍血貴族”。 MSD Capital初創之時,僅有一間150平方英尺的狹小辦公室,如今,已在紐約、洛杉磯、倫敦等設有專屬辦公室,管理著超過130億美元的資產,全職員工有100多名,底下設有5個戰略方向的團隊;可最初邁克爾·戴爾投入的資金,僅4億美元。

近20年來,由福爾曼、費倫二人執掌的MSD Capital,對戴爾家族資產進行集中管理和優化配置,不僅使得戴爾家族財富增值,還減少了公司業績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而發揮外部資本杠杠作用的私有化交易,是其中一個不錯的戰例。

家族辦公室是解決家族企業傳承的重要工具,當創業者走過創業、創富階段,邁向守業、守富,傳業、傳富的過程中,對家族財富配置及優化管理顯得很重要。號稱“家族全能管家”的家族辦公室,因其卓越管控能力,越來越成為許多家族財富管理傳承系統的重要一環。

戴爾家族辦公室,精於資本運作,特別在戴爾私有化過程中起的作用,不可小覷。目前,國內很多商界大佬如馬雲、王健林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家族辦公室,但與國外相比,家族辦公室在中國尚未能成為一個行業,這裡有專業素質、傳統觀念等不足外,法制限制也是一大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