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敏華控股(01999)安全墊上先歇歇,大衛斯按兩下值得期待

港股業績期在即, 2017年上半年受大宗原材料及匯兌損益令業績短期承壓的敏華控股(01999), 伴隨恒指此波最長升浪於1月23日創下8.62港元新高之後, 近來好似走不動了。

作為國內功能沙發龍頭, 敏華前幾年專注內生增長, 其業務模式也從出口制造型企業轉變為有管道、規模優勢的家居品牌公司, 2013—2016年ROE由21.93%快速增長到34.78%, 股價也是5年翻了15倍。

在股價徘徊之時, 年終業績即將公佈之前, 市場最感興趣的問題莫過於:敏華控股(01999)上半年業績出現負增長, 究竟是陣痛還是會長痛?

從2017年中報數據上來看, 敏華要在2016年淨利潤、毛利率“雙高”的基礎上, 再次實現高速增長, 難度確實較大。

公司2017年中期毛利率從42.7%下降到38.3%, 淨利潤也出現同比負增長10.2%, 這等陣痛是否再次上演, 近來大行們意見不一。

外延發展助力盈利增長

大和近日發表研報表示, 雖長線看好敏華, 即使該公司國內業務增長及上調產品價格,

但仍擔心其純利潤及毛利率或已見頂, 故維持“持有”評級。

鑒於敏華近兩年的兩筆並購, 大和對其利潤及毛利率的擔憂, 似乎過於悲觀了。

首先來看第一筆收購, 2016年12月, 敏華控股以4.14億港元收購東歐軟體傢俱製造Home Group50%的股權, 此收購有利於整合歐洲的生產基地、供應鏈與管道等資源, 説明公司產品更快推向歐洲市場。

其次, 收購Home Group將北歐宜居風格的產品設計引入國內市場, 能對敏華現有功能性沙發產品進行有益補充。 Home Group旗下擁有Fleming北歐宜居系列的布藝沙發, 可滿足年輕消費者的剛需需求。 目前已開設2家自營品牌專賣店, 23家加盟運營品牌專賣店, 預計可提升國內營收。

再看最近一筆收購, 敏華控股於2017年12月底宣佈收購江蘇鈺龍及江蘇德蘭仕兩家公司。

其中江蘇鈺龍鐵架產能在國內位居前列, 該公司2017年前11個月淨利潤為5600萬元人民幣;江蘇德蘭仕主要從事沙發製造及銷售業務, 其功能沙發業務2017前11個月淨利潤達1600萬元人民幣。

花旗將敏華此項收購形容為收到兩份“聖誕禮物”。 事實上, 敏華旗下的銳邁科技, 已生產了全國90%的電動沙發鐵架, 因此, 此次收購鐵架及沙發功能業務公司, 將進一步降低鐵架成本, 提升產能, 敏華在沙發鐵架上構築的護城河進一步得到提升。

截至2017年9月, 公司擁有貨幣資金15.5億港幣(考慮公司收購江蘇鈺龍和蘭德仕需支付的3億港幣, 則帳面現金仍有12.5億港幣), 資產負債率不足30%。

因此, 敏華現金儲備充足,

通過外延式發展, 在提高公司營收的同時, 進一步節省成本, 提升毛利率。

坐擁三大“安全墊”

智通財經APP發現, 對於敏華的未來業績, 也有機構持樂觀情緒。

中信建投預計敏華2017年全年淨利潤約17.78億港元, 同比增長1.5%。 此外, wind市場一致預期, 2017年全年淨利潤約18.11億港元, 同比增長3.37%。

值得注意的是, 中金明確表示, 公司內銷的快速崛起一方面驅動公司業績持續成長, 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公司估值中樞擺脫此前出口制造型企業定位, 逐步提升至17—20倍區間, 並預計敏華2018/2019財年EPS分別為0.48、0.59 港元, 同比增加5.3%、21.6%。 重申推薦, 目標價9.5港元。

因此, 內銷業務為公司未來戰略重心。 2017年上半年內銷收入占比為45.1%, 目前敏華擁有品牌旗艦店超過2200家, 公司近期升級內銷門店裝修標準及展示,

並針對一到三線不同城市推出不同範本標準, 後續每年預計新開400家左右門店, 未來內銷業務有望持續快速成長。

中長期來看, 高毛利率的內銷業務占比提升, 加上鑒於人民幣匯率已趨於穩定, 後續匯兌損益的干擾將明顯減弱。

外銷方面, 特朗普減稅新政及公司的快速交貨計畫(在美國中部以租賃方式設立倉儲中心,未來將通過提前集中鋪貨的方式降低內陸運輸成本)也有助於刺激需求釋放,北美市場有望復蘇。歐洲市場方面,收購HG後有助開拓歐洲市場,發揮供應鏈與管道資源等協同效應。

此外,敏華的安全墊還有大股東的連續“增持+回購”,伴隨著股價的連續回檔,估值的回歸,管理層堅定認可公司投資價值,近幾個月連續增持自家股票。

回購方面,敏華近年來每年持續回購股份,從未間斷,2017上半年公司累計回購開支達1.68億港元。

第三大安全墊為“高股息”,敏華每次財報公佈都會進行分紅派息,且股利支付率從2012財年的40%穩定上升至2017上半年的63%。目前公司的股息收益率約為4%-5%。

值得一提的是,2012-2017上半年期間,敏華累計用於分紅與回購的開支約為59億港元,占淨利潤的比例約為86%。

綜上所述,伴隨著國內市場的崛起,秉承持續“增持+回購”的優良傳統,以及從未間斷得豪放派息,敏華目前估值緩慢回檔或許只是暫時歇一歇,未來盈利能力仍將持續增強。

內資已在搶籌

比起大行評級的扭捏,聞風而動的資金可毫不含糊,內地資金搶籌敏華控股,已經是現在進行時。

智通財經App在公司最近港股通持股比例的變動中發現,截止2月2日收盤,敏華控股的港股通持股比例由12月19日的7.74%上升到10.04%。可見,敏華仍舊深得內地資金喜愛。

此外,不管是從敏華近來通過外延整合等方式以實現強者恒強,還是公司長久以來的扎實基本面,作為內地投資者持續看好的白馬股標的,敏華股價繼1月23日創下8.62港元高點之後,再次崛起指日可待。 特朗普減稅新政及公司的快速交貨計畫(在美國中部以租賃方式設立倉儲中心,未來將通過提前集中鋪貨的方式降低內陸運輸成本)也有助於刺激需求釋放,北美市場有望復蘇。歐洲市場方面,收購HG後有助開拓歐洲市場,發揮供應鏈與管道資源等協同效應。

此外,敏華的安全墊還有大股東的連續“增持+回購”,伴隨著股價的連續回檔,估值的回歸,管理層堅定認可公司投資價值,近幾個月連續增持自家股票。

回購方面,敏華近年來每年持續回購股份,從未間斷,2017上半年公司累計回購開支達1.68億港元。

第三大安全墊為“高股息”,敏華每次財報公佈都會進行分紅派息,且股利支付率從2012財年的40%穩定上升至2017上半年的63%。目前公司的股息收益率約為4%-5%。

值得一提的是,2012-2017上半年期間,敏華累計用於分紅與回購的開支約為59億港元,占淨利潤的比例約為86%。

綜上所述,伴隨著國內市場的崛起,秉承持續“增持+回購”的優良傳統,以及從未間斷得豪放派息,敏華目前估值緩慢回檔或許只是暫時歇一歇,未來盈利能力仍將持續增強。

內資已在搶籌

比起大行評級的扭捏,聞風而動的資金可毫不含糊,內地資金搶籌敏華控股,已經是現在進行時。

智通財經App在公司最近港股通持股比例的變動中發現,截止2月2日收盤,敏華控股的港股通持股比例由12月19日的7.74%上升到10.04%。可見,敏華仍舊深得內地資金喜愛。

此外,不管是從敏華近來通過外延整合等方式以實現強者恒強,還是公司長久以來的扎實基本面,作為內地投資者持續看好的白馬股標的,敏華股價繼1月23日創下8.62港元高點之後,再次崛起指日可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