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母親帶孩子感覺“累”的原因分析!

當我們父母一輩還是孩子的時候, 家裡兄弟姐妹都很多, 祖父母們很多忙於生計, 孩子一天天也就長大了。 而現在這個時代, 孩子多為獨生子女, 教育成了父母們的頭等大事, 整個家庭中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 但孩子好像帶起來更難了。 讓我們不得不反思, 是不是教育的方式出了問題。

中國爸媽養娃累, 主要體現在這7個方面

對孩子期望太高

在絕大多數有孩子的中國家庭裡面, 孩子都是中心中的中心。 父母們整天圍著孩子轉, 事事為孩子籌謀, 從未生、出生、上幼稚園、上小學、中學、高中, 直到上大學、孩子工作、結婚、買房、孩子自己生孩子, 幾乎無一日間斷。

這期間是各種操心、各種比較、各種選擇、各種糾結、各種傾盡全力、各種力不從心、各種滿心希望、各種灰心失望、各種早知今日、各種悔不當初, 常常是孩子大了, 自己也老了, 然後又是對孩子回報父母、孝順父母的各種期待。

如此心力交瘁的幾十年, 怎麼能不累?

這麼累的根源, 就在於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期望太高, 既包括對孩子自己發展的期望, 也包括對孩子回報父母的期望。

期望如此之高, 壓力山大的不但是父母, 還有孩子。 但是, 我們為什麼要對孩子期望這麼高呢?他能成為獨立的、自主的、幸福的成人, 不是已經很好了嗎?

如果爸爸媽媽能夠看開這一點, 拋開對孩子所有外在功名利祿的期待, 關心孩子和父母自己內心的安寧和滿足, 育兒生活, 會輕鬆很多。

父母之外的人參與太多

我們經常看到, 國外的父母, 嬰兒車上推一個, 懷裡抱一個, 手裡還牽一個, 兩個人, 甚至一個人, 就能帶上一小隊娃兒。

而中國家庭的典型景象,

卻是一隊人, 帶一個娃, 爸爸媽媽呵護著, 姥姥姥爺爺爺奶奶伺候著, 甚至還跟著個保姆阿姨背著大包小包做後勤支持, 排場陣仗, 簡直能趕得上皇帝出巡。

我們不妨打個比方。 一個小家庭, 好比是一間公司, 原本爸爸媽媽自己應該是全資股東、最高負責人, 有各項事務的決策權。

但不少家庭, 接受了來自長輩的各種“投資”——資助買房、伺候月子、幫助帶娃等等, 於是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因為自己的“投資”, 擁有了這個家庭或多或少的所有權, 成為了“股東”。

既是股東, 就要發表意見、參與決策, 有的還要求自己有“一票否決權”。 這樣的治理結構, 讓原本簡單的家庭事務變得複雜無比, 作為一家之主的爸爸媽媽, 如何能不累?

甚至更糟糕的是, 有的爸爸媽媽, 連一家之主的地位都不保, 自己的家庭事務, 還需要聽憑自己的父母做主, 於是大家更是勞心勞力, 矛盾叢生。

攀比之心過重

別的孩子都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了, 我們要不要上?如果不上, 孩子會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別的孩子都在吃好幾百塊一桶的洋奶粉, 我們不吃, 會不會影響孩子發育?

別的孩子都在穿名牌、大牌, 我們不買, 會不會被笑話很窮?

別人、別人、別人……在相當多爸爸媽媽的眼裡, 時時刻刻都看到太多別人, 自己做什麼、怎麼做, 常常以別人做什麼、怎麼做為準則、指南。

既要時刻看著別人, 自己又要時刻努力跟上, 以免掉隊, 如此怎能不焦慮、不累心?

但是, 別人是別人, 我們是我們, 我們自己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的選擇、有自己的行為方式,

為什麼要跟著別人跑呢?

相信爸爸媽媽們能看開這一點, 育兒之路上的勞心勞力, 又會省去很多。

對孩子事務插手太多

做父母的, 都希望對孩子盡心盡力, 但常常是對孩子的事務插手太多, 培養出從小到大都不能自主的孩子。

孩子上學, 幫著背書包、記作業;孩子寫作業, 爸爸媽媽在一旁陪著、盯著;老師佈置了什麼任務, 常常是孩子還沒搞清楚要做什麼, 爸爸媽媽已經奮不顧身地撲上去, 幫著孩子完成了。 更不用說盯著孩子吃飯、穿衣、洗澡、上廁所這些日常的吃喝拉撒。

這樣被“照顧”著的孩子, 生活中幾乎只剩下了上課、上興趣班這兩件事, 既發展不出自主學習的能力, 也發展不出自主生活的能力,爸爸媽媽就只好一直照顧著、伺候著、累著了。

只有從小培養孩子自主,包括自主生活、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情感,爸爸媽媽才能做到真正的輕鬆。這樣不是為了偷懶,而是讓孩子真正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自由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資訊超載,缺乏主見

中國爸媽養孩子累,除了上面說的這些原因,還有一個不是那麼明顯,但是很確定存在的原因,就是接觸過多資訊,但對如何育兒,缺乏主見。

這裡看到孩子需要胎教,就趕緊去學著做胎教;那裡看到孩子需要早教,就趕緊帶著孩子去上各種各樣的早教班;這裡看到新生兒需要游泳鍛煉,就帶著娃去嬰兒游泳館;那裡看到孩子要補這個補那個,就趕緊去買給孩子吃。

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搜集盡可能多的資訊,然後跟著這些資訊東奔西跑上了。

育兒生活中需要做一定程度的“斷舍離”——我們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的資訊,更重要的是通過自主的閱讀、學習,形成自己的“主見”——我知道什麼樣的方法是好的,我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我知道自己的哪些做法要堅持,哪些方法要調試。

這樣,既不需要被超載的資訊衝擊、淹沒,又能夠在育兒生活中採取簡潔、有效、恒定的方式,整個過程,會簡單、輕鬆很多。

爸爸參與過少

有一個很犀利的說法,叫“喪偶式育兒”,說的是爸爸不參與育兒、缺席孩子成長的狀況。

爸爸不參與帶孩子,帶孩子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兒,恐怕是不少中國家庭的常態,也是相當多媽媽覺得帶孩子累得不行的重要原因。

父母一起帶娃,既分擔育兒生活中的具體工作,也共同討論關於孩子的各種大小問題,得出一致見解,然後一起付諸行動。

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工作量通過分擔得以減輕,二是孩子與父母兩個人,都可以建立起親密關係,當然更重要的是,父母的共同陪伴,讓孩子的心理和人格,發展得更健康、健全。

消費不夠理性,造成過大經濟壓力

養孩子累,最後一個,同時也是最不可回避的一個原因,是經濟壓力。部分爸媽片面地認為要傾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消費不夠理性,造成過大的經濟壓力。

有這樣一個個案:一位普通工薪族爸爸,給自己三四歲的女兒買一條裙子,就花了700塊。700塊一條的裙子,當然很可能是品質和設計都很不錯的,而且孩子穿起來,可能確實非常漂亮。

但是,爸爸媽媽不考慮自己的負擔能力,一味地如此消費,又能堅持多久,怎麼能不感到壓力巨大呢?

俗話說“一個孩子十畝地”,把孩子從呱呱墜地的小嬰兒養育成人,要說一點都不辛苦,肯定不現實,但辛苦不等於壓力、疲憊。我們見過帶孩子累得不行的父母,也見過不少帶娃倍感輕鬆、愉悅的父母。

養孩子到底累不累?還是要看爸爸媽媽怎麼選。如果爸爸媽媽能剔除那些讓育兒生活疲憊不堪的因素,相信養育孩子會變成一段相當愉快、美好、輕鬆的人生旅程。

也發展不出自主生活的能力,爸爸媽媽就只好一直照顧著、伺候著、累著了。

只有從小培養孩子自主,包括自主生活、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情感,爸爸媽媽才能做到真正的輕鬆。這樣不是為了偷懶,而是讓孩子真正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自由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資訊超載,缺乏主見

中國爸媽養孩子累,除了上面說的這些原因,還有一個不是那麼明顯,但是很確定存在的原因,就是接觸過多資訊,但對如何育兒,缺乏主見。

這裡看到孩子需要胎教,就趕緊去學著做胎教;那裡看到孩子需要早教,就趕緊帶著孩子去上各種各樣的早教班;這裡看到新生兒需要游泳鍛煉,就帶著娃去嬰兒游泳館;那裡看到孩子要補這個補那個,就趕緊去買給孩子吃。

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搜集盡可能多的資訊,然後跟著這些資訊東奔西跑上了。

育兒生活中需要做一定程度的“斷舍離”——我們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的資訊,更重要的是通過自主的閱讀、學習,形成自己的“主見”——我知道什麼樣的方法是好的,我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我知道自己的哪些做法要堅持,哪些方法要調試。

這樣,既不需要被超載的資訊衝擊、淹沒,又能夠在育兒生活中採取簡潔、有效、恒定的方式,整個過程,會簡單、輕鬆很多。

爸爸參與過少

有一個很犀利的說法,叫“喪偶式育兒”,說的是爸爸不參與育兒、缺席孩子成長的狀況。

爸爸不參與帶孩子,帶孩子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兒,恐怕是不少中國家庭的常態,也是相當多媽媽覺得帶孩子累得不行的重要原因。

父母一起帶娃,既分擔育兒生活中的具體工作,也共同討論關於孩子的各種大小問題,得出一致見解,然後一起付諸行動。

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工作量通過分擔得以減輕,二是孩子與父母兩個人,都可以建立起親密關係,當然更重要的是,父母的共同陪伴,讓孩子的心理和人格,發展得更健康、健全。

消費不夠理性,造成過大經濟壓力

養孩子累,最後一個,同時也是最不可回避的一個原因,是經濟壓力。部分爸媽片面地認為要傾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消費不夠理性,造成過大的經濟壓力。

有這樣一個個案:一位普通工薪族爸爸,給自己三四歲的女兒買一條裙子,就花了700塊。700塊一條的裙子,當然很可能是品質和設計都很不錯的,而且孩子穿起來,可能確實非常漂亮。

但是,爸爸媽媽不考慮自己的負擔能力,一味地如此消費,又能堅持多久,怎麼能不感到壓力巨大呢?

俗話說“一個孩子十畝地”,把孩子從呱呱墜地的小嬰兒養育成人,要說一點都不辛苦,肯定不現實,但辛苦不等於壓力、疲憊。我們見過帶孩子累得不行的父母,也見過不少帶娃倍感輕鬆、愉悅的父母。

養孩子到底累不累?還是要看爸爸媽媽怎麼選。如果爸爸媽媽能剔除那些讓育兒生活疲憊不堪的因素,相信養育孩子會變成一段相當愉快、美好、輕鬆的人生旅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