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獐子島:扇貝是被餓死的,兩月前就發現但未減值,預計最多虧7億

文|AI財經社實習生 鄒志庸

編| 鹿鳴

今日早間, 獐子島發佈公告, 披露扇貝存貨 2017 年終盤點結果, 並解釋存貨異常原因。 公告稱, 受降水、水溫異常及養殖規模擴大的影響, 扇貝品質下降, 共損失約6.29億元淨利潤。

公司預計2017年淨利潤虧損5.3億元-7.2億元。

1月30日, 獐子島表示, 部分海域的蝦夷扇貝存貨異常, 或導致公司 2017 年度全年虧損。 之後有媒體報導稱, 2017年11月已經出現扇貝大量死亡的狀況, 引發市場關注。

獐子島公告稱, 底播蝦夷扇貝損失的原因初步歸結為降水減少導致扇貝的餌料生物數量下降, 養殖規模的大幅擴張更加劇了餌料短缺, 再加上海水溫度的異常, 造成高溫期後的扇貝越來越瘦, 品質越來越差, 長時間處於饑餓狀態的扇貝沒有得到恢復, 最後誘發死亡。

獐子島在早前的公告中承認, 公司在相關時點亦發現扇貝死亡現象。 但其表示, 扇貝的存活數量隨著生長時間增加而減少,

媒體報導的死亡現象符合扇貝生長規律。 從2017年11月、12 月的畝產資料判斷, 不構成明顯減值或核銷, 未觸發臨時資訊披露義務。

根據盤點結果, 獐子島擬對107.16萬畝海域成本為5.78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進行核銷處理, 對24.3萬畝海域成本為1.26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計提跌價準備5110.04萬元, 上述兩項合計影響淨利潤6.29億元。 這一結果除了使2017年出現虧損外, 獐子島2018年度經營業績也帶來較大壓力。

獐子島自1月31日起停牌, 今日複牌後即一字跌停, 收於6.96元。

早在2014年, 獐子島就曾突然發佈公告, 由於發生重大自然災害, 扇貝大量死亡, 造成了7億元的損失。 當年複牌後獐子島股價連續兩日跌停, 不過在遊資和公司內部買入的幫助下,

獐子島在複牌的第三天就打開了跌停板。

【更多報導請移步 AI財經社微信公眾號(ID:aicjnews)和官方網站www.aicaijing.com.cn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