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能讓孩子自己玩兩個小時,還提高專注力!這樣的一平方米家家都可

很多家長都會問, 為什麼我家寶寶總是東摸摸, 西湊湊, 很難自己安靜下來玩點什麼?

其實, 這還真不能怪寶寶, 還要看家長有沒有為寶寶提供這樣的環境。 對寶寶來說, 家裡的一切都是龐然大物, 沒有一個地方專門屬於自己, 這難免讓寶寶感到不安。

朋友的兒子今年 2 歲, 再好玩的東西到了他的手裡幾天之後就沒了興趣, 平時玩玩具也是東摸摸, 西摸摸, 不一會就開始滿世界的找人陪。

有一次朋友帶兒子到我家來玩, 我們倆在邊上聊天, 她家孩子居然一個人安靜地玩了一小時。 雖然他有時候會被我們打擾,

偶爾也會來尋求幫助, 但很快又能自己玩起來。

「今天太神奇了」, 臨走的時候朋友摸著孩子的頭說, 「寶寶, 你也太乖了吧!」

於是, 我提醒她:「有沒有發現, 他今天一直都在兒童帳篷裡玩?」

「是, 是!」朋友說, 「在家的時候, 他老是四處蹦躂, 一會在客廳的沙發上, 一會在客廳的地上, 一會在飄窗上, 一會又穿鞋子爬到床上去了!」

「他到處跑, 正是因為沒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專屬空間。 」

搭建專屬空間

對寶寶成長非常重要

上面提到的小帳篷, 是我為我家小寶打造的, 裡面放滿了他喜歡的繪本和玩具, 小寶在那裡感覺很放鬆, 甚是到了睡覺的時候也不願意離開。

但是回到了老家就是完全另一番景象了, 沒有了專屬空間, 小寶變得粘人起來,

走哪裡都要我陪著, 一看不到我就開始哭鬧, 很難自己安靜地待一會兒。

專屬空間對小寶來說, 是一個有安全感的地方。 在那裡, 無論是把所有東西都挨個點一遍, 還是坐在裡面任思緒馳騁, 都能讓他感到放鬆和愜意。

當孩子意識到有一個地方完全屬於自己的時候, 會變得願意在自己的地盤上多花時間, 更願意投入到自己世界裡, 提升了專注力的同時也慢慢學會了與自己獨處。

每個孩子都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專屬空間。 對家長來說, 給孩子打造一個專屬空間其實並不難。

搭建專屬空間

比你想像得輕鬆

利用家裡現成的角落

專屬空間不必太大, 能在家裡找出一平米的角落就夠了。

媽媽們可以利用牆角、飄窗、過道、沙發旁等現成的佈局,

稍加改造, 打造成孩子的專屬空間。

牆面可以佈置成讓孩子隨意塗抹的畫板, 讓孩子在有了靈感的時候可以隨時記錄下來。

飄窗可以集中放置孩子心愛的玩具或者書籍, 再加上一小塊坐墊, 讓寶寶坐下來就能開啟閱讀模式。

這種靠牆的小書架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某寶搜「兒童書架」就有很多。 高度與孩子的身高相適應, 又能固定在牆上, 保證讀取方便的同時, 又能保證孩子的安全。

用適合孩子尺寸的傢俱圈定領地

如果條件允許, 也可以在房間裡專門圈出一塊位置, 打造成孩子的專屬空間。

利用地毯、顏色不一樣的泡沫地墊或者安全的圍欄為孩子劃分出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區域,

再搭配適合孩子身高的小桌子、 小椅子、小沙發、小坐墊, 會讓他們感到親切, 也更有歸屬感。

兒童帳篷會讓孩子覺得神秘的同時充滿了安全感, 孩子會更願意在裡面看書、睡覺、探索。

孩子在探索打造他自己的小領地時, 也能潛移默化地學會遵守規則, 愛惜自己的物件, 自控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也就慢慢得到提升。

利用小工具豐富孩子的專屬空間

只屬於孩子的懶人沙發、小桌子、榻榻米、收納盒等, 本身就是一種微型的專屬空間, 也能給予孩子個人的隱私空間。

選擇輕巧、無棱角、安全的紙箱、藤編筐, 放置在孩子的專屬空間內, 可以讓孩子有更多選擇性, 也能豐富孩子在空間意識上的層次感, 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這種利用廢舊材料打造的小空間,

對家長來說操作並不難, 但對孩子的意義遠非是一個玩樂的場所。 創造性的小物件, 在孩子遊戲的同時給了他們更多的想像空間。

僅僅需要一平米, 就能讓孩子在巨大的成人世界裡, 尋找到自己舒適的空間, 學會與自己獨處的同時擁有更好的專注力。

媽媽們學會了嗎?為了寶寶更好地成長, 現在就行動起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